森林与小鸟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首乐曲由两部分和尾声组成,共四个主题。第一部分表现了了宁静的大森林的二部分表现了欢腾的大森林其中不是出现模仿小鸟的叫声,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
教学目标
1、能感受《森林与小鸟》欢快优美的情绪,并联想到安静的森林与活泼的小鸟的不同形象
2、能分辨四个圆舞曲并能声势动作、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以及作品的音乐结构
3、能哼唱第一圆舞曲的旋律
教学重点
能感受《森林与小鸟》欢快优美的情绪,并联想到安静的森林与活泼的小鸟的不同形象
教学难点
1、 能分辨出四个圆舞曲
2、 视唱第一圆舞曲
教学过程
1、 律动《库企企》
听音乐请两名学生领做
2、 聆听乐曲引子
1、这段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
3、 分段欣赏
聆听第一圆舞曲,揭示课题
1、初听:
提问:说一说这段音乐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复听:
提问:好像表现了森林里的哪种动物?
3、 用动作表现音乐,感受一下这段音乐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
4、 师听音乐画旋律线(力度强的地方用粗线条,力度弱的地方用细线条)
提问:旋律线有什么变化?
5、 复习力度记号f p
6、 视唱第一圆舞曲的旋律
(1) 师生接唱
(2) 学生自己跟琴唱
聆听第二圆舞曲
1、初听
提问:请同学们听一听这段音乐情绪和速度怎样 描写了怎样的小鸟呢?
2、复听
提问:
B主题和A主题比较,音区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再听:
(1)用铅笔为乐曲伴奏
聆听第三圆舞曲
1、 初听:
提问:这段音乐在旋律、节奏、速度、情绪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请同学们随音乐做小鸟飞舞的动作
聆听第四圆舞曲
1、初听
提问:请同学们看谱听音乐,这段音乐中出现了什么音乐记号?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2、复听:
提问:表现了怎样的小鸟?
3、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请同学分别用响板、铃鼓、串铃为乐曲伴奏
4、 用不同形式表现乐曲
A主题:做声势动作
B主题:铅笔为乐曲伴奏
C主题:轻轻晃动身体或做小鸟飞舞的动作
D主题:加入打击乐器响板、串铃伴奏
5、 完整欣赏
请同学们完整聆听音乐,记录四支圆舞曲出现的顺序
引子 A B A C D A B A 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