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干瘪(biě) 悲怆(chuàng) 旖旎(qí) 恪尽职守(gè)
B.商榷(què) 纤巧(qiān) 甄别(zhēn) 面面相觑(xū)
C.骸骨(hái) 犄角(jǐ) 饿殍(piǎo) 安土重迁(chóng)
D.戕害(qiāng) 静谧(mì) 蛮横(hèng) 铩羽而归(sh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天籁 嗥叫 惊世骇俗 莫名其妙
B.妥贴 泥淖 怨天忧人 百无聊赖
C.蜇居 迷惘 瞠目结舌 汗流夹背
D.磕拌 涮羊肉 毛骨悚然 直接了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方兴未艾的音乐治疗学前景令人振奋,它以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音乐治疗理论和中医思想为指导,广泛应用于保健、临床、康复等医学领域,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
B.我们姐妹自出嫁后已有十多年不相见了,没想到今天会在他乡萍水相逢,真让人又惊又喜,百感交集。
C.我的外婆含辛茹苦养活了众多儿女,在“大跃进”时期,家里鸡刚刚下了蛋,她就把带着母鸡体温的蛋下锅给孩子们做蛋粥,而自己只喝粥水。
D.海南18年前的一起杀人案终于水落石出,凶手的哥哥因自己不能生育,又是独身,便代替弟弟“投案自首”,甘当“替死鬼”,致使真凶逍遥法外多年。
4.下列各组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方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侣鱼虾而友麋鹿
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人非生而知之者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吾尝跂而望矣/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客有吹洞箫者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旋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仁数有功,拜广阳太守。太祖器其勇略,不使之郡,以议郎督骑。
太祖与袁绍久相持于官渡,绍遣刘备徇隐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绍遣别将韩荀抄断西道,仁击荀于鸡洛山,大破之。复与史涣等抄绍运车,烧其粮谷。
河北既定,从围壶关。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于太祖曰:“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于是录仁前后功,封都亭侯。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太祖器其勇略 器:器重
B.城拔,皆坑之 坑:活埋
C.太祖从之,城降 从:跟从
D.遂被甲上马 被:同“披”
9.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曹仁“勇略”的一组是( 3 分)
①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旋淮、泗之间 ②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
③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 ④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
⑤常置科于左右,案以从事 ⑥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官渡之战的相持阶段,曹仁为曹操献计献策,并多次带兵出击取胜,解除了曹操的忧虑。
B.曹仁任征南将军时,驻守江陵,抵挡吴将周瑜,有一次魏军将士被围,曹仁两进两出,救出被围的将士。
C.曹仁年轻的时候任性而为,行为不检,等到后来成为将军后,严格按法令办事,成为守法的榜样。
D.曹仁自年轻时代起就跟随曹操征战,屡立战功,忠心耿耿,所以死后被曹操赠谥号“忠侯”。
11.翻译。(选自课本及本文画线句)( 10 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2分)(选自《劝学》)
(2)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3分)(选自《师说》)
(3)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 (3分)
(4)贼多,金众少,遂为所围。(2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注:①竹叶:竹叶青酒。
杜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因此他被后人尊为“ ”,他的诗被称为“ ”。(2分)
结合前两联,简要说明诗人当时的处境。(2分)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 ; ,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4)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老 妪
梁晓声
(1)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2)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3)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无半点儿乞意。
(4)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
(5)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帐。
(6)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7)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8)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美德等等……
(9)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10)“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11)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12)儿子仰脸看我。
(13)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14)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
(15)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前时,见一老叟,守着她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睃,也不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比别人,生意依旧冷清……
(16)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
14.文章开头两段交代了怎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何作用?(5分)
15.结合前文,说说文章第15段是怎样写老叟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16.文中的老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其性格特点。(6分)
17.如何理解文中“我”是“活在好人边上的人”这句话的含义?请分析“我”最可贵的地方在哪里?(5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失败的英雄
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做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5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5个人的业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舞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5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4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4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手高出一筹。荆轲的分量之所以超过其他4个刺客的总和,是因为秦王的分量超过被谋刺的4个人的总和。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失败原因。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追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嬴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
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13岁就杀过人的秦舞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当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
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
18.为什么在《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的5位刺客中,荆轲却成为名气最大的一个?(6分)
19.“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这句话如何理解?(6分)
七、作文(70分)
20.中国人自古就讲求气,“气”可以指空气、气体,也指某些素养或特征,但更多的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气”可以使我们思考很多,也可以让我们收获很多。
请以“不要丢掉这种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8.C(从:听从,采纳。)
9.A(③是陈矫等人的表现,属侧面描写;⑤是讲曹仁奉纪守法,按律办事;⑥是对事件的一般性陈述。)
10.D (曹仁的谥号是文帝封的,不是曹操。)
11.(1)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走得快,但是能使人达到千里之外。(“假”“致”各1分。)
(2)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六经的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学习过,不受当时(耻学于师的风气)所束缚,向我求学。(“六艺”1分,被动1分,介词结构后置1分。)
(3)太祖认为他的建议很有道理,于是派遣他率骑兵攻打刘备,(果然)击败并打跑了刘备。(“善”、“将”、“走”各1分)
(4)敌人多,牛金人马少,于是被(敌人)包围。(被动句1分,句意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2.(1)“诗圣”;“诗史”(各1分)(2)客居他乡,贫病交加,孤独无友的凄凉处境。(“病”“孤”每点1分)(3)思亲怀乡的愁思、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忧国忧民的情怀。(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1)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2)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3)道之所存(4)术业有专攻
(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4.(5分)①自然环境:北京寒冷的冬天(1分)。社会环境:商业味浓,人情味淡(1分)。(答出“寒冷”、“人情淡薄”等大意即可。)
作用: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1分)。②为下文写老妪在寒风中等待作铺垫(1分)。③衬托了老妪诚实善良的尊贵形象。(1分)。
15.(4分)用了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用了许多和前文描写老妪相同的话(2分)。目的:刻画一位具有同样尊贵品格的老伴,进一步烘托老妪人格的尊贵(2分)。
16.(6分)①自尊、自爱。(3分);②不贪钱,为人正直,诚实善良。(3分)。(答案能合理解说也可)
17.(5分)①“活在好人边上的人”一方面是说我有对人善良,有同情心的一面,(1分);又总想通过自我表现来获得自信和自慰心理的一面。(1分)。
②他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具有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的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18.①司马迁对荆轲的偏重,描写荆轲笔墨最多,笔墨饱含深情,给人印象深刻。(3分)②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秦王(后成为秦始皇)的地位、分量超过其他被谋刺者,使荆轲比其他刺客高出一筹。(3分)
19.①这场战斗虽然短暂,却显示了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的勇力、胆略与英雄气概。(3分)②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荆轲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影响深远,长久地为中国人所深深敬仰。(3分)
七、作文(70分)(建议切入分为:53-56分)
【文言参考译文】
曹仁,字子孝,是太祖的堂弟。豪杰并起之时,曹仁也私下里组织了一千多名年轻人,在淮、泗之间活动,后来追随太祖担任别部司马,行使厉锋校尉职权。曹仁多次立功,被任命为广阳太守。太祖非常器重他的勇武和谋略,没有让他到郡县(去担任职务),任命他为议郎统帅骑兵。
太祖和袁绍在官渡相持的时候,袁绍派遣刘备去攻打隐强各县,各县大多投降响应。自许昌以南,官员和百姓都人心惶惶,太祖为此而非常担心。曹仁说:“南方因为(袁绍)大军(压境)正面临危急,那种形势下我们无法救助他们,刘备又率精兵袭击,那些官吏百姓背叛(您)本来是可以理解的。(但)刘备刚刚指挥袁绍的军队,还不能得心应手,(如果我们)进攻他们,一定可以打败他。”太祖认为他的建议很有道理,于是派遣他率骑兵攻打刘备,(果然)打跑了刘备。袁绍派遣别将韩荀截断西路,曹仁在鸡洛山大败韩荀。曹仁又和史涣等人偷袭袁绍的运粮车,烧毁了他的粮食。
河北平定之后,曹仁跟随太祖围攻壶关。太祖下令说:“攻下城池后,全部活埋他们。”大军连着几个月都没有攻下。曹仁对太祖说:“围攻城池必须给他们看到活着的机会,靠这个来找到活路办法。现在您告诉他们一定得死,将使他们为自己(活命)而死守。况且城池坚固并且粮食充足,进攻他们则士兵受伤,困守他们则难免旷日持久。现在停兵在这个坚固的城池下,来攻击必死的敌人,不是好办法啊。”太祖采纳了他的建议,城里的人投降了。于是统计曹仁此前此后立下的战功,封他为都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