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巩固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设想,物体抛出的速度很大时,就不会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如图所示,将物体从一座高山上的O点水平抛出,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一次比一次远,设图中A、B、C、D、E是从O点以不同的速度抛出的物体所对应的运动轨道。已知B是圆形轨道,C、D是椭圆轨道,在轨道E上运动的物体将会克服地球的引力,永远地离开地球。空气阻力和地球自转的影响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从O点抛出后,沿轨道A运动落到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不是平抛运动
B.在轨道B上运动的物体,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11.2km/s
C.使轨道C、D上物体的运动轨道变为圆轨道,这个圆轨道可以过O点
D.在轨道E上运动的物体,抛出时的速度一定等于或大于16.7km/s
2.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能成为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B.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
C.它是人造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到近地点时的速度
D.它是人造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到远地点时的速度
3.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定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成功。着陆前曾经在周期为T的椭圆形停泊轨道绕火星运行,此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近距离为d1,最远距离为d2。已知火星半径为R,则火星表面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4.火星成为我国深空探测的第二颗星球,假设火星探测器仅在火星引力作用下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火星半径的2倍,测空探测器的环绕速率为v,已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火星自转的影响),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探测器在轨道上环绕周期为
B.火星探测器的加速度大小为
C.火星的质量为
D.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5.地球可看作半径为的均质球体,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不考虑地球自转造成的影响),则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 )
A. B. C. D.
6.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万有引力常量的单位,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N·m/kg2 B.m3.s2/kg C.N·m2/kg2 D.m3/(kg·s2)
7.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为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 )
A.星球A受到的引力一定大于星球B受到的引力
B.星球A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星球B的向心加速度
C.星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星球B的角速度
D.星球A的质量一定小于星球B的质量
8.天问一号携带的火星车于2021年5月15日顺利着陆火星。2021年9月份火星运行到太阳背后,太阳发出的强烈电磁波会干扰无线电通信,这就是日凌干扰现象。已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于此次日凌干扰,和地球通信中断的时间为一个月。火星和地球在同一轨道面做同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火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为687天。如图,在地球上观测火星与太阳所张视角小于临界角θ时,天问一号就不能和地球正常通信。θ值有可能是( )
A.4.8° B.7.2° C.14° D.28°
9.2021年5月22日,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如图所示)开始巡视探测,已知地球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9.28倍,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火星的2.2倍。假设地球和火星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不考虑地球和火星的自转,则“祝融号”在地球表面和火星表面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的比值约为( )
A.0.4 B.0.9 C.2.5 D.9
10.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3名宇航员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飞船发射并实现对接的过程可简化为下图所示,轨道I为近地圆轨道,II是绕地球运行的椭圆轨道,III是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的圆轨道。A、B分别为椭圆轨道II的远地点和近地点,已知A、B之间的距离为2L,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II上运行时,经过A点时的机械能大于B点的机械能
B.飞船从轨道II变轨到轨道III时,需要减速
C.空间站的运行周期为
D.飞船在轨道I和轨道II上运行的速度比
11.2021年2月24日,“天问一号” 探测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并于5月15日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若火星半径为R,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着陆前质量为m的“天问一号” 距火星表面高度h,则此时火星对“天问一号”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 B. C. D.
12.“天问一号”是中国自主设计的火星探测器,已于2021年3月到达火星。已知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50%,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9.8m/s2
B.“天问一号”的发射速度大于7.9km/s小于11.2km/s
C.“天问一号”在火星表面圆轨道上的绕行速度大于7.9km/s
D.“天问一号”在火星表面圆轨道上的环绕周期小于24小时
二、填空题
13.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甲质点的质量不变,乙质点的质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同时它们间的距离减为原来的,则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将变为________
14.两颗球形行星A和B各有一颗卫星a和b,卫星的圆形轨道接近各自行星的表面,如果两颗行星的质量之比,半径之比,则两颗卫星的周期之比等于__________。
15.质量为的宇航员,他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随宇宙飞船绕地球一起绕地球运行时,他受到地球的引力是______N,这时他对座椅的压力为______N。
16.一个登月者,只用一个弹簧秤和一个质量为m的砝码,估测出了月球的质量和密度,请写出表达式M=_________,=__________(月球半径已知为R)。
17.2020年,我国将首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在火星着陆,这将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大突破。已知地球与火星的质量之比约为10:1,半径之比约为2:1,设甲乙两卫星分别在地球和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地球与火星的第一宇宙之比为_______;地球与火星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之比为______;甲乙两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8.已知月球的质量是,半径是,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有多大?这对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的行走会产生什么影响?若宇航员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质量为m的物体,他在月球表面最多能举起质量是多少的物体?
19.地球赤道上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向心加速度,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试问:质量为的物体在地球赤道上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多大?
20.木星有4颗卫星是伽利略发现的,称为伽利略卫星,其中三颗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2∶4。小华同学打算根据万有引力的知识计算木卫二绕木星运动的周期,她收集到了如下一些数据。
木卫二的数据:质量、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m。
木星的数据:质量、半径m、自转周期9.8h。
但她不知道应该怎样做,请你帮助她完成木卫二运动周期的计算。
21.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嫦娥五号从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经过变轨后进入绕月圆形轨道,已知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月球质量M;
(2)探测器在圆轨道上运动的线速度v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A
4.C
5.D
6.D
7.D
8.A
9.C
10.C
11.A
12.D
13.8F
14.
15. 155 0
16. (F为弹簧秤测重力时的示数) (F为弹簧秤测重力时的示数)
17. 5:2 5:2
18.,宇航员在月球表面与月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行动很不便,
19.
20.
21.(1);(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