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地球运动的意义单元检测(word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地球运动的意义单元检测(word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29 14:48:12

文档简介

单元过关检测(一) 地球运动的意义
[A级—基础达标检测]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日9时,新中国70周年国庆阅兵在天安门前举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3题。
1.在英国伦敦的华人观看阅兵式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
A.10月1日1时 B.9月30日18时
C.10月2日1时 D.10月1日17时
2.国庆期间,地球大致所在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国庆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北京日出渐早 B.太阳直射点北移
C.重庆昼短夜长 D.太阳直射北半球
解析:1.A 2.B 3.C 第1题,此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10月1日9时,英国伦敦为中时区,时间较晚,时差相差8小时,因此英国伦敦的华人观看阅兵式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是10月1日1时。第2题,图中地球公转为逆时针方向运动。根据图中地球位置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可以判断,左位置为夏至日,下位置为秋分日,右位置为冬至日,上位置为春分日。国庆期间,过了秋分日,因此大致的位置在乙。第3题,国庆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B、D错误;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昼不断变短,夜不断变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晚,C正确,A错误。
杨老师于2020年1月1日乘坐飞机从上海(31°N,东八区)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37°N,西八区)。如图为杨老师乘坐飞机的航班信息图。据此完成4~6题。
4.上海和旧金山两地相比(  )
A.上海和旧金山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上海和旧金山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上海大于旧金山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大于旧金山
5.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A.9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5小时
6.杨老师出发时为1月1日,到达时却为12月31日。“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A.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起飞与降落两地分属不同半球
C.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起飞与降落两地经度差异显著
解析:4.D 5.B 6.D 第4题,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除极点外,全球角速度相等。因此,上海和旧金山两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大于旧金山,故D正确,A、B、C错误。第5题,旧金山位于西八区,上海采用北京时间,北京位于东八区,北京时间比旧金山时间早16个小时。由图示信息可知,当飞机抵达旧金山时,旧金山时间为12月31日19:20,则北京时间是1月1日11:20;飞机起飞时间是北京时间1月1日0:15,因此飞机飞行时长为11小时5分钟,故B正确,A、C、D错误。第6题,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使得昼夜半球和晨昏线也不断自东向西移动,东边的地点总是比西边的地点先见到太阳,这样就产生了东早西晚因经度而异的时间差异,上海与旧金山两地经度差异大,两地时间相差16小时,而飞机飞行时间约11小时,所以出现了“时光倒流”现象,故D正确,A、B、C错误。
下图为基多赤道纪念碑(西经78°27′8″,纬度0°0′)的照片,纪念碑四周刻有E、O、S、N(分别表示东、西、南、北)的西班牙字母,正对着小女孩的纪念碑上刻着“E”,小女孩右侧地面上的线条代表赤道。据此完成7~8题。
7.小女孩所在半球及行走方向是(  )
A.北半球、向东 B.南半球、向西
C.东半球、向西 D.西半球、向东
8.该照片拍摄的时间最有可能为当地(  )
A.上午5时 B.上午10时
C.下午3时 D.下午6时
解析:7.B 8.B 第7题,据图文信息可知,小姑娘面对的纪念碑一侧上方标注E,再以赤道纪念碑为坐标原点来看,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可知,小女孩行走的方向是向西,小女孩位于赤道以南,即位于南半球,则小女孩所在半球及行走方向是南半球、向西。第8题,结合图文信息分析可知,小女孩的影子应指向西南,可判断此时太阳位于东北天空;影长较短,进而判断此时太阳高度较高,地方时应该是上午时间且接近正午。综合以上信息,上午10时的可能性最大。
“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中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如图中的“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2月21日和A日)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读图,完成9~10题。
9.该“一线天”的走向为(  )
A.东南—西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
10.A日可能为(  )
A.4月21日 B.6月22日
C.8月23日 D.10月21日
解析:9.A 10.D 第9题,“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中常有的石景,2月21日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该日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说明该“一线天”的走向为东南—西北走向,故A项正确。第10题,据材料可知,“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说明2月21日和A日的清晨日出方位相同,则要满足两次太阳直射点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同,2月21日为春分日前约30天,则秋分日之后的30天是10月21日前后,一年中这两日的太阳升起方位相同,故D项正确。
图a是2020年8月21日合肥市日出日落时间示意图,图b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轨迹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8月21日M市的日出时刻为北京时间5:28,日落时刻为18:50,M市位于合肥市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12.该日(  )
A.太阳位于黄道丁段,合肥日落西南
B.太阳位于黄道丁段,合肥日落西北
C.太阳位于黄道丙段,合肥日落西北
D.太阳位于黄道丙段,合肥日落西南
13.8月21日至国庆节期间,新加坡(1°18′N)的(  )
A.正午太阳高度角一直在增加
B.正午太阳高度角一直在减小
C.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D.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11.A 12.C 13.C 第11题,8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读图可知,该日合肥市的昼长为13小时8分钟,M市的昼长为13小时22分钟,所以M市纬度偏高,位置偏北;根据昼长可以判断合肥市正午时刻对应的北京时间为12:14,M市正午时刻对应的北京时间为12:09,所以M市相对于合肥市位置偏东。综上分析可知,M市位于合肥市的东北方,故选A。第12题,8月21日处于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且直射点向南移动,位于黄道丙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所以合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第13题,8月21日至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南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先距离新加坡越来越近,经过新加坡后又越来越远,所以其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故选C。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专业上讲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通过该地与地心相连的地表切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当太阳高度角为90°时,此时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当太阳斜射地面时,太阳辐射强度就小。下图示意地球上四个特殊纬度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
(1)请将①②③④四地纬度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排列,简述③地纬度的判断依据。
(2)描述①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正午太阳方位情况。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①②③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都是90°,表明太阳可以直射,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再根据正午太阳的方向进一步判断①地位于赤道上,②地位于南回归线上,③地位于北回归线上。④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0°,因此有极夜现象,再结合正午太阳的方向进一步判断其位于北极圈。因此纬度从南到北依次为②①③④。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春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太阳位于当地的正上方,春分日至夏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北回归线移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到夏至日减小到最小值,为66°34′,正午太阳位于该地的正北方;夏至日到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从66°34′逐渐增加至90°,正午太阳在北方;秋分日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90°逐渐减小至66°34′,正午太阳在南方;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从66°34′逐渐增加至90°,正午太阳在南方。
答案:(1)②①③④。
判断依据:③地太阳高度最大为90°,表明太阳可以直射,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③地正午太阳方向一直在正南,表明其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因此③地位于北回归线上。
(2)①地在春秋分时,正午太阳直射该地,太阳在正上方,正午太阳高度为90°;春分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从90°逐渐减小至66°34′,正午太阳在北方;夏至到秋分,正午太阳高度从66°34′逐渐增加至90°,正午太阳在北方;秋分到冬至,正午太阳高度从90°逐渐减小至66°34′,正午太阳在南方;冬至到春分,正午太阳高度从66°34′逐渐增加至90°,正午太阳在南方。
[B级—素能提升演练]
11月28日,陈老师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李老师当天发的一条消息。根据图片信息,完成1~2题。
1.李老师发该条朋友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日北京的日出时间大约是5点
B.此后一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该日李老师在东北方向看到了日出
D.北京寒冷是因为昼长太短了
2.从北京飞往悉尼的飞机需要飞行11个小时,悉尼此时采用夏令时,李老师到达悉尼(151°E)时,当地时间为(  )
A.11月29日11:45
B.11月29日13:45
C.11月28日12:45
D.11月29日13:49
解析:1.B 2.B 第1题,据材料可知,11月28日为北半球冬半年,日出的时间较晚,该日北京的日出时间大约是6点以后,A错误;此后一个月内,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越来越接近近日点1月初,所以公转速度越来越快,B正确;冬半年时,北京日出为东南方向,C错误;北京寒冷是因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D错误。第2题,北京时间是120°E的区时,悉尼是151°E的区时,属东十区,由于此时是悉尼的夏季,悉尼的夏季采用夏令时,即时间要早1小时。从北京起飞时,悉尼的区时本应是11月29日1:45,但采用夏令时后,悉尼当地的区时就变成了2:45;飞往悉尼的飞机需要飞行11个小时,李老师到达悉尼(151°E)时,当地时间为11月29日13:45,故选B。
某游客某日北京时间18:45拍摄了杭州(约120°E)西湖的“雷峰夕照”景观照片(图a)。图b为西湖景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游客拍摄景观照片的地点最可能位于图b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景观照片拍摄的季节,下列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是(  )
A.江西婺源油菜花绽放
B.湖北武汉荷花别样红
C.南京栖霞枫叶宛如火
D.松花江畔雾凇挂枝头
解析:3.B 4.B 第3题,根据题意,该照片拍摄的是“雷峰夕照”景观,所以可判断图a中落日和雷峰塔位于西方的地平线上,拍摄者位于相反方向上,结合图b可知乙地最有可能是游客拍摄照片的地点。第4题,杭州经度约120°E,北京时间18:45接近当地的地方时。根据“雷峰夕照”景观图可确定此时为日落时间,据此可算出当日昼长约为13小时30分钟,昼长远大于夜长,所以该照片拍摄季节为夏季,B对。江西婺源油菜花绽放时为初春,A错;南京栖霞枫叶宛如火时为深秋,C错;松花江畔雾凇挂枝头时为冬季,D错。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三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0年1月9日~22日在“奥运之都”瑞士洛桑和圣莫里茨两个赛区举行。如图为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移动示意图。
(1)简述太阳直射点由①移动至⑤所用的时间,并说明在此期间我国海南三亚太阳直射的机会。
(2)第三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期间位于图中所示的哪个阶段?运动会期间当地昼夜长短将如何变化?
(3)太阳直射点在④处时,计算(78°26′S,11°56′E)处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并说明计算思路。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太阳直射点在①处时,直射赤道,为春分日,然后向北移动到②为夏至日,向南移动到③为秋分日,移动到④为冬至日,移动至⑤为第二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1回归年,时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三亚位于北纬18°附近,一年有两次直射的机会。第(2)题,由材料可知,第三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0年1月9日~22日举行,此时应位于④(冬至日位置)~⑤(春分日位置)段。运动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位于北半球的洛桑和圣莫里茨昼渐长,夜渐短。第(3)题,读图可知,太阳直射点在④处时,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φ-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数,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计算可得,该日(78°26′S,11°56′E)处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5°。
答案:(1)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周期为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我国海南三亚有两次太阳直射。
(2)在图中④~⑤段。变化:昼变长,夜变短。
(3)35°。思路:太阳直射点在④处时,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此时当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为55°,故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该地(78°26′S,11°56′E)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5°。
PAGE
7单元过关检测(一) 地球运动的意义
[A级—基础达标检测]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日9时,新中国70周年国庆阅兵在天安门前举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3题。
1.在英国伦敦的华人观看阅兵式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
A.10月1日1时 B.9月30日18时
C.10月2日1时 D.10月1日17时
2.国庆期间,地球大致所在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国庆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北京日出渐早 B.太阳直射点北移
C.重庆昼短夜长 D.太阳直射北半球
杨老师于2020年1月1日乘坐飞机从上海(31°N,东八区)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37°N,西八区)。如图为杨老师乘坐飞机的航班信息图。据此完成4~6题。
4.上海和旧金山两地相比(  )
A.上海和旧金山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上海和旧金山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上海大于旧金山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大于旧金山
5.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A.9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5小时
6.杨老师出发时为1月1日,到达时却为12月31日。“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A.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起飞与降落两地分属不同半球
C.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起飞与降落两地经度差异显著
下图为基多赤道纪念碑(西经78°27′8″,纬度0°0′)的照片,纪念碑四周刻有E、O、S、N(分别表示东、西、南、北)的西班牙字母,正对着小女孩的纪念碑上刻着“E”,小女孩右侧地面上的线条代表赤道。据此完成7~8题。
7.小女孩所在半球及行走方向是(  )
A.北半球、向东 B.南半球、向西
C.东半球、向西 D.西半球、向东
8.该照片拍摄的时间最有可能为当地(  )
A.上午5时 B.上午10时
C.下午3时 D.下午6时
“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中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如图中的“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2月21日和A日)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读图,完成9~10题。
9.该“一线天”的走向为(  )
A.东南—西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
10.A日可能为(  )
A.4月21日 B.6月22日
C.8月23日 D.10月21日
图a是2020年8月21日合肥市日出日落时间示意图,图b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轨迹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8月21日M市的日出时刻为北京时间5:28,日落时刻为18:50,M市位于合肥市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12.该日(  )
A.太阳位于黄道丁段,合肥日落西南
B.太阳位于黄道丁段,合肥日落西北
C.太阳位于黄道丙段,合肥日落西北
D.太阳位于黄道丙段,合肥日落西南
13.8月21日至国庆节期间,新加坡(1°18′N)的(  )
A.正午太阳高度角一直在增加
B.正午太阳高度角一直在减小
C.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D.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专业上讲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通过该地与地心相连的地表切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当太阳高度角为90°时,此时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当太阳斜射地面时,太阳辐射强度就小。下图示意地球上四个特殊纬度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
(1)请将①②③④四地纬度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排列,简述③地纬度的判断依据。
(2)描述①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正午太阳方位情况。
[B级—素能提升演练]
11月28日,陈老师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李老师当天发的一条消息。根据图片信息,完成1~2题。
1.李老师发该条朋友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日北京的日出时间大约是5点
B.此后一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该日李老师在东北方向看到了日出
D.北京寒冷是因为昼长太短了
2.从北京飞往悉尼的飞机需要飞行11个小时,悉尼此时采用夏令时,李老师到达悉尼(151°E)时,当地时间为(  )
A.11月29日11:45
B.11月29日13:45
C.11月28日12:45
D.11月29日13:49
某游客某日北京时间18:45拍摄了杭州(约120°E)西湖的“雷峰夕照”景观照片(图a)。图b为西湖景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游客拍摄景观照片的地点最可能位于图b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景观照片拍摄的季节,下列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是(  )
A.江西婺源油菜花绽放
B.湖北武汉荷花别样红
C.南京栖霞枫叶宛如火
D.松花江畔雾凇挂枝头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三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0年1月9日~22日在“奥运之都”瑞士洛桑和圣莫里茨两个赛区举行。如图为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移动示意图。
(1)简述太阳直射点由①移动至⑤所用的时间,并说明在此期间我国海南三亚太阳直射的机会。
(2)第三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期间位于图中所示的哪个阶段?运动会期间当地昼夜长短将如何变化?
(3)太阳直射点在④处时,计算(78°26′S,11°56′E)处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并说明计算思路。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