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活动八
新课导入
粗盐中含有一些不可溶性杂质(泥沙),需要哪些操作才能制得精盐?
粗盐
精盐
1
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
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实验用品
1
实验用品
烧杯
玻璃棒
蒸发皿
酒精灯
漏斗
坩埚钳
实验用品
滤纸
火柴
粗盐
量筒
托盘天平
药匙
铁架台
实验步骤
2
实验步骤
溶解
过滤
蒸发
计算产率
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实验步骤
溶解
过滤
蒸发
计算产率
称取粗盐/g 剩余粗盐/g 溶解粗盐/g
5.0
1.3
3.7
称量剩下的粗盐
思考
①粗盐一次不宜加的太多,以免加多了溶解不了
②溶解搅拌时,应控制玻璃棒,尽量不要碰烧杯壁
溶解操作应注意什么?
实验步骤
溶解
过滤
蒸发
计算产率
如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一贴、二低、三靠
实验步骤
溶解
过滤
蒸发
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余热使滤液蒸干。
实验步骤
溶解
过滤
蒸发
计算产率
溶解粗盐质量/g 精盐质量/g 精盐产率/%
3.7
3.2
86.5
盐的产率=
精盐质量
溶解粗盐质量
×100%
=
3.2g
3.7g
×100%
= 86.5%
思考与交流
3
思考与交流
分析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讨论粗盐产率偏低的可能的原因?
①溶液搅拌时液滴溅出
②过滤时液体洒出
③未洗涤玻璃棒或烧杯
④蒸发过程中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
⑤蒸发后转移固体不彻底
思考与交流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了玻璃棒,思考其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溶解:搅拌,使粗盐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蒸发: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计算产率:转移固体
思考与交流
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想一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 提示: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考虑)
不能,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1.下列有关蒸发结晶操作描述正确的是
A. 当加热至有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
B.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C. 当水分完全蒸干时,即停止加热
D. 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防止破损
2.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A. 溶解
B. 过滤
C. 蒸发
D. 蒸馏
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操作完成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去除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是③
B. 操作④中待溶剂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C.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
D. 所得精盐潮湿会使产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