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亚洲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6.2亚洲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29 14:0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然环境》教学方案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归纳总结亚洲地形和河流特征,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2.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的方,归纳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方法。学会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通过对亚洲地形,河流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地图等其他资料,归纳并掌握亚洲的地形,地势和河流特征;
【教学难点】
1.学会分析河流与地形,地势之间的关系。
2.学会描述某个大洲地形地势特点的方法。
二、教学策略
本节教材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利于教学的实施。安排了“地形和地势”和“河流”两个小标题。在本节内容中,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如何利用手中的各种类型的地图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结论,比如亚洲的地形特征,亚洲的地势特征。另外河流与地形之间的联系也是本节知识的一个重难点,需要学生去分析其中的关系。
本课时是亚洲自然环境的第1课时,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作为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个区域,通过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描述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方面,如地形,地势,河流等。最重要的是一个区域的各个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是因为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导致的。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视频导入】利用《亚洲雄风》歌曲进行导入。 1.通过视频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景观。 1.通过视频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概括总结:亚洲的自然风光多种多样,地形类型复杂,大江大河众多。
过渡:伴随着《亚洲雄风》这首歌,通过视频,我们看到亚洲的自然风光是是多么的多姿多彩,有巍峨的群山,有广袤的平原,有宽阔的河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多姿多彩的亚洲。
【提出问题】同学们还记得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的判断标准吗? 回顾七上知识 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温故而知新。
【动画展示】在PPT上展示五种基本地形的判断标准,重点突出每种地形的海拔和起伏特点。 读图并思考
【分组活动】分为三个小组,每组按照要求在课本上的地图上圈出地形区。 平原组、高原组和山地组 学生阅读课本,分组讨论,在各自的课本上圈出所在分组的地形区。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展示成果】每一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展示。在讲台的大屏幕上圈出要求的地形区。 学生代表上台,在屏幕上圈出地形区。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
【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能从地形类型方面说一说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吗?(这里注意通过ppt的图片动画引导学生回答,依次展示东北平原,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亚洲地形特点) 思考并回答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总结概括:亚洲地形特征1:亚洲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图表展示】亚洲各种地形占比的饼状图。 【提出问题】阅读饼状图,同学们想一想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这次我们从地形构成方面思考。 读图并回答 培养学生的读图的能力和总结能力
总结概括:亚洲的地形特征2;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过渡 在判读亚洲的地形类型时,我们经常会用到一种地形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同学们回顾七年级上册我们学过的知识,思考以下的问题。
环节三 亚洲的地势特征 【图片展示】亚洲地形图 【提出问题】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哪种颜色代表地势高,哪种颜色代表地势低? 读图思考并回答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图片展示】亚洲地形图 【提出问题】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蓝色,绿色和橙色一般代表什么含义? 读图并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活动】请一位同学上台,用讲台上的“低”字和“高”字分别粘贴在亚洲的地形图上,然后说说你对亚洲地势的看法。 学生上台展示,用字贴展示成果。 培养学生的上台展示能力和总结能力
过渡: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会发现亚洲的地势整体上是中间高,四周低。但是这只是我们的主观感觉,有没有更好,更科学的方法来判断亚洲的地形和地势呢?这里就用到了地形剖面图。
【图片展示】地形剖面图 【提出问题】地形剖面图的概念 学生回忆学过知识,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图片展示】亚洲地形图 【动画展示】沿着北纬30°切开亚洲地形图。得到北纬30°的地形剖面图。 【提出问题】读图,说一说亚洲沿着北纬30°方向的地势特征。 学生读图回答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总结能力
总结概括:亚洲地势东西低,中间高,地势起伏大
【图片展示】亚洲地形图 【动画展示】沿着东经80°切开亚洲地形图。得到东经80°的地形剖面图。 【提出问题】读图,说一说亚洲沿着东经80°方向的地势特征。 学生读图回答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总结能力
总结概括:亚洲地势南北低,中间高,地势起伏大
总结概括:亚洲地势特征1:中间高,四周低
【图片展示】珠穆朗玛峰和死海 图中二者的海拔和特殊地位 【算一算】珠穆朗玛峰和死海之间的相对高度 【提出问题】说一说亚洲的地势特征 学生读图思考并计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小结能力
总结概括:亚洲地势特征2:地势起伏大
环节小结:1.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 2.地势特征: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
【方法总结】总结如何分析区域地形地势特征
过渡 一个地区的地形与地势也影响着当地的河流,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河流。
环节四 亚洲的河流 【图片展示】世界长度排名前10的的河流 【提出问题】这些河流中哪些是亚洲的 学生读图思考并回答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描一描】在课本地图中用笔勾勒出以下的河流(长江、黄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湄公河、恒河及印度河) 【提出问题】思考它们的流向和分布的特殊之处? 学生动手在课本上描绘出河流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总结能力
【展示图片】亚洲主要河流的水系图 【提出问题】 1.亚洲主要河流的分布特点? 2.呈现此种特点的原因? 学生思考并回答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学以致用】展示北美洲地形图 【提出问题】 在北美洲地形图上找出要求的山脉 按照要求,回答北美洲东部,西部,中部的主要地形类型 解释密西西比河的流向与北美洲地形之间的联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环节五 当堂练习
环节六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亚洲地势的特点是( )
A.西部高、东部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2.世界陆地最低点是( )
A.里海 B.死海
C.地中海 D.黑海
3.有“世界屋脊”美称的高原是( )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C.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答案:ABB
五、课程小结
六、板书设计
亚洲的自然环境
一、亚洲的地形和地势
1.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地势特征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的河流
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