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看拼音写词语。(11分)
xiōnɡ dì wěi dà jì lù tǐ xiàn zào zhǐ shù
shè jì chuànɡ jǔ chōnɡ jī jié shěnɡ zhào zhōu qiáo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欲(yù yǜ)望 蔡(cài chài) 伦 兄(xiōnɡ xōnɡ)弟
毛驴(lú lǘ)劳 选择(zhé zé) 累(lěi lèi)了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忆山东兄弟”的“山东”指今天的山东省。 ( )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 ( )
3.《赵州桥》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精巧、造型美观。 ( )
4.《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
5.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元旦、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等。 ( )
六、查字典填空。(5分)
“元”字结构是 ,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部,再查 画,“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开始的,第一;B.为首;C.主要、根本;D.元素;E.构成一个整体的;F.货币单位;G.朝代名。
1.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 ( )
2.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轮换着上台表演。 ( )
3.两国元首在会议上进行会谈。 ( )
4.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亲情和感恩的内容。 ( )
5.十日游每人只要1088美元。 ( )
七、照样子,写词语。(8分)
例:(创造)文字
( )桥梁 ( )河面 ( )重量 ( )石料
2.例:(做)买卖
( )江湖 ( )轿子 ( )马车 ( )小摊
八、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我们的祖先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改为“被”字句)
.
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修改病句)
.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人描写的是清明节的情景,表现这一情景的诗句是 , 。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 、 和 .
3.花中君子: ;中医四诊: 。
十、课内阅读。(11分)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段话中的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1分)
2.这段话主要写赵州桥( )。(2分)
A.十分坚固 B.十分美观 C.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3.这段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2分)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4.这段话的结构采用的是( )。(2分)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5.选段主要描写了哪几种不同形态的龙?(2分)
.
.
6.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写句子。(2分)
.
.
十一、课外阅读。(15分)
文房四宝
纸、墨、笔、砚是我国传统的文书工具。由于它们在运用于书画艺术创作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而宣纸、徽墨、湖笔和端砚则又是这“四宝”中的名品。
宣纸是唐代(公元618-907年)制造于安徽省泾县,曾被朝廷封为贡纸。由于它历来集散于泾县附近的宣城,故得名“宣纸”。宣纸蜚声海外由来已久。在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宣纸制品曾远销欧洲,引起许多国家重视。英国的一个贵族,竟以70个基尼金的高价,在伦敦买下了一束用宣纸扎的花。楮片(檀树皮)和稻草是宣纸的原料。它的制作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一百多道工序。这洁白如雪、厚薄均匀、质地坚韧的宣纸,按厚度分单宣、夹宣、三层以至四层;就吸水性能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吸水性强,多用于写意画,工笔画则一般使用“熟宣”。由于宣纸具有抗老化、不易破碎等优点,所以我国不少古代名家的书法、绘画真迹能够长期保存下来。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是在烟灰中加胶调剂,而后置铁臼里捣研制成。质量高的墨还在原料中加入麝香、冰片等香料和十几种中药,有的还掺入黄金。这样的墨研磨起来香气馥郁,书写后色泽乌艳,墨迹见水不化。古时制的墨往往有“轻胶万杵”或“十万杵”的字样,意思是料精功到。徽墨的制造始于唐末。相传河北墨工奚超带着儿子庭珪避乱南徙,看到黄山附近的歙州松多质好,就定居在此制墨为生。以歙州古松烧烟制成的墨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再加上奚庭珪钻研技术,改进捣烟、和胶等方法,墨的质量具有“光泽如漆”“其坚如玉”的优点。
文房四宝中的笔,指的是毛笔。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监筑长城时,偶然看到城墙上粘有一撮羊毛,随手扯下,拾取枯木一枝,将羊毛束在一端,造出了我国第一支毛笔。传说后来蒙恬曾在浙江吴兴县的善琏镇住过,当地人奉他为“笔祖”,在镇上修建了“蒙恬祠”,并开始制造湖笔。湖笔是用上等山羊毛(羊毫)、山兔毛(紫毫)、黄鼠狼尾毛(狼毫)经过梳、结、装、择等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用湖笔书写、绘画,落笔重压时有腰力,提笔离纸后笔头尖正成锥形,笔的周身圆浑饱满,挥毫泼墨,刚柔相济,得心应手。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东郊端溪,据记载,问世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出现砚石的坑洞星罗棋布于端溪两岸的斧柯山上。端砚的制作分采石、选料、雕刻、配盒等四道工序。用端砚磨的墨经久,还极耐冻。传说晚唐时,端州梁举人赴京会试,时值隆冬,人家的砚台都结了冰,只有此公砚上的墨水不冻,于是中了进士,因而人们也称端砚为“神砚”。
1.下列对文本的结构形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D.分——总——分
2.“四宝”中的名品指的是 、 、 、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8分)
.
.
.
.
3.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笔墨纸砚。( )
(2)在清朝康熙年间,宣纸制品曾远销欧洲,引起许多国家重视。 ( )
(3)本文采用了分类说明的方法。 ( )
(4)端砚的制作分采石、选料、雕刻、配盒等四道工序。 ( )
(5)我国不少古代名家的书法、绘画真迹能够长期保存下来,是因为使用
“生宣”。 ( )
十二、习作展示。(30分)
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题目自拟,要写出过节的过程,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1分)
xiōnɡ dì wěi dà jì lù tǐ xiàn zào zhǐ shù
兄弟 伟大 记录 体现 造纸术
shè jì chuànɡ jǔ chōnɡ jī jié shěnɡ zhào zhōu qiáo
设计 创举 冲击 节省 赵州桥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欲(yù√ yǜ)望 蔡(cài√ chài) 伦 兄(xiōnɡ√ xōnɡ)弟
毛驴(lú lǘ)劳 选择(zhé zé√) 累(lěi lèi√)了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忆山东兄弟”的“山东”指今天的山东省。 (×)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 (√)
3.《赵州桥》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精巧、造型美观。 (√)
4.《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5.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元旦、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等。 (×)
六、查字典填空。(5分)
“元”字结构是独体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Y ,再查音节yuan;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一 部,再查 3画,“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开始的,第一;B.为首;C.主要、根本;D.元素;E.构成一个整体的;F.货币单位;G.朝代名。
1.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 (G)
2.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轮换着上台表演。 (A)
3.两国元首在会议上进行会谈。 (B)
4.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亲情和感恩的内容。 (E)
5.十日游每人只要1088美元。 (F)
七、照样子,写词语。(8分)
例:(创造)文字
(建造)桥梁 (横跨)河面 (减轻)重量 (节省)石料
2.例:(做)买卖
(走)江湖 (抬)轿子 (赶)马车 (摆)小摊
八、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我们的祖先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改为“被”字句)
文字被我们的祖先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修改病句)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诗人描写的是清明节的情景,表现这一情景的诗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
3.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十、课内阅读。(11分)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段话中的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1分)
2.这段话主要写赵州桥( B )。(2分)
A.十分坚固 B.十分美观 C.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3.这段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B )。(2分)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4.这段话的结构采用的是( B )。(2分)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5.选段主要描写了哪几种不同形态的龙?(2分)
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
6.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写句子。(2分)
下课了,同学们有的打球,有的跑步,还有的做游戏。
十一、课外阅读。(15分)
文房四宝
纸、墨、笔、砚是我国传统的文书工具。由于它们在运用于书画艺术创作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而宣纸、徽墨、湖笔和端砚则又是这“四宝”中的名品。
宣纸是唐代(公元618-907年)制造于安徽省泾县,曾被朝廷封为贡纸。由于它历来集散于泾县附近的宣城,故得名“宣纸”。宣纸蜚声海外由来已久。在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宣纸制品曾远销欧洲,引起许多国家重视。英国的一个贵族,竟以70个基尼金的高价,在伦敦买下了一束用宣纸扎的花。楮片(檀树皮)和稻草是宣纸的原料。它的制作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一百多道工序。这洁白如雪、厚薄均匀、质地坚韧的宣纸,按厚度分单宣、夹宣、三层以至四层;就吸水性能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吸水性强,多用于写意画,工笔画则一般使用“熟宣”。由于宣纸具有抗老化、不易破碎等优点,所以我国不少古代名家的书法、绘画真迹能够长期保存下来。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是在烟灰中加胶调剂,而后置铁臼里捣研制成。质量高的墨还在原料中加入麝香、冰片等香料和十几种中药,有的还掺入黄金。这样的墨研磨起来香气馥郁,书写后色泽乌艳,墨迹见水不化。古时制的墨往往有“轻胶万杵”或“十万杵”的字样,意思是料精功到。徽墨的制造始于唐末。相传河北墨工奚超带着儿子庭珪避乱南徙,看到黄山附近的歙州松多质好,就定居在此制墨为生。以歙州古松烧烟制成的墨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再加上奚庭珪钻研技术,改进捣烟、和胶等方法,墨的质量具有“光泽如漆”“其坚如玉”的优点。
文房四宝中的笔,指的是毛笔。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监筑长城时,偶然看到城墙上粘有一撮羊毛,随手扯下,拾取枯木一枝,将羊毛束在一端,造出了我国第一支毛笔。传说后来蒙恬曾在浙江吴兴县的善琏镇住过,当地人奉他为“笔祖”,在镇上修建了“蒙恬祠”,并开始制造湖笔。湖笔是用上等山羊毛(羊毫)、山兔毛(紫毫)、黄鼠狼尾毛(狼毫)经过梳、结、装、择等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用湖笔书写、绘画,落笔重压时有腰力,提笔离纸后笔头尖正成锥形,笔的周身圆浑饱满,挥毫泼墨,刚柔相济,得心应手。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东郊端溪,据记载,问世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出现砚石的坑洞星罗棋布于端溪两岸的斧柯山上。端砚的制作分采石、选料、雕刻、配盒等四道工序。用端砚磨的墨经久,还极耐冻。传说晚唐时,端州梁举人赴京会试,时值隆冬,人家的砚台都结了冰,只有此公砚上的墨水不冻,于是中了进士,因而人们也称端砚为“神砚”。
1.下列对文本的结构形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D.分——总——分
2.“四宝”中的名品指的是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它们各有什么特点?(8分)
宣纸:洁白如雪,厚薄均匀,质地坚韧,抗老化,不易破碎。
徽墨: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光泽如漆,其坚如玉。
湖笔:落笔重压时有腰力,提笔离纸后笔头尖正成锥形,笔的周身圆浑饱满,刚柔相济,得心应手。
端砚:磨墨经久,耐冻。
3.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笔墨纸砚。(√)
(2)在清朝康熙年间,宣纸制品曾远销欧洲,引起许多国家重视。(×)
(3)本文采用了分类说明的方法。 (√)
(4)端砚的制作分采石、选料、雕刻、配盒等四道工序。 (√)
(5)我国不少古代名家的书法、绘画真迹能够长期保存下来,是因为使用“生宣”。 (×)
十二、习作展示。(30分)
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题目自拟,要写出过节的过程,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少于300字。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