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练习试题(含知识点+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练习试题(含知识点+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30 09:5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阅读练习试题
一、知识梳理
9.古诗三首:《元日》这首诗描写了春节燃烧竹子、喝屠苏酒、迎朝阳、更换桃符的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诗人革新政治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思想感情。
《清明》这首诗描绘了细雨绵绵、行人悲伤、寻酒找家、牧童指路几个情景,表现了诗人心情由悲转喜的变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了诗人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想之情。
10.《纸的发明》:本文通过介绍造纸术发明和改进的过程,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造纸术对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11.《赵州桥》:本文通过介绍赵州桥雄伟、坚固和美观的特点,赞美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表达了对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赞叹。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和对画面的描绘,赞美了画家精湛的技艺,表达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现代文
二、课内阅读。
(一)赵州桥(节选)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选文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赵州桥的。
2.选文中画“ ”的部分用_________(事例 数据)来说明赵州桥的雄伟。
3.选文中的“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用“ ”画出来。这种设计有哪些优点?用“﹏﹏﹏”画出来。
4.假如你行走在赵州桥上,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纸的发明(节选)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5.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发明纸之前,人们先后在______、______、青铜器、______、木片、______上刻字、铸字、写字。
6.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不能普及:_________。
7.“ 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这种书指哪种书?为什么需要用车来拉呢?
这种书是用_____把_______或_______穿起来,这种书很_______,所以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8.选文最后一句话,把“帛”和“____” 作比较,目的是要突出“帛”___
短文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9.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画出来。
10.文段中的省略号说明( )
A.走在大街上的人很多
B.街上各种建筑物很多
C.街上的马、驴、车很多
1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画面中的人( )很小,( )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
A.不但……而且…… B.虽然……但是…… C.因为……所以……
12.仿照语段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一)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
佚名
①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家之一。他担任太史令时,负责观察天文,这个工作正好符合他的研究兴趣。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进行了细心的考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能测报地震的仪器,叫作“候风地动仪”。
②候风地动仪是用铜制造的,仪器内部竖着一根铜柱,周围有8个杠杆连接外面。外面有8条龙,分别朝着8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各含着一粒小铜球。哪个方向发生地震,柱子就倒向哪边,触动杠杆,那个方向的龙就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在下面仰首张嘴的小铜蛤蟆中。这样,人们就能知道哪个方位会发生地震。
③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准确度很高。公元138年的某一天,侯风地动仪朝西的龙嘴吐出钢球,但是洛阳一点地震的迹象也没有。因此,大伙儿议论纷纷,都说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是骗人的。过了几天,陇(lǒng)西有人快马来报,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大伙儿这才信服。
1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议论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张衡发明了_______________,用来________________。
15.用“ ”画出文中介绍候风地动仪构造的句子,用“﹏﹏﹏”画出解释候风地动仪如何测报地震的句子。
16.第③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17.“大伙儿议论纷纷”,想一想,大家都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大伙儿原来都说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是骗人的,后来却信服了,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万里长城
佚名
①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②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根据历史记载,战国以来,多个诸候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逐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③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停止 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域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
④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汉王朝修建过一条西起新疆罗布泊,东至吉林省东南部,全长约10000千米的长城,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侵扰,从没(间断 间隔)过对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年间,其间经过18次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至山海关东南老龙头的“边墙”。
⑤( )。现在经过(精心 细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我们登高远眺,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长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19.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画“ ”。
20.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21.第⑤自然段的开头应该是哪句话?请把序号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
B.长城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意义
C.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22.用“﹏﹏﹏”画出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
23.从“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中的数据,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歌
四.课内阅读。
(一)清明
[唐]杜牧
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
【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24.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天气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
25.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27.把古诗补充完整。
28.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代诗人 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的情感。
29.这是一首思乡诗,你还知道哪些思乡诗,请写出其中的一首。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0.背一背,填一填。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美酒。此情此景,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___写的。
31.前两句中,诗人通过描写哪些活动来表现元日热闹欢快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阅读。
(一)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33.给下面划线的可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穿尽红丝几万条_____
A.尽头 B.完 C.全部
②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
A.碧玉 B.碧叶 C.青色
34.填空。
①“乞巧”是在农历________,即________,传说那天是________鹊桥相会的日子。
②“七夕今宵看碧霄”中读音相同的两个字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③诗中写出乞巧人多和红丝多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的追求。
35.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地写写诗句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36.“君自故乡来”一句中“ 自”解释为______。
37.翻译句子“寒梅著花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本诗是一首抒写___之情的诗, 从诗歌的前两句中“__”一词可以看出来。
39.请你再写出两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赵州桥非常雄伟 长度 宽度 建筑材料 形状特点
2.数据
3.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4.赵州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
5. 龟甲 兽骨 竹片 帛
6.大多数人不能使用,用不起
7. 绳子 竹片 木片 笨重
8. 竹片、木片 轻便
9.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10.B
11.B
12.公园里锻炼身体的人可真多,有的跑步,有的做健身操,有的打太极拳,有的跳绳。
13. 看法不一致,各种说法很多。 相信并佩服。
14. 候风地动仪 测报地震
15.候风地动仪是用铜制造的,仪器内部竖着一根铜柱,周围有8个杠杆连接外面。外面有8条龙,分别朝着8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各含着一粒小铜球。
哪个方向发生地震,柱子就倒向哪边,触动杠杆,那个方向的龙就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在下面仰首张嘴的小铜蛤蟆中。
16.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准确度很高
17.张衡的候风地动仪不起作用,看来是骗人的。
18.因为过了几天,陇西有人快马来报,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陇西带发生了大地震。
19.防止 间断 精心
20.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21.C
22.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逐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
23.我体会到修筑长城的人口规模之大。
24. 清明节 下雨天 渲染烦闷的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25.因为清明节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的思归之念,出门在外的人又会忆起逝去的亲人,而今又是春雨绵绵,更增添了旅途的愁苦和艰辛,所以行人才会“欲断魂”。
26.哪里有酒店。牧童以“遥指杏花村”的行动作了答复。
27.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28. 唐 王维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29.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0.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
31.放爆竹、喝屠苏酒。
32.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33. B C
34. 七月初七 七夕 牛郎织女 宵 霄 夜晚 天空 家家 几万条 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
35.七夕晚上,望着浩瀚无际的青天,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36.从
37.蜡梅花开了没有?
38. 思乡 故乡
3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参考答案:
1. 欣赏 凶猛 匀称
2. 鹿的角被树枝挂住 它有四条有力的长腿
3.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4.价值不能用外表来衡量,美丽的东西不一定有用,丑陋的东西可能是有用的,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以外表来取决于他的价值。
5.“ !” ,“ ! , , , , 。”
6.傲慢 谦虚 轻蔑 恼怒
傲慢无礼 谦虚宽容
7.时间长了,你还会生锈呢! 可我永远不会生锈。
8.B
9.铁罐兄弟啊,我们各有长处和短处,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呢?希望你能平静下来,等你心情好了,我们做好朋友。
10.因为河流不顾自身的安逸,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11.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12.对比。以河流的川流不息对比池塘的淤塞、灭亡,揭示出只有抛开安逸才能永葆生机的道理。
13.(1)人的一生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2)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最后的毁灭。
14. 秋 树叶 鸟儿
15., :“ ! ?”
16.秋天到了,它们都要落了,掉进地上烂掉
17.我也要落到泥土里变成肥料,藏在树妈妈的身子里,来年再长成一片新叶子。
18. 魏国 楚国 南边 北
19.马好;路费多;车夫是个好把式。
20.D
21.示例:坐井观天 刻舟求剑 杯弓蛇影
22. 喜滋滋 气呼呼 洗洗手 扬扬手
23. 惊讶 奖励 急迫 摇动
24.他想要要一本书。
25.因为他要一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大家被他的话震惊了,所以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
26.对书的喜爱
27.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
28.C
29. 跑 于是
30.因 / 释 其 耒 / 而 守 株
31.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