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9 16:3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时代》,1976年到1997年邓小平共有8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其中两度成为年度风云人物。他的入选理由是“他改革了国家,也改变了世界。
邓小平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993-2003
2003-2013
2013至今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提出改革开放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基本形成
明确提出
发展完善
系统概括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产生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最终确立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经济建设
(中心)
四项基本原则
(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
(强国之路)
【20世纪80年代末90时代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质疑】
材料:
市场经济分明是要复辟资本主义……要把中国拖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去。
——吴建国《关于当前改革问题之我见》,《真理的追求》
质疑1:社会主义制度能否继续存在?
质疑2:改革开放姓“资”姓“社”?
质疑3:市场经济是否是在复辟资本主义?
在关键时刻,邓小平勇敢地站出来,力排众议,拨正船头——
提出改革开放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1992年
基本形成
明确提出
发展完善
系统概括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南方谈话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产生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最终确立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
南方谈话(1992年)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通称“南方谈话”。
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动摇不得;
④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
⑤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内容】
【意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独立并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
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对比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提出改革开放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1992年
南方谈话
基本形成
明确提出
发展完善
系统概括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92年
中共十四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产生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最终确立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
连连看: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大
十四大
十三大
十五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997年3月3日。邓小平登上《时代周刊》
标题:下一个中国:
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
他们是如何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时间:
2.内容:
2002年中共十六大,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意义: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江泽民
垃圾污染
空气污染
河流污染
水土流失
荒漠化
石漠化
经济的高速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该怎么样发展?
2007年中共十七大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
2012年中共十八大
2.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
1.时间:
2.内容:
2017年中共十九大,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新的历史方位:
新的社会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意义: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课堂总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邓小平理论
指导地位确立
(1)初步提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初步形成:中共十二大
(3)逐步发展:中共十三大
3 .科学发展观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走向成熟:邓小平南方谈话
(5)系统概括:中共十四大
(6)最终确立: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
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九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