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民族大团结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9 21:3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 十 二 课
民族大团结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
面对‘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新中国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呢?
1949年
第六章 民族政策
  第五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
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
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第五十一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
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
名额的代表。
1954年
第一章 总 纲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84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第二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
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颁布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我国为何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
文成公主入吐蕃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④土尔扈特部回归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
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渊源;
⑤长征【彝海结盟】
⑥全民族抗战
⑦西藏和平解放
⑧中华民族共同体
我们就是中国,
中国就是我们
各民族之间密切而广泛的联系,
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济文化基础;
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各方面的多样性和互补性,
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五个自治区:
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中国还建立了1000多个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补充。
内蒙古自治区
1947.5(建国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10
西藏自治区
1965.9(最迟建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10
为后来我国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材料研读 (节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书)
中华人民共和固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城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谈谈你对民族区或自治的认识。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具有重大意义;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2017年10月18日)
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少数民族问题明显: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
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
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
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落后。
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
政治
党的英明决策:
面临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水平和阶级分化条件差别很大,国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谨慎的原则在民族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
材 料 :
1959年9月21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决定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一律没收,分配给农奴和奴隶;对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由国家出钱赎买后,分配给农奴和奴隶。......西藏百万农奴和奴隶第一次成为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主人,焕发出了空前的生产和生活热情,迅速改变了西藏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条件。据统计,土改基本完成的1960年,西藏全区的粮食总产比1959年增长12.6%,比土改前的1958年增长17.5%。牲畜存栏头数1960年比1959年增长10%。
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
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孔繁森
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的地区实际情况,
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
党的英明决策: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经济
五大优惠政策:
拥有相对独立的立法权(可以制订适用于本民族的特殊法律或法规);
拥有更受保护的司法权(在刑事审判中酌情执行“两少一宽”的特殊照顾);
拥有较为宽裕的生育权(不执行对汉族普遍实行的强制性“只生一胎”限制);
拥有降低门槛的教育权(在高考或考研中给予少数民族考生适当加分);
拥有优先满足的就业权(大型企业招工时指令性规定少数民族工人的比例)。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352.3 64369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
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文化
党的英明决策: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
党的英明决策:
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振兴中华的宏伟战略任务。实现了这个宏图大略,其经济、文化、政治、军事、
社会的深远意义,是难以估量的。全党同志和全国
上下必须提高和统一认识。没有西部地区的稳定
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
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
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
— — 江泽民:《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6.17)
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适用范围中:
有5个自治区、
27个自治州、
83个自治县。
此外,还有三个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
成 就 显 著
北煤南运
建设项目: 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青藏铁路: 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兴边富民行动: 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
脱贫攻坚: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民族不能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 —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的讲话,2019.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