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提优密卷C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dù jì dū du zhào bàn shuǐ zhài jūn lìng zhuàng
( ) ( ) ( ) ( ) ( )
zhē zhù xiōng táng bàn jié zhī xī yì dié cài
( ) ( ) ( ) ( ) ( )
二.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0分)
神机( )( ) 请( )自误 自言( )( ) 一饮( )( )
( )财( )命 天造地( ) 抓( )挠( ) 喜不( )( )
1.上面词语中,赞扬诸葛亮可以用“ ”,这个词语可以换成“ 。”
2.含有“天”地”的四字词语还有 、 。
3.上面词语中,表示人物动作的有“ ”“ ”。
三、选择题。(填序号)(12分)
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俺家(ǎi) 瞑目(míng) 呐喊 预计
B.擂鼓(léi) 涧水(jiān) 委托 曹军
C.丞相(chéng) 调度(tiáo) 探听 耻笑
D.撺将(cuān) 踉跄(qiàng) 寻思 武艺
4.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凡客人来我店中(但是)
B.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印章)
C.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为什么)
D.何不拜我为王(为什么)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古典文学名著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 ;古典文学名著是姿态万千的白云,让人_______;古典文学名著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 。
A.浮想联翩 回味无穷 流连忘返 B.流连忘返 浮想联翩 回味无穷
C.浮想联翩 流连忘返 回昧无穷 D.流连忘返 回味无穷 浮想联翩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项是( )。
A.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
B.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
C.(众猴)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D.探春笑道:“紫鹃也太小器,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 ”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鸟鸣润》一诗以动衬静,突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
B.《景阳冈》中武松用“闪”“躲”来对付大虫,是因为他害怕大虫。
C.古代长篇小说大多是章回体。
D.“胸脯横园,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这句话描写的是武松,下列名著与其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孙悟空 牛魔王 B.《三国演义》曹操 关羽
C.《水浒传》----杨志 宋江 D.《红楼梦》----贾雨村 孙二娘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改为陈述句)(1分)
2.打电话罗唆耽误了自己的事。 打电话罗唆耽误了别人的时间。(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句子)(1分)
3.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下列病句。(2分)
(1)《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老师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草船借箭》一文选自长篇小说《 》,作者是 。书中的故事广为流传,我知道的还有 、 等。
2.《景阳冈》一文选自长篇小说《 》,作者是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次写了:喝酒→ → →下冈,其中详写了 ;通过语言、心理、动作描写,刻画出了武松 的个性特点。
3.《猴王出世》一文选自长篇小说《 》,书中 、 等故事家喻户晓。
4.《红楼春趣》一文选自曹雪芹的《 》,书中 的林黛玉和的贾宝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口语交际。(5分)
班级组织表演课本剧,我们小组选择故事《 》来表演。我能把故事的主要内容介绍给大家。
主要人物:
主要事件: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1分)
(一)草船借箭(节选)(7分)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多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 ”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 ”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1.从鲁肃为诸葛亮做好借箭的准备工作看,鲁肃是一个 、 的人。(2分)
2.船上用青布幔子是为了 ,用草把子是为了 。(2分)
3.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才开始行动,这是因为 。(1分)
4.“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简。’”这里用“取”而不用“借”,为什么 (2分)
(二)三打白骨精(14分)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精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成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妖精打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精。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①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掉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 ”“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若元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②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1. 阅读短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3分)
起因:
经过:
结果:
2.白骨夫人为了吃到唐僧肉,先后变成了 、 和
,但每一次都被孙悟空识破诡计。(3 分)
3.“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 ,夺过罐子就要动口”一句中,“夺过”换成“接过”好不好 为什么 (3分)
4.短文画“ ”的句子中,句①的“摔”体现了唐僧 ;句②的“笑”表现了孙悟空的 。(2分)
5.孙悟空第三次除妖,与前两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分)
八、习作。(30分)
假如你是我国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你会怎么样 发挥想象,以“假如我是 ”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450字左右。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提优密卷C
(参考答案)
一、妒忌 都督 照办 水寨 军令状 遮住 胸膛 半截
知悉 --碟菜
二、妙算 勿 自说 而尽 谋 害 设 耳腮 自胜
1.神机妙算 示例:料事如神
2.示例:冰天雪地 开天辟地
3. 一饮而尽 抓耳挠腮
三、1.D 2.A 3.B 4. D 5. B 6. D
四、1.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2.示例:打电话哕唆不但耽误了自己的事,而且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3. (1)在“名著”后面添加“之一”。 (2)删去“耐心地”或“不厌其烦地”。
五、1.三国演义 罗贯中 示例: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
2.水浒传 施耐庵 上冈 打虎 喝酒和打虎 豪放、勇武而又机敏
3.西游记 示例:大闹天宫 三打白骨精
4.红楼梦 示例:谨慎细心、娇美柔弱 蔑视世俗、反对封建礼教
六、示例:负荆请罪 廉颇、蔺相如 廉颇得知自己误会了蔺相如后,赤裸上身,背着荆条,去蔺相如府上请罪。
七、(一) 1.为人忠厚 守信
2.让曹军看不清船里的实际情况 受箭
3.这时候江上大雾,曹军辨不清虚实
4.“借”是要还的,“取”不用还,这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自信。
(二) 1.白骨精要吃唐僧肉。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骨精被打死。
2. 村姑 老妇人 老公公
3.不好。“夺过”表现了八戒的急躁、迫切,突出了他嘴馋的特点。而“接过"较为平淡,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4.胆小,受到了严重的惊吓自信与乐观
5.第三次除妖时,悟空请来了旁观者为他作证,而前两次没有。这是为了突出孙悟空机智聪明的性格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