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31 19:0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骆驼祥子
老舍
导入
老舍,一位妇孺皆知的人物,他是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语言具有浓浓的京味,独具特色。他笔下的人物更是形形色色、活灵活现。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作为他的代表作,也是他自己非常喜爱的一部作品,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魅力永存的明珠。因为对大时代中小人物命运的精准描述,对个体发展的梦想,奋斗,苦痛与放弃的关注和同情,成为公认的现实主义文学高峰。
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究一下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一、教学目标
1、在熟悉小说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运用圈点批注法,探究理解小说主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背景资料
20世纪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最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争权夺势的混战接连不断,城市买办阶级、乡村土豪劣绅的压迫无处不在,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生路就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这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的典型。
三、回顾小说围绕祥子讲述的主要故事情节
三起
1、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
2、卖骆驼拼命拉车又攒了买车钱
3、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
三、回顾小说围绕祥子讲述的主要故事情节
三落
1、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
2、被孙侦探抢了买车钱
3、最后葬虎妞卖了车
三、回顾小说围绕祥子讲述的主要故事情节
三起三落
1、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
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
2、卖骆驼拼命拉车又攒了买车钱
被孙侦探抢了买车钱
3、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
最后葬虎妞卖了车






四、探究人物形象
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浏览跳读的章节,小组讨论祥子和虎妞的人物形象。
祥子人物形象:
祥子本是农村人,后来到城里谋生。他老实,健壮,坚忍,吃苦耐劳、自尊好强。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
积极向上
四、探究人物形象
祥子人物形象:
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逸恶劳、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消极堕落
名著原文:
片段A:他晓得自己的跑法很好看。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得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
名著原文:
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的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就是在拉包车的里面,这也得算很名贵的了。
表现祥子干净利落、富有朝气与活力等积极的形象。
片段B:
在先前,他唯一的指望便是拉车。现在,他讨厌拉车。自然他一时不能完全和车断绝关系,可是只要有法子能暂时对付三餐,他便不肯去摸车把。他的身子懒,而耳朵很尖,有个消息,他就跑到前面去。什么公民团咧,什么请愿团咧,凡是有人出钱的事,他全干。
三毛也好,两毛也好,他乐意去打一天旗子,随着人群乱走。他觉得这无论怎样也比拉车强,挣钱不多,可是不用卖力气呢。打着面小旗,他低着头,嘴里叼着烟卷,似笑非笑地随着大家走,一声也不出。到非喊叫几声不可的时候,他会张开大嘴,而完全没声,他爱惜自己的嗓子。
表现祥子已经变得消沉、堕落等“末路鬼”的形象。
虎妞从小没有母亲的教导,跟着流氓父亲生活在车厂里,耳闻目睹的都是车夫的辛苦与粗俗。这是她粗俗与泼辣的根源。他的父亲为了挣钱,把虎妞拴在车场为他卖力,不关心她的婚事,发生冲突后还狠心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让女儿一无所有。虎妞难产时,祥子并没有竭尽全力救她,只是死后为埋葬她才把车卖掉。所以,虎妞死于祥子的愚蠢和父亲的无情。
虎妞人物形象:
令人同情的一面
虎妞也是可爱的,她对祥子是一心一意的好。
虎妞人物形象:
令人同情的一面
她和祥子结婚后,不让祥子出去拉车,可见他瞧不起拉车这个行业。想让祥子做剥削他人的车场主。他对贫苦人民没有同情心,差点逼死小福子。
令人憎恶的一面
虎妞是财主的女儿。虎头虎脑,外表丑陋,不讲仁义,粗俗凶悍。
令人憎恶的一面
刘四爷: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极端的自私自利,无情无义,性格刚强霸道,只爱惜钱财,不关心自己的女儿。
小福子: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因家中没有经济来源,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最后因等不到祥子来接她,自己上吊自杀了。
1、运用圈点批注法,读第1、17、18、19、20这五个章节,探究小说主题。圈出能体现小说主题和自己深有体会的句段。批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五)批注——探究小说主题
示例: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祥子完全入了辙,他不比别的车夫好,也不比他们坏,就是那么个车夫样的车夫。这么着,他自己觉得比以前舒服,别人也看他顺眼;老鸦是一般黑的,他不希望自己是白毛的。
〖批注〗:祥子原来好强,根本看不上这些车夫,而现在,却变成了自己讨厌,别人喜欢的样子,这,到底是让人高兴,还是让人悲哀?是什么让祥子再也不愿做一只白毛的老鸦?
(五)批注——探究小说主题
第19章“老马”劝说祥子的一段话:……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蚱吧?独自一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教个小孩子逮住,用线儿拴上,连飞也飞不起来。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净,谁也没法儿治它们!
2、小组圈点批注,就小说主题这块内容交流展示。
“祥子”的一段心理:……攒钱,买车,都给别人预备着来抢,何苦呢?何不得乐且乐呢?
“祥子”的一段评价:……他的命可以毁在自己的手里,再也不为任何人牺牲什么。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是个人主义的两端。
2、小组圈点批注,就小说主题这块内容交流展示。
第20章写人们看阮明游街枪决的:……这些人的心中没有好歹,不懂得善恶,辨不清是非,他们死攥着一些礼教,愿被称为文明人;他们却爱看千刀万剐他们的同类……
写北平经济的:北平本身可是渐渐失去原有的排场……经济的压迫使排场去另找去路,体面当不了饭吃。
小说最后:……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主题聚焦:这部小说为我们详尽刻画了一个社会底层有朝气有活力的青年,经过三起三落后逐步走向堕落的故事,进而
六、主题归纳
①揭露黑暗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的剥削、压迫,控诉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六、主题归纳
社会因素
②批判病态的城市文明(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对人性的腐蚀。
六、主题归纳
环境因素
③批判了国民劣根性(狭隘的个人主义、冷酷无情,残忍,自私)。
六、主题归纳
个人因素
①揭露黑暗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的剥削、压迫,控诉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社会因素)
②批判病态的城市文明(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对人性的腐蚀。(环境因素)
③批判了国民劣根性(狭隘的个人主义、冷酷无情,残忍,自私)。
(个人因素)
六、主题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