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二年级下册 音乐 第7课 音乐小屋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二年级下册 音乐 第7课 音乐小屋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3-30 10:0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音乐小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音乐小屋》
2.欣赏《亲爱的小孩》
课 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材分析:
《音乐小屋》是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的歌曲,它通过简洁形象而又生动的描写,表现了小朋友们在音乐世界中畅游的欢乐情绪。歌曲是一首2/4拍子的儿童歌曲,轻松、愉快,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旋律。和着舒适的节奏,给人以一种柔和的感受和愉快的心情。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音乐小屋》,感受在音乐中畅游美妙。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的热爱。
2、 在感受、体验、表现歌曲、乐曲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及基本的音乐表现能力。
3、 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音乐记号、休止符和附点节奏的初步学习,引导学生准确演唱歌谱。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表现歌曲轻松、快乐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和附点节奏的唱法。
教 时:共两课时,本科为第一课时。
教学具准备:节奏卡片、电脑、歌谱、电子琴。
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体验感受——自主探究——创造表现
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本动力,结合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等特点。根据本课“跳动的音符”的人文主题,注重听觉体验,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结合柯达依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势及节奏语言的导入,运用引导、启发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自主合作学习,掌握技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创造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听辩感受 节奏 问好节奏 游戏声势 练习听歌曲伴奏律动5、出示门铃节奏 导入:一、带领学生律动《哦,苏珊娜》二、师生节奏问好。“同学们,从你们的表情和动作中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出色的表现!”三、手指节奏游戏:1、教师帮助学生回忆游戏规则:出示一个手指,学生拍一下手(四分音符的时值),两个手指拍两下手(八分音符)四个手指拍四下(十六分音符),拳头表示空拍。2、教师出示手指,学生拍出节奏。2/4 ××|×× 0 ‖ 3、出示节奏谱,请学生看着按节奏读一遍。4、增加难度,加入跺脚和拍手的声势。5、出示数学节奏谱 12 3 | 4 0 ‖ 请学生观察、分辨大小数字表示的音符并带领学生读出节奏。 6、把两条不同的节奏谱加在一起,加入声势连起来试一试。7、“老师跟大家一起听着音乐向音乐小屋走,但你们要随时注意老师的指挥,如果老师做这个手势(停)大家就停下来认真听,好吗?”听音乐伴奏教师带领学生做声势。8、出示节奏谱2/4 ××| ×× 0 ‖ 叮 咚 叮咚请学生按大屏幕上的节奏读出按门铃的声音大屏幕出现“请你加上音高唱一唱”这句话。老师告诉学生,音乐小屋委托刘老师用柯尔文手势告诉大家要演唱的旋律。 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游戏、对比、模仿的方法帮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回忆、提炼,降低学习难度。鼓励学生大胆、主动探究,掌握歌曲中难点节奏。解决歌曲难点的节奏,在听音乐做声势的过程中让学生反复聆听歌曲伴奏,加深对歌曲旋律的记忆,为后面学唱歌曲奠定基础。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自主探究学习歌曲 音乐游戏出示课题学习歌曲 1、复习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势。2、合唱练习——按老师的手势唱出音高,(出示音高歌谱)3、老师做手势,学生边唱唱名边做手势。4、音乐小屋大门打开了,出现一条欢迎词。(音乐小屋在欢迎你,欢迎我)请学生按节奏朗读欢迎词。5、屏幕上第二个欢迎变成带有附点的欢.迎,请学生区分后按节奏朗读。6、过渡语:其实音乐小屋不但用这句话欢迎我们,还送给我们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就叫《音乐小屋》,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说了什么内容?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7、聆听歌曲录音范唱。提问:“歌曲的情绪?歌曲唱的什么内容?”(大屏幕出现,情绪:快乐的)8、请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复习讲解反复跳跃记号。9、教师范唱歌曲。10、请学生轻声慢速演唱歌曲。11、纠正错误,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和附点地方的演唱要准确。放出声音再演唱一遍歌曲。(提醒不能喊唱)12、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演唱的发声位置。13、听录音范唱。处理歌曲:“想一想这首歌曲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听?哪儿应该连贯地唱,哪儿应该跳跃地唱?哪里应该强,哪里应该弱?力度怎样处理?”14、学生自己处理歌曲后有感情地演唱歌曲。15、男女生对唱歌曲。16、加入动作表演。 复习柯尔文手势,做发声练习。培养学生对音高的听辨能力。通过游戏的方法分辨并正确掌握附点音符的读法,突破歌曲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为学唱歌曲旋律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的学习歌曲并在教师的点拨中纠正错误,处理歌曲、表演歌曲。
创造表现拓展延伸 1、为歌曲加入简单的合唱部分 过渡语:同学们演唱得真好听!老师还想给你们增加点难度。刚才我们在复习柯尔文手势时就进行了一些合唱练习,现在老师在叮咚,叮咚这句下面加上两条旋律作为二声部,我们来试着唱一唱好吗?学生演唱教师为歌曲编配的简单的二声部旋律 2/4 3 1 | 31 0 | 2/4 2 7 | 27 0 | · ·把全班分成两部分,试着演唱歌谱。播放歌曲伴奏,用接龙的方式请同学们按声部演唱合唱部分的歌谱,老师演唱后面的歌词。如果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和老师一起演唱后面的歌词。 由于前面利用柯尔文手势做了这首歌曲相关的简单的合唱练习,因此加入简单合唱时学生们不会感觉很难,也为今后学习合唱歌曲奠定了基础。请学生只演唱一少部分合唱歌谱,其余由老师和个别有能力的同学演唱,这样不但大大减少了演唱难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技能与音乐的感受能力。
课堂小结 欣赏教师演唱歌曲《亲爱的小孩》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新歌的名字叫什么?(学生回答)大家回家以后把这首歌唱给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好吗?过渡语:老师告诉大家音乐真的很神奇!当我们高兴的时候,它能让我们更加开心;当我们伤心难过时,它还能给我们慰藉。如果我们能和音乐做朋友,相信大家一定一生都幸福和快乐!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老师自己演唱的歌曲,你们想听吗?3、播放老师演唱歌曲《亲爱的小孩》。师:“亲爱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遨游在音乐的殿堂里吧!”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回顾教学内容加深理解记忆。教师用自己的演唱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板书设计 音乐小屋 亲爱的小孩2/4 × ×| ×× 0 | 2/4 5 3 | 53 0 | 脚 手 2/4 3 1 | 31 0 | 12 3 | 4 0 ‖ 2/4 4 2 | 42 0 | 2/4 2 7 | 27 0 | · ·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