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审批人 审批意见
课 题 第五节 黄土高原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方程与方法 利用图标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黄土高原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教师播放影片——我们的黄土地 。 然后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板书]一、自然地理概况 [承转过渡] [板书] 位置与范围 【学生活动】自读课本P99页,回答: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降区指哪里? 明确:黄土高原 2.黄土高原的范围 明确 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至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地形特点是什么? [承转过渡] [板书]严重的水土流失 我们从电视片和P100页图8.66“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 [学生活动] 让学生阅读P100活动读图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①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 ②让学生结合图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 ③让学生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认识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水带着泥沙流入黄河,黄河流入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给黄河下游的人民带来安全隐患) 经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作简要总结。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承转过渡: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实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主要因素,其实,这两个因素还会产生其他不利影响,下面一起分析,请同学们做活动1。 首先,让学生阅读图 “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延安降水量大约在600毫米左右,延安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第二,让学生综合“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和“延安1991~1997年年降水量变化图”,(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旱灾多发生在春季,涝灾多发生在夏季) 接着教师提问:黄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在暴雨的作用下,会有什么后果?(会发生 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意识到黄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得出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 承转过渡:之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因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 为使学生对这一问题认识得更深刻,让学生活动 2“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讨论”,发 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总结。帮助学生画出“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承转过渡: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生态建设) [板书] 人为因素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自然因素 有暴雨过于集中,黄土质地疏松,植被稀少。 归纳得出:还是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思考题]:面对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作业布置 必做 地理填充图
选做
板书设计 第五节 黄土高原环境保护与居民生活 自然地理概况 1.范围 2.水土流失严重 (1)人为因素 (2)自然因素
课后小记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审批人 审批意见
课 题 第五节 黄土高原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3、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4、运用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程与方法 利用图标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黄土高原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会给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 板书:(二)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 [讲授新课] 【板书】二、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 【学生自读】p101 回答:黄土高原有哪些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 明确 半农半牧,经济落后,主要粮食是小麦和杂粮。咸菜、辣椒佐食,交通工具以马车驴车为主。 2.传统的民居是什么? 明确: 窑洞 ,容易保暖。 3.现在有什么变化? 明确:植树造林、种草,黄土高原的山变青了,水变绿了,交通方便了等 【活动一】讨论:山西人为什么爱食醋? 明确 高原干燥,食醋可以降火润肺。 【板书】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升 首先,让学生读图8-72和8-73,认识了解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1.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2.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 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二)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通过上述措施:一是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二是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承转过渡:同学们,既然要保持水土,是不是对黄土高原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退耕的土地又是不是都要还林呢?让学生做73页活动1题,分组讨论,分为正反双方进行辩论,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进行评价总结。 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发展。要掌握好“度”
,不搞一刀切。对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要二者兼顾,协调发展。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请同学们看书74页完成活动2,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以下行动: 第一,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黄土高原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多,虽然实行计划生育有所控制,但出生率仍较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较差,许多地区连初中文化以上的人口比例都不高,文盲、半文盲依然很多。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将成为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 黄土高原的一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畜吃水困难。水已成为制约当地人民生活、生产的主要因素。国家从90年代开始建立移民新村,以改变当地人的生活生产条件。 第三,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或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第四,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作业布置 必做 地理填充图
选做
板书设计 黄土高原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第2课时)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 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 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升
课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