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复习课件(37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37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1 12:2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三单元复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
导语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道德经》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单元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感悟“爱”的博大,陶冶自己的情操
2.学习抓住人物特征、性格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方法,学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写法
3.熟读精思,学会根据上下文揣摩关键语句和精彩段落,并了解其表达作用
本课目标
1.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基础知识的自我梳理
2.运用基础,能力和问题清单,突破问题解答
3.当堂训练,能力提升
基础清单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烦琐:繁杂琐碎
诘问:追问;责问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滞笨:呆滞笨拙
愧怍:惭愧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深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
憎恶(zēng wù) 烦suǒ(琐)
震悚(sǒng) 攥(zuàn)
凑合(còu) 愧怍(kuì zuò)
蹿(cuàn) 烦zào(躁)
糟糕(zāo gāo)
掷(zhì) 孤孀(shuāng)
疮疤(chuāng) 书zhāi(斋)
粗拙(zhuō) 捎(shāo)
滞笨(zhì) 肿胀(zhǒng zhàng)
晌午(shǎng) 筹划(chóu)
庄稼茬(chá) 门框(kuàng)
惧惮(dàn) 蹬(dēng)
绷(bēng) 降格(jiàng)
蹦(bèng) 门槛(kǎn)
凹凼(dàng) 涎水(xián)
尴尬(gān gà) huáng(惶)恐
镶嵌(qiàn)
脐(qí) 菩萨(pú sà) 土匪(fěi)
胸脯(pú) jié(诘)问 哀悼(dào)
茉莉(mò) 絮说(xù) 霹雳(pī lì)
荒僻(pì) 伛着(yǔ) 取缔(dì)
翳(yì) 骷髅(kū lóu) 侮辱(wǔ rǔ)
撬(qiào) 磕(kē) 揩(kāi) 头颅(lú)
能力清单
1.认识描写和描写方式,总结答题语言
2.认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表现手法
3.如何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4.认识文章的线索
5.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定义: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或先颂扬再贬抑)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
作用:突出描写对象,增强表现力,使作者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
举例:《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先写“我”对阿长的厌恶与不大佩服,后写不识字的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令“我”震悚。欲扬先抑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真实。
如何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1.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进行综合分析
2.通过人物所做的事情来分析
3.结合作者对人物的介绍或评价来分析
4.结合文章的社会历史背景来分析
1.《台阶》:“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运用神态、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内心无比喜悦却又手足无措的样子,这也折射出父亲的内敛与厚道。
2.《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通过写吃鱼丸一事,表现鲁迅先生做事认真、深入实际的严谨品质。
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是一个待人厚、律己严的人。
4.《老王》:“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结合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老王困窘的生活处境,更可见老王的善良、纯朴。
认识文章的线索
1.以事件发展为线索
2.以事物为线索
3.以时间变化为线索
4.以地点转移为线索
5.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6.以人物为线索
7.以见闻为线索
8.明线和暗线
1.《散步》是以“散步”这件事为线索来记叙的。
2.《台阶》一文围绕“台阶”,按“回忆旧台阶——父亲觉得台阶低——父亲为建新台阶做准备——建造新台阶——-新屋建成,父亲老了”行文。
3.《雨的四季》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分别写了雨在不同季节的不同特征。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分别回忆了儿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情景。
5.《阿长与《山海经)》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表现为“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敬意淡薄至消失新的敬意——深切的怀念”。
6.鲁迅《孔乙己》中以主人公孔乙己为线索
7.鲁迅《故乡》小说以作者自己的见闻为线索,见到农村的破败和闰土等人的变化
8.《一棵小桃树》明线是小桃树的经历,暗线是“我”的成长经历。
文章标题的理解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深层含义即标题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标题的作用
1.内容上:①表明写作对象;②体现主要内容、事件;③揭示文章情感、主旨、道理。
2.结构上: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起到总括全文、提纲挈领的作用。
3.表达上:若标题新颖或运用某种修辞等,则标题还有生动形象、新颖含蓄、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问题清单
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鉴赏这句表达效果
2.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3.如何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什么作者觉得愧怍?
4.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发生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二人各自有什么特点?
5.学完《卖油翁》一课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问题清单
1.“震悚”是指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听到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时的震惊和感激的情态,十分凝练又极具震撼力。
2.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是“我”渴慕已久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问题清单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他们算得上是“幸运的人”,因而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作者回想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她感到愧怍。
问题清单
4.态度由反感、恼怒到佩服、认输。其变化的原因,是他看了卖油翁酌油技术如此纯熟却并未“以此自矜。
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卖油翁不因有长处而骄傲自满。
5.启示:熟能生巧,精益求精。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缺点,扬长避短,知错能改。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人应有一技之长。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轻视。智者超然物外。敬人者人恒敬之。
1.重点词语释义
(1)陈康肃公善射(擅长射箭)
(2)公亦以此自矜(自夸)
(3)尝射于家圃(园子)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
(5)睨之(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6)但微颔之(只)(点头)
(7)但手熟尔(熟练)(同“耳”,罢了)
(8)康肃忿然曰(气愤的样子)
(9)以我酌油知之(凭、靠)(舀取,这里指倒入)
(10)以钱覆其口(盖)
(11)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
(12)康肃笑而遣之(打发)
2.通假字
1.但手熟尔
同“耳”,罢了。
2.徐以杓酌油沥之
同“勺”
1.倒装句
尝射于家圃
2.省略句
自钱孔入
3.特殊句式
4.词类活用
1.尔安敢轻吾射
形容词作动词,看轻。
2.康肃笑而遣之
使动用法,使……走,打发。
3.汝亦知射乎
动词作名词,箭术。
5.一词多义
1.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箭的本领)
2.公亦以此自矜(自己)
自钱孔入(从)
3.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徐以构酌油沥之(代词,指油)
康肃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4.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指陈尧咨)
以钱覆其口(代词,指葫芦)
5.公亦以此自矜(因为)
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
以钱覆其口(介词,用)
6.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
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7.但手熟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人称代词,你)
5.一词多义
6.古今异义
1.但手熟尔
古:只
今:常用为转折连词
2.尔安敢轻吾射
古:怎么
今:安静,安全
7.重点句子翻译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见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3.徐以杓酌油沥之。
(然后)用勺舀起油慢慢滴入葫芦。
4.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训练提升
1.下列词语中红色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耐烦(nài) 菩萨(sà) 福橘(jú) 磨难(nán)
B.玩耍(shuǎ) 烦琐(fán) 淡薄(dàn) 疮疤(chuāng)
C.寂寞(jì) 渴慕(kě) 书斋(zhāi) 震悚(shù)
D.霹雳(pī) 疏懒(lǎn) 粗拙(chū) 惶恐(kǒng)
2.下列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荒僻 闲聊 揍合 镶嵌 微不足道
B.门框 疆尸 骷髅 侮辱 若有所失
C.耀眼 糟糕 烦躁 头颅 高低不齐
D.摔跤 倘使 敬意 肿胀 十分慢长
B
C
3.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先生深情回忆了童年的保姆阿长,表达了对这位命运不幸却仁厚善良的女性的感激与怀念。
B.杨绎的《老王》一文,作者回忆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展现特殊年代中闪光的人性之美,讴歌人与人之间珍贵的友情,也表达了对不幸者的悲悯以及对自身的反省。
C.李森祥的回忆性散文《台阶》通过讲述作者父亲建新屋修台阶的故事,引发读者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错位现象的多元思考。
D.欧阳修的古代笔记小说《卖油翁》讲述了一个充满大智慧的小故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训练提升
C
《卖油翁》
北宋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解释下面红色的词语。
(1)以此自矜( )
(2)睨之久而不去( )
(3)笑而遣之(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夸,夸赞
斜着眼看
打发
阅读文言文,完成4-6题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故事虽短,但记述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哲理深入浅出,主要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描写。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这三句话,表现了陈尧咨的骄矜暴躁和盛气凌人。
C.“置”“覆”“酌”“沥”四个动作一气成,刻画了一个身手不凡、不卑不亢、从容沉稳、充满智慧的卖油翁形象。
D.陈尧咨“笑而遣之”的“笑”中有自我解嘲,也有对卖油翁的“酌油”绝活不屑一顾的意味。
训练提升
D
课后作业
1.课后自己做好基础知识的分类复习
2.完成《配套练习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3.把能力清单整理到语文笔记上并牢记
自信立志 孝德立人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