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一课时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掌握地表形态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发展的具体影响。
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实现个别的知识向类的知识迁移,认识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程目标请思考:
1、请同学们判断这些图片是否属于聚落,并说出你的理由。
2、如果属于聚落,试把这些聚落归类到城市或乡村,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其主要差别。
如果让你在这样两个地区选择一处长期居住,你会选择哪呢?说说你的想法。案例一:平原和山区聚落1、列表整理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差异?(提示:可从聚落的区位、分布、形态、规模等方面考虑)
2、从地形的角度来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案例二:丽江古城1、丽江位于什么地形区,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2、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案例三:塔里木盆地1、指出绿洲位置及水源地,山前洪积扇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2、读图,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3、山前洪积扇为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案例分析 把握基础案例分析 把握基础案例分析一
1、列表整理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差异?(提示:可从聚落的区位、分布、形态、规模等方面考虑)
2、从地形的角度来分析其差异的原因。2、从地形的角度来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聚落的分布规模受地形的限制小,因而分布密集,规模也比较大;而山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聚落多分布于山间盆地或者谷地等相对平坦的地区,因而聚落的分布较分散,且规模较小。案例一:平原和山区聚落1、列表整理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差异?(提示:可从聚落的区位、分布、形态、规模等方面考虑)
2、从地形的角度来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案例二:丽江古城1、丽江位于什么地形区,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2、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案例三:塔里木盆地1、指出绿洲位置及水源地,山前洪积扇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2、读图,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3、山前洪积扇为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案例分析 把握基础案例分析 把握基础案例分析二 丽江资料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海拔2400余米,东经100.25,北纬26.86。它位于丽江坝子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 。(这是云、贵、川、藏等地区一种特有的说法,因这些地区多山,当地人便将四面被山围着的平坦盆地称为“坝子”,有时也将坝子内的地方称为“坝区”,与之对应的则是“山区”。坝子有大有小,小的不过一平方公里左右,大的有几百甚至上千平方公里,如昆明、大理、丽江等,实际上当地人都称其为“坝子”。)丽江的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2.6℃~19.8℃,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18.1℃~25.7℃,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11.7℃,年温差小。
夏季不热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冬季不冷纵横交错的山脉成为阻挡北方寒流的天然屏障
受含水份较多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阴雨天多,地面气温不易升高1、丽江位于什么地形区,为什么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2、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
了哪些有利条件?
1、丽江坝子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
夏季,古城坐落在云贵高原上海拔较高达2400米所以夏季不热,再加上受含水份较多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阴雨天多,地面气温不易升高,所以夏无酷暑;冬季,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冬季不冷,西面和北面是山地成为抵御冬季风的天然屏障。
2、地形:A坝子平坦利于人们生产生活
B影响小气候北面和西面是山地阻挡了冬季风
东、南两面开阔利于夏季风从东南方向深入带来了丰富的水汽。
C影响河流的流向,玉河水被分为三股引入城中。
案例一:平原和山区聚落1、列表整理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差异?(提示:可从聚落的区位、分布、形态、规模等方面考虑)
2、从地形的角度来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案例二:丽江古城1、丽江位于什么地形区,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2、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案例三:塔里木盆地1、指出绿洲位置及水源地,山前洪积扇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2、读图,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3、山前洪积扇为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案例分析 把握基础案例分析 把握基础案例分析三 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阿克苏昆仑山山前冲积扇1、指出绿洲位置及水源
地,山前冲积扇的分
布特征及成因?
案例分析 把握基础案例分析三 塔里木盆地 2、读图,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
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
有什么关系
3、山前洪积扇为当地居民的生产
和生活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
1、绿洲的位置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的边缘,且大多位于山前冲积扇和洪积扇的中下部,其水源是来自于周围高山上得冰雪融水。冲积扇分布在河流的出山口处,因为在此地河流的流速减小,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2、城镇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前冲积扇和洪积扇上,各城镇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
3、这些地方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交通,利于建设,利于生产生活。知识迁移 能力提升1、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下题。
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A. 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 B. 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C. 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 D. 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
C知识迁移 能力提升 2、如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答案:?? 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城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璧,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容的幽患?。??
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城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害的随患?。设置作业 巩固提升联系家乡的实际情况,说明所在地区聚落分布的特点并简析原因。 围楼是分布在闽东南山区的一种聚落,请收集有关围楼的资料,说明其分布的特点并简析原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