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浦入西部大草原的人口越来越多,草原上放牧的牲畜也越来越多。由于产权不明晰,草原成为免费的公用牧场。那些肥美的草场不久便因过度放牧退化为荒地,形成“公地悲剧”。怎么办 人们开始划分牧场,并用铁丝网把自己的牧场围起来,草场退化的问题因此得到解决。为什么用铁丝网分隔草场就能避免草场的退化?你还知道解决“公地悲剧”问题的其他措施吗 它们可为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提供什么借鉴
前言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资源领域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2.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领域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3.结合实例,说明推动公众参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
一、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持续、可靠和有效地供给,其中战略资源的开发、储备和运输尤为重要。
1.目的
(1)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
通常,根据本国的资源储量和消费需求,结合国际市场,国家制定战略资源开发的战略,并通过具体的规划进一步细化该战略。
2.主要措施
(2)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制定战略资源储备政策,需要根据本国战略资源的特点,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明确储备资源的种类及其储备规模。
(3)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二、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
保障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需要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这就要求做好环境的常规保护、环境风险的预警防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等工作。
1.目的
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在生态红线内的区域,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工程建设。
(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2.主要措施
风险预警是通过对风险信息的分析、推断,发布具有警示性的信息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风险防控是根据风险预警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升应急响应水平和风险规避水平。例:大气、水等环境污染监测网络。
(2)强化环境风险的预警和防控
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建立系统、严格和规范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是妥善处置突发环境问题的基础。
(3)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三、推动公众参与
许多国家都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出规定,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公民的法定义务,要求每个公民认真履行相关法律义务,并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转化到日常行为中,用法律和相关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1.推动公众旅行相关法律义务
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资源、环境法律和政策才能得以顺利实施,维护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才能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2.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众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推动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事务的社会监督。
3.推动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事务的社会监督
当 堂 检 测
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出现,且进口量持续攀升。下图是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利于施工
B.西南通道沿线地势平坦,利于施工
C.海上通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性差
D.西北通道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2.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 )
①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②增强能源供应安全
③改变我国以煤炭发电为主的现状 ④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A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据此完成3~4题。
3.绿色家庭的正确做法是( )
A.绿色家庭使用含磷洗衣剂 B.绿色家庭专水专用
C.绿色家庭尽可能利用太阳能 D.为了节约,外出购物使用塑料袋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绿色社区建设需要的是( )
A.污水处理设备 B.太阳能热水器
C.绿色建筑 D.均为绿色家庭
C
D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