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版)生物学必修1达标检测卷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岁的小悠同学比同龄的儿童更矮小和瘦弱,经检查发现是血清中锌的含量过低造成的。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锌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B.锌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容替代
C.锌是人体必需的大量元素
D.锌能维持人体正常食欲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悠同学由于锌的含量过低导致矮小和瘦弱,说明锌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容替代,能维持人体正常食欲,A、B、D正确;锌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之一,但锌的含量很少,属于微量元素,C错误。
2.种子晒干失去的水,种子休眠过程中含量不断减少的水主要是( )
A.自由水、结合水 B.结合水、自由水
C.都是自由水 D.都是结合水
【答案】C 【解析】种子晒干失去的水是自由水,种子休眠过程中含量不断减少的水是自由水。
3.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
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
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为酒精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质变性
【答案】D 【解析】每天适量饮酒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酒精有害人体健康。
4.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动物材料
【答案】A 【解析】甘蔗茎中所含的蔗糖是非还原糖,不可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A项错误;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B项正确;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材料,C项正确;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动物材料,D项正确。
5.对某一待测物质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均正确,进行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可能鉴定的物质及试剂A是( )
实验组别 1 2 3 4
检测试剂 双缩脲试剂 试剂A 苏丹Ⅲ染液 试剂B
检测结果 无变化 无砖红色沉淀 橘黄色 无变化
A.鸡蛋清 斐林试剂 B.鸡蛋清 碘液
C.脂肪 碘液 D.脂肪 斐林试剂
【答案】D 【解析】该物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说明不含蛋白质,而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A、B错误;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故试剂A应为斐林试剂,C错误,D正确。
6.如表是一组探究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按表中编号顺序对应下列各项中的内容,正确的是( )
待测物 试剂 颜色 反应条件
胰岛素 双缩脲试剂 ① —
脂肪 ② 橘黄色 —
③ 斐林试剂 砖红色 水浴加热
A.紫色、苏丹Ⅲ染液、蔗糖 B.红色、苏丹Ⅲ染液、蔗糖
C.紫色、苏丹Ⅲ染液、葡萄糖 D.红色、苏丹Ⅲ染液、果糖
【答案】C 【解析】①胰岛素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②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③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而还原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
7.表1、表2分别是生物体及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表1 生物体的含水量/%
生物体 水母 鱼类 蛙 哺乳动物 藻类 高等植物
含水量 97 80~85 78 65 90 60~80
表2 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
组织、器官 牙齿 骨骼 骨骼肌 心脏 血液 脑
含水量 10 22 76 79 82 84
①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②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③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较多 ④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可能与水的存在形式相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答案】A 【解析】由表1可知,各种生物体内含水量均超过50%,且水生生物比陆生生物含水量多,故①、②正确;由表2可知,组织器官的含水量与它们的代谢强弱有关,不同器官的外形不同,功能不同,水的存在形式可能不同,故③、④正确。
8.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某些无机盐是组成RNA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
C.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
【答案】B 【解析】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代谢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直接排出体外;纤维素属于糖类,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不含无机盐;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变化,改变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从而影响细胞吸水或失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越大,代谢越强,反之越弱。
9.风干牛肉在远征作战中起着重要作用,被誉为“成吉思汗的远征军粮”。下表为某品牌牛肉干的主要营养成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成分名称 含量(每100 g) 成分名称 含量(每100 g)
水分/g 9.3 能量/kJ 2 301
蛋白质/g 45.6 脂肪/g 40
糖类/g 1.9 胆固醇/mg 120
A.可通过食用牛肉干达到直接补充蛋白质的目的
B.牛肉干中的糖类、脂肪都能为远征的士兵提供能量
C.牛肉干中脂肪的含氢量比糖类多,耗氧量更多
D.该牛肉干中糖类含量较低,糖尿病人可适量食用
【答案】A 【解析】蛋白质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需水解为氨基酸才可被人体吸收,A项错误。
10.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一种是PrPc,一种是PrPsc,它们的比较如表:
项目 朊病毒蛋白
PrPc PrPsc
空间结构 螺旋为主 折叠为主
溶解度 高 低
致病性 不致病 致病
肽链氨基酸排列顺序 相同
由此可以推知这两种蛋白质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是( )
A.溶解度不同 B.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C.空间结构不同 D.氨基酸的数量不同
【答案】C 【解析】蛋白质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有关,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由表格信息可知,PrPc和PrPsc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因此二者溶解度和致病性不同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11.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细胞种类 口腔上皮细胞 蓝细菌细胞 SARS病毒 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种类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种类 5种 8种 8种 8种
【答案】B 【解析】口腔上皮细胞、蓝细菌细胞、豌豆根毛细胞均同时含有DNA和RNA,故核苷酸有8种,而碱基为5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有4种核苷酸,4种碱基。
12.如图是活细胞中3种元素含量或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如表是几种细胞中6种大量元素的百分比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细胞(干重)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人细胞(干重) 14.62% 55.9% 7.46% 9.33% 3.11% 0.78%
人活细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A.若扇形图代表化合物的含量,则甲、乙分别代表水和蛋白质
B.若扇形图代表元素的含量,则甲、乙、丙分别代表氧、碳、氢三种元素
C.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重)中的元素是C,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糖类较多
D.组成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化学元素在含量上相差很大,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答案】C 【解析】表中数据显示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重的元素是“O”而不是“C”。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糖类较多。
13.如图是由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为脱氧核糖核酸、Ⅱ为核糖核酸、Ⅲ为核酸
B.Ⅰ为淀粉、Ⅱ为糖原、Ⅲ为纤维素
C.Ⅰ为固醇、Ⅱ为胆固醇、Ⅲ为维生素D
D.Ⅰ为原核生物、Ⅱ为细菌、Ⅲ为酵母菌
【答案】C 【解析】由示意图可知,Ⅱ和Ⅲ之间属于并列关系,二者均属于Ⅰ。核酸有两种类型,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三者相互并列;胆固醇和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14.下表为黄豆和玉米种子中4类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及含量表(单位:g/100 g)。分析表中信息可推知,种子细胞中( )
物种 元素
甲(C、H、O、N) 乙(C、H、O) 丙(C、H、O) 丁(C、H、O、N、P)
黄豆 35.1 8.6 18.6 0.82
玉米 8.1 69.6 3.3 0.32
A.丁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B.丙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丁的合成不需甲的参与
D.甲、乙、丁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答案】D 【解析】由题干可知,甲是蛋白质,乙是淀粉,丙是脂肪,丁是核酸,丁的合成需要酶催化。
15.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答案】B 【解析】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两者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①②③具有该特点,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④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但不是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因此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故选B。
16.(2021·全国甲卷)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C 【解析】①酶、③激素不一定是蛋白质,因此不一定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错误;③激素不都是生物大分子,⑤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①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或氨基酸、②的单体是氨基酸、⑥的单体是核苷酸,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确;⑥核酸不是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6分。
17.(14分)如图所示为细胞的某些化合物及其化学组成,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1、2、3、4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细胞中的1与2相比特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甲的特异性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多样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下同),小球藻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1)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胸腺嘧啶
(2)碱基的排列顺序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以及蛋白质空间结构千差万别(4分)
(3)乙 甲
【解析】(1)由题图可知,甲和丙是构成染色体的成分,乙和丙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因此甲是DNA,乙是RNA,丙是蛋白质。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与核糖核苷酸相比,脱氧核苷酸特有的物质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2)DNA的特异性取决于碱基的排列顺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以及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多样性。(3)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小球藻的遗传物质是DNA。
18.(12分)如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动物细胞中的物质是________,其基本单位是________,除图中物质还有一种多糖广泛分布于甲壳昆虫等外骨骼中是________。这三种物质中,纤维素是__________的重要成分。
(2)若图乙所示化合物为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可用图中字母______表示,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______(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
(3)图丙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是由______种氨基酸经__________过程形成的,该化合物中有______个羧基。图中表示肽键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每空1分,共12分)(1)糖原 葡萄糖 几丁质 植物细胞壁
(2)核糖核苷酸 b ②
(3)四肽 3 脱水缩合 2 ③⑤⑦
【解析】(1)由题图知,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由单体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其中属于动物细胞中的物质是糖原;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2)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1分子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和1分子核糖组成,即图中的b,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特定的化学键连接,即图中的②。(3)图丙所示化合物是由4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四肽;4个氨基酸的R基只有3种,因此,氨基酸的种类是3种;该化合物有2个羧基,在②和⑨处;图中表示肽键的序号是③⑤⑦。
19.(14分)如图甲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代表化合物,图甲中X、Y、Z分别为构成Ⅰ、Ⅱ、Ⅲ的基本单位,E、F是化合物分布的场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X、Y、Z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Ⅰ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E是________。
(3)图甲中A代表________,B代表________,Z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
(4)蓝细菌中的遗传物质是图甲中的________(填图中标号或字母)。
(5)若Z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通过脱水缩合形成2条肽链,其中肽键的数目为10,则这2条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6)若图甲中的Ⅱ和Y填入图乙,则图乙中的①处为________,②处为________(填中文名称)。
(7)在SARS病毒中,由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的核苷酸有________种。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与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______________(填“一样”或“不一样”)。
【答案】(每空1分,共14分)(1)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2)核糖核酸 细胞质
(3)N、P N RCHNH2COOH
(4)Ⅱ (5)1 020 (6)脱氧核糖 胸腺嘧啶
(7)3 不一样
【解析】(1)Y和Z形成的化合物组成染色体,故Y是脱氧核苷酸,Z是氨基酸,X是核糖核苷酸。(2)Ⅱ是DNA,Ⅰ是RNA,Ⅰ的中文名称是核糖核酸,其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3)A代表N和P,B代表N,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是RCHNH2COOH。(4)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即图甲中的Ⅱ。(5)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10+2=12,故2条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0-18×10=1 020。(6)Ⅱ(DNA)的基本单位是Y(脱氧核苷酸),Y彻底水解得到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含氮碱基又包含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4种。(7)SARS病毒是RNA病毒,在SARS病毒中,由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的核苷酸有3种,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故两者的遗传物质不一样。
20.(16分)某同学分别按下表进行三组实验。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及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酒精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苹果匀浆 斐林试剂、50~65 ℃水浴加热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C 豆浆 ?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将A组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A组实验时,使用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其中,实验所观察的被苏丹Ⅲ染液着色的小颗粒是________(物质),小颗粒的颜色是________。
(2)B组实验中,组织样液中出现______沉淀,实验使用斐林试剂时应注意NaOH与CuSO4溶液要________________使用,现用现配。若将苹果匀浆换成蔗糖溶液并按正确操作做上述B组实验,结果是溶液颜色呈现________色。
(3)在C组实验中,豆浆中富含蛋白质,检验蛋白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是否需要水浴加热?________(填“是”或“否”),呈现________色。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6分)(1)洗去浮色 脂肪 橘黄色
(2)砖红色(1分) 等量混合均匀 蓝(1分)
(3)双缩脲试剂 否 紫
【解析】(1)检测脂肪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2)检测还原糖实验中,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将NaOH与CuSO4溶液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且需要现用现配。蔗糖不是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蔗糖时不会出现颜色变化,呈现出的是斐林试剂本身的蓝色。(3)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