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章末检测试卷(四)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1·江苏宿迁高二期末)我国高铁技术从无到有,并取得了巨大飞跃,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高铁将拥有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5G通信技术的空天地一体化的“超级大脑”.与4G相比,5G具有“更高网速、低延时、低功率海量连接、通信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等特点.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 )
图1
A.波长更长 B.衍射更明显
C.能量子的能量更大 D.传播速度更快
2.(2020·江苏省大桥高级中学高二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3.某种单色光的频率为ν,用它照射某种金属时,在逸出的光电子中动能最大值为Ek,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和截止频率分别是( )
A.hν-Ek,ν- B.Ek-hν,ν+
C.hν+Ek,ν- D.Ek+hν,ν+
4.(2020·江苏高三专题练习)如图2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减小,则正确的是( )
图2
5.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关于这两种光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a光的频率大
B.b光子的能量小
C.增大a光光照强度,其对应的饱和光电流增大
D.a光照射该光电管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6.(2020·涿鹿中学高二月考)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从动量方面进一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而且粒子的能量和动量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和波长之间,遵从ν=和λ=的关系
C.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
D.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和一个中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相等,则它们的动能也相等
7.(2020·扬州中学高二月考)如图4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5 eV的光子后能跃迁至n=2能级
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若用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6.41 eV
8.(2021·江苏省震泽中学高二月考)图5所示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5
A.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B.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D.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
9.(2020·江苏扬州高二期中)用图6甲同一实验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分别用A、B、C三束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得到光电管两端电压与相应的光电流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C两束光照射时对应的遏止电压相同,根据你所学的相关理论判断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图6
A.B光束光子的能量最大
B.A、C两束光的波长相同,要比B的波长短
C.三个光束中B光束照射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量最多
D.三个光束中A光束照射时光电管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
10.(2021·常州市第二中学高二期中)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以下关于该基态的氦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该基态氦离子吸收某种光子发生跃迁,当能量为E4=-3.4 eV时,氦离子最稳定
B.能量为48.4 eV的光子,能被该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
C.一个该基态氦离子吸收能量为51.0 eV的光子后,向低能级跃迁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
D.该基态氦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其中第12题~第15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0分)(2020·江苏高二期末)如图8甲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频率不同的大量光子,其中频率最高的光子照射到图乙电路阴极K上时,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则金属的逸出功W0=________ eV;将上述各种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到电路阴极K上,共有________种频率的光能产生光电流.
图8
12.(10分)(2021·江苏常州高二期中)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ν关系如图9所示.求:
图9
(1)该金属材料的逸出功W0;
(2)普朗克常量h.
13.(12分)(2021·江苏南通高二月考)图10甲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图乙是研究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简图,抽成真空的玻璃管内,金属K为阴极,A为阳极,在a、b间接入直流电源,a接正极,b接负极.若用一群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所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K,并使a、b间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到7.49 V时,电流表的示数刚好减小到零.已知电子电荷量e=1.6×10-19 C.
图10
(1)照射金属K的光中有几种不同频率的光?并求其中光子的能量最小值Emin;
(2)求金属K的逸出功W0;
(3)当电流表的示数为4.8 μA时,求2 s内到达阳极A的光电子数n.
14.(14分)(2021·江苏苏州高二期中)如图11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均为E,内阻不计,光电管的阴极K用极限波长为λ0的材料制成.将开关S拨向1,将波长为λ的激光射向阴极,改变光电管A和阴极K之间的电压,可测得光电流的饱和值为Im,已知普朗克常量h,电子电荷量e.
图11
(1)求t时间内由K极发射的光电子数N;
(2)当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压为U1时,求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Ekm;
(3)将开关S拨向2,为能测出对应的遏止电压,求入射激光频率的最大值νm.
15.(14分)将氢原子电离,就是从外部给电子提供能量,使其从基态或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电子电荷量e=1.6×10-19 C,电子质量m=9.1×10-31 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光速c=3×108 m/s)
(1)若要使n=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该氢原子?
(2)若用波长为200 nm的紫外线照射n=2激发态的氢原子,则电子飞到离核无穷远处时的速度为多大?
答案与解析
章末检测试卷(四)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1·江苏宿迁高二期末)我国高铁技术从无到有,并取得了巨大飞跃,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高铁将拥有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5G通信技术的空天地一体化的“超级大脑”.与4G相比,5G具有“更高网速、低延时、低功率海量连接、通信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等特点.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 )
图1
A.波长更长 B.衍射更明显
C.能量子的能量更大 D.传播速度更快
答案 C
解析 由题知与4G相比,5G具有“通信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已知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为λ=,由此可知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则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波长更短,A错误;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由选项A可知λ5G<λ4G,则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衍射现象较差,B错误;已知能量子的能量为ε=hν,由题知与4G相比,5G具有“通信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则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能量子的能量更大,C正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等,为c=3×108 m/s,D错误.
2.(2020·江苏省大桥高级中学高二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答案 C
解析 爱因斯坦在量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子假说并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故A错误;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既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故B错误;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正确;依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分析可知,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短,故D错误.
3.某种单色光的频率为ν,用它照射某种金属时,在逸出的光电子中动能最大值为Ek,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和截止频率分别是( )
A.hν-Ek,ν- B.Ek-hν,ν+
C.hν+Ek,ν- D.Ek+hν,ν+
答案 A
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W0=hν-Ek,根据W0=hνc知截止频率νc==ν-,选A.
4.(2020·江苏高三专题练习)如图2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减小,则正确的是( )
图2
答案 D
解析 从第3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能级差最大,知a光的频率最大,波长最短,从第3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能级差最小,知b光的光子频率最小,波长最长,波长依次减小的顺序为b、c、a,故D正确.
5.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关于这两种光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a光的频率大
B.b光子的能量小
C.增大a光光照强度,其对应的饱和光电流增大
D.a光照射该光电管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可得b光照射光电管时遏止电压大,由Ek=hν-W0=eUc可知b光照射光电管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故D错误;由D的分析可知b光的频率大,光子的能量大,故A、B错误;增大a光光照强度,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增多,所以饱和光电流增大,故C正确.
6.(2020·涿鹿中学高二月考)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从动量方面进一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而且粒子的能量和动量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和波长之间,遵从ν=和λ=的关系
C.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
D.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和一个中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相等,则它们的动能也相等
答案 D
解析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从动量方面进一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选项A正确;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而且粒子的能量和动量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和波长之间,遵从ν=和λ=的关系,选项B正确;根据ε=hν可知,光的波长越短,频率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选项C正确;根据λ==可知,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和一个中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相等,因电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不相等,则它们的动能也不相等,选项D错误.
7.(2020·扬州中学高二月考)如图4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5 eV的光子后能跃迁至n=2能级
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若用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6.41 eV
答案 D
解析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2 eV的光子后能跃迁至n=2能级,不能吸收10.5 eV的能量,故A错误;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最多可以辐射出C=6种不同频率的光,故B错误;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的能量大于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的能量,用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C错误;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的能量为:E=E4-E1=-0.85 eV-(-13.6 eV)=12.75 eV,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E-W0=12.75 eV-6.34 eV=6.41 eV,故D正确.
8.(2021·江苏省震泽中学高二月考)图5所示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5
A.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B.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D.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
答案 A
解析 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量子化的,只能是某些特定值,A错误;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B正确;衍射是波的特性,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C正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和正电荷主要集中在很小的核上,否则不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D正确.
9.(2020·江苏扬州高二期中)用图6甲同一实验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分别用A、B、C三束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得到光电管两端电压与相应的光电流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C两束光照射时对应的遏止电压相同,根据你所学的相关理论判断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图6
A.B光束光子的能量最大
B.A、C两束光的波长相同,要比B的波长短
C.三个光束中B光束照射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量最多
D.三个光束中A光束照射时光电管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
答案 A
解析 光电流恰为零,此时光电管两端加的电压为遏止电压,对应的光的频率为截止频率,根据eU遏=mvm2=hν-W0可知,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遏止电压U遏越大,A光、C光的遏止电压相等,所以A光、C光的频率相等,则波长相同,同时它们的最大初动能也相等,而B光的频率最大,能量最大,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最大,且对应的波长最小,即A、C两束光的波长要比B的波长大,故A正确,B、D错误;由题图乙可知,A的饱和电流最大,因此A光束照射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量最多,故C错误.
10.(2021·常州市第二中学高二期中)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以下关于该基态的氦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该基态氦离子吸收某种光子发生跃迁,当能量为E4=-3.4 eV时,氦离子最稳定
B.能量为48.4 eV的光子,能被该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
C.一个该基态氦离子吸收能量为51.0 eV的光子后,向低能级跃迁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
D.该基态氦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
答案 B
解析 氦离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最为稳定,A错误;基态氦离子吸收48.4 eV的光子后能量为-6 eV,能跃迁到第3能级,B正确;一个该基态氦离子吸收能量为51.0 eV的光子后,能量为-3.4 eV,从n=1跃迁到n=4,向低能级跃迁最多辐射3种频率的光子,C错误;吸收一个光子后,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则轨道半径增大,根据k=m,得v=,轨道半径增大,则v减小,则动能减小,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其中第12题~第15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0分)(2020·江苏高二期末)如图8甲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频率不同的大量光子,其中频率最高的光子照射到图乙电路阴极K上时,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则金属的逸出功W0=________ eV;将上述各种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到电路阴极K上,共有________种频率的光能产生光电流.
图8
答案 6.75(5分) 3(5分)
解析 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频率最高的光子是对应着从n=4到n=1的跃迁,频率最高光子的能量为hνm=E4-E1=12.75 eV,由题图丙可知辐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6 eV,根据Ekm=hν-W0可知金属的逸出功W0=12.75 eV-6 eV=6.75 eV.n=4到低能级的跃迁中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光子能量大于6.75 eV的跃迁有:
n=2到n=1的跃迁,辐射光子的能量为-3.4 eV-(-13.6 eV)=10.2 eV;
n=3到n=1的跃迁,辐射光子的能量为-1.51 eV-(-13.6 eV)=12.09 eV;
n=4到n=1的跃迁,辐射光子的能量为-0.85 eV-(-13.6 eV)=12.75 eV;
其余跃迁光子能量小于6.75 eV,所以各种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到电路阴极K上,共有3种频率的光能产生光电流.
12.(10分)(2021·江苏常州高二期中)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ν关系如图9所示.求:
图9
(1)该金属材料的逸出功W0;
(2)普朗克常量h.
答案 (1)b (2)
解析 (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
Ekm-ν图线的纵轴截距的绝对值等于金属的逸出功W0=b(5分)
(2)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
Ekm-ν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h=.(5分)
13.(12分)(2021·江苏南通高二月考)图10甲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图乙是研究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简图,抽成真空的玻璃管内,金属K为阴极,A为阳极,在a、b间接入直流电源,a接正极,b接负极.若用一群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所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K,并使a、b间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到7.49 V时,电流表的示数刚好减小到零.已知电子电荷量e=1.6×10-19 C.
图10
(1)照射金属K的光中有几种不同频率的光?并求其中光子的能量最小值Emin;
(2)求金属K的逸出功W0;
(3)当电流表的示数为4.8 μA时,求2 s内到达阳极A的光电子数n.
答案 (1)3种 1.89 eV (2)4.6 eV (3)6×1013个
解析 (1)C=3种(2分)
光子的最小能量为Emin=E3-E2=1.89 eV(1分)
(2)光子的最大能量为hν=E3-E1(1分)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hν-W0(1分)
-eUc=0-Ek(2分)
联立解得:W0=4.6 eV;(1分)
(3)由电流的定义式可得q=It(2分)
光电子数量为n=(1分)
解得:n=6×1013个.(1分)
14.(14分)(2021·江苏苏州高二期中)如图11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均为E,内阻不计,光电管的阴极K用极限波长为λ0的材料制成.将开关S拨向1,将波长为λ的激光射向阴极,改变光电管A和阴极K之间的电压,可测得光电流的饱和值为Im,已知普朗克常量h,电子电荷量e.
图11
(1)求t时间内由K极发射的光电子数N;
(2)当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压为U1时,求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Ekm;
(3)将开关S拨向2,为能测出对应的遏止电压,求入射激光频率的最大值νm.
答案 (1) (2)U1e+hc (3)+
解析 (1)根据公式Imt=Ne(2分)
解得t时间内由K极发射的光电子数为N=(2分)
(2)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hν0=h-h(2分)
所以当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压为U1时,设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为Ekm,则U1e=Ekm-Ek(2分)
解得Ekm=U1e+hc(2分)
(3)将开关S拨向2时,遏止电压最大值为E,当遏止电压最大时对应的入射激光频率最大,则Ee=Ek=h(νm-),(2分)
解得νm=+.(2分)
15.(14分)将氢原子电离,就是从外部给电子提供能量,使其从基态或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电子电荷量e=1.6×10-19 C,电子质量m=9.1×10-31 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光速c=3×108 m/s)
(1)若要使n=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该氢原子?
(2)若用波长为200 nm的紫外线照射n=2激发态的氢原子,则电子飞到离核无穷远处时的速度为多大?
答案 (1)8.21×1014Hz (2)1×106 m/s
解析 (1)n=2时,E2= eV=-3.4 eV(2分)
n=∞时,E∞=0(2分)
所以,要使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电离能为ΔE=E∞-E2=3.4 eV(2分)
ν== Hz
≈8.21×1014 Hz.(2分)
(2)波长为200 nm的紫外线一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
E0=hν=h=6.63×10-34× J
=9.945×10-19 J(2分)
电离能ΔE=3.4×1.6×10-19 J=5.44×10-19 J(1分)
由能量守恒有E0-ΔE=mv2(2分)
代入数值解得v≈1×106 m/s.(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