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孔雀东南飞》(课件3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孔雀东南飞》(课件36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9 23:2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孔雀东南飞》
学习目标:
1、掌握基本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偏义复词用法。
2、理清故事脉络,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人物塑造的手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特别是个性化语言。
3、了解封建家长制对青年男女的摧残,尊重婚姻自由,思考婚姻态度。
任务情境:
学校将进行一场课本剧表演比赛,高二级部同学经过商量,选定以《孔雀东南飞》作为剧本,参加比赛。作为这次课本剧排演的编剧兼导演,请你带领你的小组完成以下前期准备工作
一.说理由。为了让同学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加排演,请你说一说选择这个故事参参比赛的理由。
二.分剧幕。为了方便排演,请你把课文内容分成若干幕剧,并为每一幕剧命名,并对场景和道具提出简单要求。
三.定演员。请你确定本剧需要的角色,并说一说你对主要角色的理解和要求。
四.配台词。为了更好保持《孔雀东南飞》的古典诗歌气息,语文老师建议在人物台词和旁白部分保留一些诗歌中的原文。请你确定哪些诗句可以保留,并说明理由。
任务一:说理由
为了让同学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加排演,请你说一说选择这个故事参参比赛的理由。
1.《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广为流行,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2.《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叙述汉末建安年间刘兰芝和焦仲卿真诚相爱到最后殉情变成了一对鸳鸯的故事。故事相对简单,但情节吸引人;人物不多,个性化语言塑造了鲜明艺术形象;场景也不多特别适合学生演出。
3.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孔雀东南飞》今天通过演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认识到封建礼教特别是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感受到焦仲卿和刘兰芝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受到他们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精神,也启示我们在以后生活中正确处理家人与爱人的关系。
乐府本是汉代的音乐机关,后来指古代的一种诗体,可以配乐歌唱的民间歌谣和文人诗。《敕勒歌》《木兰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是乐府诗。
①西汉时:音乐机关。乐指音乐,府指官府。
②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称“歌谣”)也叫“乐府”。
③唐代:撇开音乐,注重诗的社会内容,成为一种新乐府。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未入乐,但自名为乐府。这里的“乐府”实际成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④宋元后:有称词、曲为乐府的。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乐府艺术特色
1、叙事性强:情节较完整,人物有个性。
2、艺术手段丰富:比兴能继承,描写见细 节,人物重刻画,对话有个性。
3、形式多样:以五言为主,兼有四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
任务二:分剧幕
为了方便排演,请你把课文内容分成若干幕剧,并为每一幕剧命名,并对场景和主要内容提出简单要求。
第一幕:孔雀东南飞(第1段)故事起兴
场景要求:在背景上展示一只飞翔的孔雀,边飞边回头,配以比较凄凉的背景音乐。
主要内容:这里用起兴手法,以孔雀徘徊引出夫妇离别,引出下文焦刘的故事;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奠定全诗低沉、悲凉的基调。
注:比兴,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第二幕:兰芝被遣(第2—6段)故事开端
第一场:兰芝诉苦(第2段)
场景要求:一是内室,有一张床帷幔之类,一张小圆桌,桌子有茶杯、水果之类,桌边有两张凳子。
主要内容:首先表现刘兰芝形象特点,然后通过他向焦仲卿诉说心中悲苦,表现她婚生活之苦。
第二场:仲卿求母(第3—6段)
场景要求:一是高堂之上,一张条案,案上有香烛之类东西,条案之下八仙桌,八桌两边两张椅子。堂下左右各有一张椅子。
主要内容:这一部分讲述焦仲卿向其母为刘兰芝求情,却遭到其母严厉训斥,揭示婆媳间的尖锐矛盾,兰芝离开焦家已成定局。
第三幕,夫妻誓别(第7—12段)故事发展
第一场:告别夫君(第7—8段)
场景要求:再次回到内室,场景要求同第二幕。
主要内容:先叙述焦仲卿对刘兰芝的哽咽、解释、谋划和宽慰,再写刘兰芝对事态的清醒认识,并把自己的衣物、帷帐、箱奁留下给焦仲卿作留念。
第二场:告别姑母(第9—10段)
场景要求:高堂之上,场景要求同第三幕。另要求,为刘兰芝准备漂亮的衣服。
主要内容:刘兰芝盛装登场,与婆婆和小姑话别。
第三场:夫妻誓别(第11—12段)
场景要求:大道口,轿子一辆,马一匹(可用背景图片替代)
主要内容:夫妻二人,在大道口,轿子内,立下誓言,永不相负。
第四幕:兰芝抗婚(第13—21段)故事再发展
第一场:兰芝到家(第13段)
场景要求:室内,布景可用第二幕,但要稍有变化。
主要内容:刘母看到兰芝回家非常吃惊并责备,兰芝非常惭愧。
第二场:兰芝拒婚(第14—20段)
场景要求:室内,同第一场布景要求。
主要内容:面对母亲的催婚,兰芝以与焦仲卿“结誓”为由拒绝,得到母亲理解,但是面对“阿兄”的逼婚,兰芝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最后只好答应。
第三场府君备婚(第21段)
场景要求:府君为儿子准备婚礼非常隆重,旗帜、金车、骏马、布匹、赏钱、鲜珍、随从都可用图片形式展现,再配以喜庆欢快的音乐。
主要内容:媒人向府君报告好消息,府君开始准备各种彩礼。
第五幕:双双殉情(第22—31段)
第一场:兰芝裁衣(第22段)
场景要求:室内,窗下桌子一张,上面铺面料。
主要内容:兰芝边哭,边裁剪衣服。
第二场:相约赴死(第23—26段)
场景要求:室外,马一匹,背景树几棵
主要内容:夫妻对话,焦仲卿重提旧誓,语带讥讽,并以死相约;兰芝苦于不被理解,也发出了“黄泉下相见”的誓言。
第三场:仲卿别母(第27—29段)
场景要求:焦仲卿家高堂,要求同第二幕。
主要内容:焦仲卿拜别其母,让铁石心肠的她“零泪应声落”。
第四场:双双殉情(第30—31段)
场景要求:两幅背景画,一幅有一汪清池;一幅有一棵高树。配以哀婉的音乐。
主要内容,兰芝跳入清池中殉情,焦仲卿也“自挂东南枝”而死。
第六幕:告诫后人(第32段)故事结局
场景要求:小山一座,新坟一墓,松柏与梧桐枝枝相盖,叶叶相通。
主要内容:兰芝、仲卿的精气魂魄,化成一对鸳鸯,相向悲鸣,昼夜不停。
任务三:定演员
请你确定本剧需要的角色,并说一说你对主要角色的理解和要求。
人物:
女主刘兰芝
男主焦仲卿
女配一焦母
女配二刘母
女配三媒人
男配一刘兄
公姥: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
父兄:即同胞兄,这里专指哥哥
这类词叫“偏义复词”,复音词只取一个语素的意思。
角色理解与要求:刘兰芝
形体美
品质美
精神美
足 头 腰 耳 指 口 步
精妙世无双
勤劳:兰芝自诉
善良:与小姑别
知书达礼:与婆婆别
焦母
兄长
要求扮演兰芝的演员既要形象美丽,还要能表现出她的勤劳能干善良、知书识礼、坚强忠贞、富有反抗精神的精神气质。
角色理解与要求:焦仲卿
开始——既孝又怨,不敢违抗。
后来——对爱情的忠贞战胜了对母亲的孝顺、屈从,不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缢于庭树,作了最强有力的反抗。
要求:要把焦仲卿性格的多面性表现出来,他有善良软弱的顺从,更也为爱而死的忠贞不渝。
角色理解与要求:焦母
专横暴戾,心胸狭窄。
⑴第4段斥责兰芝“无礼节”和“槌床”骂子。
⑵第6段兰芝道别时“怒不止”。
⑶第28段得知儿子要殉情仍骂兰芝下贱。
要求:要把焦母的专横跋扈、独断专行,蛮横无理表现出来。
角色理解与要求:刘母
心疼女儿,善良软弱。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她理解女儿的心理,也帮助女儿拒绝提亲,但是在他儿子的强烈建议,她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要求:要把刘母心疼女儿,又无可奈何的感觉演出来。
角色理解与要求:刘兄
尖酸刻薄,冷酷无情,贪财慕势(趋炎附势)
第19段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要求:要把刘兄演成一个没有责任心、自私自利、趋炎附势的市井小人。
任务四:配台词
为了更好保持《孔雀东南飞》的古典诗歌气息,语文老师建议在人物台词和旁白部分保留一些诗歌中的原文。请你确定哪些诗句可以保留,并说明理由。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赋文,非常整齐,排比,有气势。纵向的铺陈,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暗示了焦母逐走媳妇的无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赋文,工整,有文采,上口;写兰芝的衣履佩饰姿态容颜,是一种横向的铺陈,既有助于表现兰芝刚强镇定而又留恋不舍的丰富的内心活动,又流露出这首诗的创作者对兰芝的由衷同情与赞美。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此处的铺陈渲染出太守家煊赫的财势,也从侧面暗示了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情的高洁品格。
项目内容 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符合题意2分
表达清晰2分
语言得体2分
分析概括2分
书写规范2分
评价量表
有人认为《孔雀东南飞》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了,现在是“媳妇的美好时代”,作为导演请说明你要通过这个舞台剧要表达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1.封建家长制的专制,对爱情忠贞又富有叛逆精神的年轻人会被封建礼教毁灭,启示年轻人珍惜当下,真情相待。每一份真情都不会被辜负。
2.结局是中国式大团圆结局,符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心理、审美要求,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个性化语言塑造了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的人物是文本的亮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一出好的舞台剧离不开演员、台词、情节、舞台布置等多方面内容,请同学们结合课本,选择其中一幕,准备好舞台剧本,并尝试在班级内演出。
1.梳理积累文中古今异义词和偏义复词,并总结这两类词构成规律。(必做)
2.完成一线课堂中本节课内容。(必做)
3.比较《氓》《孔雀东南飞》中女主人的异同点。(选做)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