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8.4、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直到沸腾,撤去酒精灯,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将烧瓶倒置,向瓶底浇冷水,瓶内水再次沸腾。关于实验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B.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水再次沸腾说明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大小有关
D.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内部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2.如图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所挂钩码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的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3.下列关于大气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1标准大气压值约为105Pa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
C.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
D.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不掉落,是因为水把纸片粘住了
4.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5.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存在
B.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C.高压锅煮饭时,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
D.青藏高原上的大气压比海平面的大气压高
6.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均与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 吸饮料
B. 拔火罐
C. 高压锅煮饭
D. 吸盘紧贴在墙面
7.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指出下列数据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拿起一本八年级物理书需用力
B.你正在完成的物理试卷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C.一名八年级学生重约为
D.重庆南山的大气压约为
8.下列关于沸腾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沸腾本质上是一种汽化现象 B.水沸腾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C.水沸腾时温度是100℃ D.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锅可以快速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气压越高沸点越低,因此水可以更快沸腾
B.冰箱冷冻室内取出的冰棍上出现白色颗粒,是由空气中的小水滴凝固而成
C.舞台喷洒干冰,干冰先升华后液化从而产生烟雾
D.冬天寒冷的北方,测量室外气温时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太高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D.用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利用增大气压提高水的沸点
11.“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面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水坝的下部要比上部修得宽一些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而增加
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液体沸点随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
C.书包的背带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对人的肩膀的压强
D.菜刀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12.如图所示是个自制气压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着它登山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柱会逐渐上升
B.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D.为提高气压计测量精度,可选用更粗的玻璃管
二、填空题
13.由如图可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 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还可知,在海拔高度为2000m的地区烧开水,水的沸点 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00℃。
14.如图是测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实验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学家 ______完成的,此装置处于海拔高度越高的地方,玻璃管内外的水银柱高度差越小,是因为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______(选“增大”或“减小”)。
15.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和技术密切相关,图(a)中双肩背包的背带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 _______ ;(b)中锅炉液位计是利用了 _______ 原理;(c)中“ 负压病房”是利用病房内的 __________ 低于病房外,避免了医护人员交互感染。(均选填物理概念或装置名称)
16.如图甲,茶壶壶嘴和壶身中水面_____,其设计遵循了_____的原理;如图乙,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利用了_____的作用。
三、综合题
17.每年夏秋季台风来临时,天气预报中常会出现相关的气象云图,如图所示,同时播报台风中心气压和平均风速等信息。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同学查阅了近几年来影响上海的几个台风的相关资料,经过整理后列出了如下表格。观察分析并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台风名称 年份 台风中心气压(百帕) 平均风速(米/秒)
海葵 2012 960 40
菲特 2013 945 45
凤凰 2014 990 25
灿鸿 2015 920 58
(1)由表中数据可知,台风的中心气压都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的值。
(2)根据以上信息,关于台风的中心气压与台风平均风速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当台风登陆后,台风的强度会有所减弱,由此可以推测其中心气压会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18.小阳在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如表所示,请利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海拔高度/m 大气压/kPa 水的沸点/℃
北京 43.5 100.87 100
成都 505.9 94.77 98.4
贵阳 1071.2 88.79 96.6
兰州 1517.2 84.31 95.2
拉萨 3658.0 65.23 88.4
(1)海拔高度为3000米处,水的沸点可能是______;
A、75℃ B、83℃ C、90℃ D、100℃
(2)若他将一个用橡皮膜密封的玻璃瓶(如图所示)从北京带到拉萨,请你推断橡皮膜发生的变化并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
19.请根据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说明它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甲图中,提起活塞时,阀门A关闭,管外的水在_____的作用下推开阀门_____,进入圆筒.乙图中,压下活塞时,阀门B关闭,同时圆筒中活塞下方的水推开阀门_____涌到活塞上方.丙图中,再次提起活塞时,圆筒中活塞上方的水从出水管流出.如此往复,就能把水抽上来了.
20.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人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m/s.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m3/s,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 _____ mm2.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3×104Pa,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5cm2,医生至少需要 _____ N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计算结果精确到0.1N).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力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 _____ 时,压强增大.
21.近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势凶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国家在优势政治制度的引领下,全国上下采取迅速有效的指施,使国内的疫情较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医学专家们已经初步认识到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特点。
(1)新型冠状病毒大小约 100nm=________m。飞沫是新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人们在打喷嚏时如果没有阻拦,则有上万个飞沫以 50m/s=_______km/h(相当于超级台风)的速度飞出。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佩戴口罩。
(2)如果不幸确诊,病人就通过负压救护车送至负压隔离病房,负压病房内气压___________(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病房外大气压,这样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_______流向_________(均选填“室内”或“室外”),减少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3)体温检测是必要的防控措施,如图所示为水银体温计的横截面。凸起圆弧形玻璃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凸起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镜,能看到汞柱被放大后正立放大的___________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瓶口出现的“白气”是瓶内的水汽化冒出的水蒸气在瓶口附近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向瓶底浇冷水,导致瓶内气体遇冷体积变小,气压下降,引起液体的沸点降低,水就可以再次沸腾,表明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气压有关,故C正确;
D.沸腾是同时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2.D
【解析】
【详解】
AC.甲图中吸盘在竖直方向受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受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支持力,二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与钩码的重力没有任何关系,故不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故AC错误;
BD.乙图中吸盘受到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和物体对下面的拉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由以上分析可知,乙图能求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故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1标准大气压值为1.013×105Pa,约为105Pa,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马德堡半球实验是用几匹马才能拉开相扣的半球,相扣的半球内用抽气机抽气,外界大气压紧紧压住相扣的半球,因此可以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因此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不掉落,是因为大气压力托住的,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对海绵的压力越小,受力面积不变,对海绵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故A错误;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受到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越大,故B错误;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和吸盘的面积S,大气压强
故C正确;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水再一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存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托里拆利利用汞柱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时,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海拔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青藏高原上的大气压比海平面的大气压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解析】
【分析】
(1)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入嘴中。
(2)拔火罐时,罐内的气压小于罐外的大气压,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
(3)高压锅密封好,锅内气压高于外面大气压,而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高压锅内水的沸点高于100℃,高压锅与大气压无关。
(4)先赶出吸盘内的空气,使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吸盘外的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紧压在墙壁上。
【详解】
吸饮料、拔火罐、吸盘吸在墙上这三项都是利用了大气压来完成的,而高压锅是根据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来工作的。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问题,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常考题。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八年级物理书的质量约
拿起一本八年级物理书需用力
左右,故不符合实际;
.对折平铺在桌面上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约,物理试卷对桌面的压强与此差不多,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
.八年级中学生的质量在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左右,故符合实际;
.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海平面处的气压约,所以重庆南山的气压要低于,不可能是,故不符合实际。
故选。
8.C
【解析】
【详解】
A.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沸腾前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温度是100℃,水的沸点和气压有关,如果不是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不是100℃,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沸点是指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液体沸点一般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解析】
【详解】
A.高压锅的密封性强,使用时增大气压,提高水的沸点,食物在高温下,短时间内容易熟,故A错误;
B.冰箱冷冻室内取出的冰棍上出现白色颗粒,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B错误;
C.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吸热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不是干冰液化,故C错误;
D.在北方很冷的地区温度非常低,应该选凝固点更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而水银的凝固点太高,一般选酒精温度计,故D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
【详解】
A.雾和露都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用久了的灯泡灯丝变细,灯泡在使用过程中,钨丝温度升高,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高压锅内温度高就是通过增大锅内气压提高沸点达到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而增加,所以水坝的下部要比上部修得宽一些,故A正确;
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液体沸点随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故B错误;
C.包的背带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错误;
D.菜刀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A。
1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C.自制气压计是靠瓶内气体的压强支撑水柱,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水柱就上升,相反水柱就下降。带着它登山的过程中,高度在升高,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外界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瓶内气压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水柱将会升高。故A正确,BC错误;
D.气压支持水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无关,选用更粗的玻璃管对提高气压计测量精度没有意义,故D错误。
故选A。
13. 减小 低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100℃;在海拔高度为2000m的地区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所以烧开水时水的沸点低于100℃。
14. 托里拆利 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测得大气压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1.013×105Pa。
[2] 玻璃管中高出水银槽中水银面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此装置处于海拔高度越高的地方,玻璃管内外的水银柱高度差越小,是因为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5. 压强 连通器 气压
【解析】
【详解】
[1]双肩背包的背带做的较宽,通过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压强。
[2]锅炉液位计的组成是两端开口,中间连通,这就是连通器,利用连通器原理,判断水位。
[3]负压病房指的是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这样外面的新鲜空气就能进入病房内,被污染的空气就不能流出病房外。
16. 相平 连通器 大气压
【解析】
【详解】
[1][2]由图可知,茶杯在工作时,茶壶壶嘴和壶身中水面相平,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3]图乙中,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17. 小于 台风平均风速越大,台风中心气压越小 升高
【解析】
【详解】
(1)[1]一标准大气压约105帕,由表中数据可知,台风的中心气压都小于标准大气压的值;
(2)[2]因为空气是流体,台风形成时,台风中心与外围空气的流速不同,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因此,由表中信息可以看出,台风平均风速越大,台风中心气压越小;
(3)[3]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以得出,当台风登陆后,台风的强度会有所减弱,由此可以推测其中心气压会升高。
18. C 见详解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表中数据可知,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水的沸点越低,兰州的海拔高度1517.2m,水的沸点为95.2℃,拉萨的海拔高度3658.0m,水的沸点为88.4℃,当海拔高度为3000m时,水的沸点在95.2℃和88.4℃之间,故此处水的沸点可能是90℃,故选C。
(2)[2]现象:橡皮膜凸起;解释:从北京到拉萨大气压变小,玻璃瓶外气压小于瓶内气压,使得膜受到的向内的压力小于向外的压力,因此橡皮膜凸起。
19. 大气压 B A
【解析】
【详解】
读图可知,活塞式抽水机在使用时,先提起活塞(甲图),阀门A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关闭,活塞下面的空气变稀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低处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开阀门B进入圆筒.当压下活塞时(乙图),阀门B受水的压力而关闭,水不能向下流,于是就推开阀门A进入圆筒的上部,即涌到活塞上方.再提起活塞时(丙图),活塞上面的水使阀门A关闭,水被活塞提起,从出水管中流出来.
20. 6.8 1.1 减小
【解析】
【分析】
根据压强公式进行计算,注意代入公式时单位要统一,当单位不符合要求时,应变换单位。
【详解】
解:(1)根据V=Sh可知,通气孔的面积:
(2)由题意知,人对笔帽的力应等于笔帽受到的内外压力差,由公式得,医生所用力为:
;
(3)当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时,腹部的体积变小,内部气体的量不变,压强变大,即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从而把异物压出体外.
21. 180 低于 室外 室内 放大 虚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新型冠状病毒大小约
飞沫传播速度为
(2)[3][4][5]负压病房是利用负压技术使室内的大气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这样使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室外流向室内,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
(3)[6][7]凸起圆弧型玻璃中间厚边缘薄是放大镜,水银柱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