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8.1牛顿第一定律(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8.1牛顿第一定律(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30 04:5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 8.1 牛顿第一定律
一、单选题
1.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现象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铁锤松了向石头上撞击
D.运动员跑到终点后停下来
2.“风吹树摇,风停树静”,这一事实说明(  )
A.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力是使物体静止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关于汽车安全行驶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限速和限载都是为了减少汽车的惯性
B.安全带主要是在汽车突然启动时对驾乘人员起保护作用
C.为保障倒车安全,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利用的是次声波
D.严禁酒后驾车,主要是因为饮酒后驾驶员反应迟钝,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4.在力学、光学、天文学与数学领域有着杰出贡献,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居里夫人 D.爱因斯坦
5.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这个实验说明(  )
A.所有棋子都有惯性
B.飞出去的棋子有惯性
C.上面落下的棋子有惯性
D.最下面静止的棋子有惯性
6.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雨天路滑,车辆需减速行驶,这是为了减小惯性
B.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C.小型客车司乘人员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7.中学生运动会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力比赛时,接力棒相对于下一位要接棒的运动员是静止的
B.800m赛跑中,运动员匀速通过弯道时,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不变
C.铅球离开手后向前飞行,是受到了手对铅球的推力作用
D.用脚踢球时,脚有疼痛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8.“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一定律是哪位物理学家推理、概括出来的(  )
A.牛顿 B.安培 C.伏特 D.欧姆
9.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
B.脚踢球才使球飞起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脚踢球时,既改变球的形状,又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D.脚踢球时,球也对脚施加了一个力
10.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时,一定没有受到了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所有力的作用,物体一定会慢慢停下
C.该定律由斜面小车探究实验并推理得出
D.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牌,大型车比小型车的最高限速要低,这是因为大型车的总质量较大,______也较大,导致运动状态较难改变。若汽车突然减速,驾驶员的身体将会______(选填“前倾”或“后仰”)。
1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然后让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开始运动(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若小球刚好摆到与A点等高的B点时,细线恰好断了,同时重力消失,则小球将沿着图示______方向的轨迹运动,你判断的理由为______。
13.努力工作之余梦哥除了喜欢钓鱼还喜欢打台球。如图所示,在打台球的时候,梦哥用杆推A球之后,A球开始滚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A球击中B球后,B球由于______继续向网袋方向前进。
14.如图所示,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时,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4m/s,vB=2m/s,vC=0m/s。如果小球在经过B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___,其速度大小为________;若小球在C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____(不考虑空气阻力)。
15.近十几年中国高铁发展迅猛,至2020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已位列世界第一,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便利,也极大地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列车启动时,列车的运动状态__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坐在车上的小明同学觉得站在站台上的安全员在向后运动,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写一个);匀速行驶时,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列车是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三、综合题
16.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雨形成的基本过程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合并,变得越来越大,大到空气浮力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在下落的过程中,小水滴或小冰晶受到的阻力是变化的,受到的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当低空温度高于0℃时,小冰晶会熔化.最后落到地面便是雨.由于天然降水会溶解部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略显酸性.1982年6月,国际环境会议上正式将pH小于5.6的降水定为酸雨.
(1)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属于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当空气受到污染时有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进入大气,便会形成硫酸型酸雨.
(3)雨滴下落过程中(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风速的影响),下列能反映速度变化规律的图像是______.
17.一辆行驶的汽车车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小球受到的力.
( )
18.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大推力火箭成功送上太空,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请你结合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飞船正常运行期间,处于失重状态的航天员的质量_____(填“变了”或“不变”)_____惯性(填“没有”或“仍具有”).
(2)船在太空遨游21h,绕地球14圈,飞行约61万km,则飞船的速度约为_____km/h,合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飞船在太空遨游,它_____力的作用(填“受到”或“不受”),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
(4)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距地面1.2m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飞船进一步减速,最后落地.请写出这一过程中包含的一条力学知识_____.
19.阅读下列两则短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物体的惯性
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的车(两车的型号一样),在相同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空车的质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大.
惯性的大小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考虑到.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来减小物体的惯性;相反,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增大物体的质量来增大物体的惯性.
汽车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是用于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装置,如图甲.安全带结构一般由软带、卷带装置等部分组成.汽车正常行驶时,卷带装置中的卷收器借助如图乙所示的弹簧,使软带随身体的移动而自由伸缩且不会松弛.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安全带能在人尚未移动时拉紧软带,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时,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卷收器内的敏感元件将驱动锁止机构锁住卷轴,使软带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1)阅读上述文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2)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通过减小飞机的______来减小飞机的______,使自身的______更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3)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______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汽车突然拐弯时,安全带能自由伸缩
B.汽车突然启动时,安全带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
C.为了安全,安全带要尽可能系得松一些
D.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不能被拉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根据“防止惯性”可知,本题考查惯性的应用和防止,根据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据此逐一进行分析.
【详解】
A. 拍打衣服前,衣服和灰尘一起静止,当拍打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从衣服上掉下来,属于利用惯性;
B. 将足球踢出后,足球不再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射入球门,是利用惯性;
C. 撞击前,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撞击时,锤柄在阻力作用下停止运动,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所以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惯性;
D.运动员跑到终点后停下来,属于防止惯性现象;
故选D.
2.D
【解析】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也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受力与否都可以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惯性只与物质的质量有关,限速并不能减小汽车的惯性,故A错误;
B.安全带主要是防止汽车突然刹车时,驾乘人员由于惯性向前倾带来的伤害,故B错误;
C.为保障倒车安全,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进行信息传递,故C错误;
D.饮酒后会导致人的反应迟钝,对于驾驶员来说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严禁酒后驾车,故D正确。
故选D。
4.B
【解析】
【详解】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三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牛顿在光学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居里夫人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爱因斯坦在时空观的彻底变革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对论力学。
故选B。
5.C
【解析】
【详解】
A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的性质,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棋子被击飞,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不了飞出去的棋子具有惯性。故AB不符合题意;
C.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说明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又回到原位置的下方。因此这个实验说明上面落下的棋子有惯性。故C符合题意;
D.中间棋子击飞,最下面的棋子静止不动是受平衡力的作用。不能说明最下面的棋子具有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解析】
【详解】
A.惯性大小决定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雨天路滑,车辆需减速行驶,惯性大小不变,故A错误;
B.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也有惯性,故B错误;
C.小型客车司乘人员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车停止运动,而司乘人员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被撞伤,故小型客车司乘人员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C正确;
D.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因为运动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接力比赛时,接力棒由上一位运动员手中传递给要接棒的运动员,所以接力棒相对于下一位要接棒的运动员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800m赛跑中,运动员匀速通过弯道时,速度不变,但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飞行,此时它只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它是由于惯性而继续向前运动的,故C错误;
D.用脚踢足球时,脚有疼痛感,说明球对脚也施加了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
故选D。
8.A
【解析】
【详解】
牛顿总结笛卡尔、伽利略等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故选A。
9.B
【解析】
【详解】
A.脚踢球,使球飞出去,球由于惯性在空中继续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脚踢球才使球飞起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
C.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运动状态,因此脚踢球时,既改变球的形状,又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踢球时,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对脚也施加了一个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时,有可能没受到力的作用,也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A错误;
B.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所有力的作用,一定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牛顿第一定律是由小车在斜面上滑下,并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运动的实验,再加上推理而总结得出的,故C正确;
D.物体的运动不用力来维持,而阻力是让物体停止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C。
11. 惯性 前倾
【解析】
【详解】
[1]高速公路上大型车比小型车最高限速要低,这是因为大型车的质量较大,惯性也较大,而运动状态更难改变。
[2]汽车突然减速,驾驶员的身体将前倾,因为汽车减速时,驾驶员的身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会前倾。
12. BF 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详解】
[1][2]由于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当小球刚摆到与A点等高的B点时,小球的速度恰好与在A点时相同,此时运动的方向沿BF方向;此时若细线恰好断开,同时重力消失,也就是小球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沿BF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3. 运动状态 惯性
【解析】
【详解】
[1] 物体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叫运动状态改变。A球原来静止,在力的作用下开始滚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A对B的撞击力使B由静止变为运动,撞击后,A对B不再施加力的作用,B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网袋方向前进。
14. 做匀速直线运动 2m/s 处于静止状态
【解析】
【分析】
【详解】
[1][2][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已知vB=2m/s,如果小球在经过B处时,因不考虑空气阻力,若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2m/s。因vC=0m/s,若小球在C处时,重力突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则小球将处于静止状态。
15. 改变 列车 静止
【解析】
【详解】
[1]列车启动时,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2]坐在车上的小明同学觉得站在站台上的安全员在向后运动,安全员相对于列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他所选择的参照物可以是列车。
[3]匀速行驶时,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列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列车是静止的。
16. 液化 SO2 B
【解析】
【详解】
(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是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属于液化现象;
(2)SO2进入大气与水蒸气结合形成酸雨;
(3)雨滴下落时,开始雨滴下落速度慢,阻力小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下,速度越来越快;当下落速度加快使阻力变大且等于重力时,合力为0,雨滴开始做匀速运动;所以,整个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先加速后匀速,故B正确,ACD错误.
17. 加速
【解析】
【详解】
当汽车加速时,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小球就向后偏;则根据小球向后偏可知汽车在做加速运动;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此时小球受到绳子对它斜向上的拉力F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如图所示:
18. 不变 仍具有 2.9×104 8.1×103 受到 飞船的运动状态时刻在改变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一切物体具有惯性;
(2)已知飞船飞行的时间和飞行的距离,根据公式v=,求出飞船的飞行速度;
(3)飞船在太空遨游时,它的运动状态时刻在改变,故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从题意中获取信息,通过关键性的词语“反冲”“减速”等词,得出答案.
解:(1)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当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物体只要有质量,就会有惯性.而任何物体都是有质量的.所以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故飞船仍具有惯性;
(2)飞船飞行的时间t=21h,飞行的距离s=61万km=610000km,飞船的飞行速度v==≈2.9×4km/h,
29048km/h=29048×m/s≈8.1×103m/s;
(3)从题意中可以知道,飞船在太空遨游时,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改变,故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4)从题意中可以获取信息:“反冲”说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飞船进一步减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
故答案为(1)不变;仍具有;(2)2.9×104;8.1×103;
(3)受到;飞船的运动状态时刻在改变;(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9. 质量 质量 惯性 运动状态 B D
【解析】
【详解】
(1)根据短文知道,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由此说明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2)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样是通过减小飞机的质量的方法来减小飞机的惯性,目的是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3)根据题意知道,发生碰撞前,安全带对人的拉力较小,而发生碰撞时,汽车会突然停止运动,人会由于惯性而向前运动,此时产生安全带的拉力会增大,当汽车停止运动后,安全带对人的拉力又会减小,故只有图象是B符合题意,故选B;
(4)根据题意知道,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安全带能在人尚未移动时拉紧软带,所以,汽车突然拐弯时,为了起到安全作用,安全带不能自由伸缩,故A错误;汽车突然刹车时,安全带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故B错误;为了安全,安全带要尽可能系得紧一些,故C错误;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会被锁住不能被拉动,故D正确,故选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