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20.5 磁生电
一、单选题
1.旱冰鞋的四个轮子会发光,原理是滑动的时候正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下列选项中和轮子发光的原理相同的是( )
A.①通电导线在磁场受到了力的作用 B.②动圈式话筒
C.③电磁继电器 D.④奥斯特实验
2.下面有关物理学家和贡献,对应正确的是( )
A.阿基米德——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安培——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托里拆利——大气压的存在
D.法拉第——电磁感应
3.商场和超市出口处的报警器由检测天线、检测门、检测器构成。营业员在结账后,会将贴在商标上具有磁性的软标签消磁。若商品的软标签未经消磁而经过检测通道,检测天线便检测到商品上标签的磁性,从而将机械运动转化为电流,显示在仪表上。由此可见,报警器的原理与下列图中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4.甲、乙两个相同的装置分别由U型磁铁、导体棒和支架构成,导体棒ab和cd由导线连接,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并向右移动ab,cd也会随之向右运动,关于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装置相当于电动机
B.乙装置相当于发电机
C.向左移动ab,cd仍向右运动
D.甲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如图所示为科研人员研制的“发电鞋”,鞋的内部安装了磁铁和线圈,当人体带动磁铁运动时,磁铁产生的磁场通过线圈,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当人以5km/h的速度行走时,其发电的功率约为0.4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鞋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发电鞋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工作的
C.发电鞋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D.在人以5km/h的速度行走1h的过程中,发电鞋可以产生约0.4J的电能
6.下列电器在正常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电动机 B.发电机 C.电饭锅 D.电烙铁
7.手机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充电方式,其原理是电流通过送电线圈产生磁场,手机受电线圈靠近该磁场就会产生电流,如图中,与给手机充电时受电线圈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8.如图是一种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当它靠近金属物体时,在金属物体中就会产生电流,探测器发出警报。以下选项中也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是( )
A. 电磁起重机 B. 电铃
C. 动圈式话筒 D. 扬声器
9.电子车票,也称“无纸化”车票,乘客网上购票后,直接通过“刷身份证”或“扫手机”即可顺利进站。如图所示,这是乘客通过刷身份证进站时的情景,将身份证靠近检验口,机器感应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识别乘客身份。与这一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10.图甲是新一代电动自平衡独轮车,图乙四个选项中能表示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运动手环受到了运动爱好者的喜爱,其核心元件为空心塑料管,管外缠有线圈,管内置有一块小磁铁,戴着手环走路时磁铁会在管内反复运动,线圈会产生电流,系统就会记录下运动步数,液晶屏会显示出来,此过程利用了______原理,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以佩戴手环的手腕为参照物,运动手环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2.为了防止考试作弊,监考人员利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检查,如图所示当探测器靠近金属物体时,在金属导体中就会产生涡电流(感应电流),探测器发出警报。这种现象叫做 ___________现象。在生活中利用这个现象相同原理工作的物体还有 ___________。(填名称,只写一种)
13.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图a可用来演示______现象,图b的实验名称叫______实验,根据图c的原理,可以制作______。
14.《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如图,“柢”即握柄,是磁体的______极。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______,其中发电机和______(选填“动圈式话筒”或“扬声器”)等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做的。
15.每一次物理学的重大发现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物理学家的贡献功不可没。你知道的物理学家是______,他对物理学做出的主要贡献是______。
三、综合题
16.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属于研究电动机原理的是________ ,这个过程中_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_ ,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有________ 、________
(2)如图是继电器利用低电压来间接控制高电压电路的一个装置电路.当低压电路的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具有________ ,衔铁被________ ,触点________ , 使高压工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动机工作
(3)如图的电路盒面板上有两个灯L1、L2 , 两个开关S1、S2 , 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为探究盒内电路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情况在方框内画出盒内电路的电路图.________
(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12V保持不变,小灯泡L的规格为“6V 3W”,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Ω,电流表的量程为0~3A.
①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小灯泡L恰能正常发光,R1的阻值为多大_______?
②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要使电流表安全使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多少____?整个电路的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多少_____?
17.如图甲,使线圈位于两磁极间并接入电路中(方框A 内元件没有画出)。
(1)如果图甲是电动机模型,则方框A内应该接入的元件是______(选填“电源”或“用电器”)。接好元件后,如果图甲中ab段导线受磁场力的方向向上,请画出此时cd 段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 )
(2)如果在方框A内接上螺线管,旁边放一个小磁针,如图乙。图丙中的“○”是图乙中的ab段导线垂直于纸面的剖面图,这根导线如何运动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请在图丙“○”上用箭头画出它的运动方向。
( )
18.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电动汽车以其环保、轻便的优势,正逐渐被人们接受。无线充电技术以无线传输电能代替有线传输电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某地铺设了一条12公里长的无线充电路段,道路下面铺有通电发射线圈,汽车底部配有接收线圈及与其相连的电池,这样可以实现汽车一边行驶一边充电。其装置及原理图如图所示:
(1)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中,应用的原理有_______和________;
(2)该类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至今未得到广泛推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充电效率低,仅为50%。若该道路可提供的充电功率为5kW,要给一个电池容量为10kW·h的电动汽车充满电,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
(3)该电池容量为10kW·h的电动汽车充满电后,在正常道路上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1000N。若电能的80%转化为有用的机械能,在数值上等于电机牵引力做的功,则汽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_______m。
19.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我市运河大桥上的路灯,采用风力发电给蓄电池充电,然后为路灯提供电能,即节能又环保。该路灯系统还利用了光敏电阻作为传感器,借助电磁开关,可以实现路灯自动在白天关闭、黑夜打开。该路灯系统采用的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照射光的强弱而变化,可以近似认为,照射光较强(如白天)时电阻几乎为0,照射光较弱(如黑夜)时电阻接近于无穷大。
电磁开关的内部结构如图中虚线框内所示。1、2两接线柱之间是励磁线圈,3、4两接线柱分别与弹簧片和触点连接。当励磁线圈中电流大于50mA时,电磁铁吸合铁片,弹簧片和触点分离,3、4断开;电流小于50mA时,3、4接通。励磁线圈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0mA。(励磁就是激发产生的意思。线圈中通过直流电流,沿线圈中心就有磁力线通过,电流越大,磁力线也越多,直到饱和,断开电流,磁力线消失,这就叫励磁。)
(1)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______ 现象。
(2)图中已将蓄电池、光敏电阻R1、保护电阻R2与电磁开关连接,请在下图中将路灯L 连入电路。要求能按题中要求实现路灯的自动控制 ______ 。
(3)已知蓄电池的电压36V,如果励磁线圈的电阻为200Ω,保护电阻R2的阻值范围为 ______ 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旱冰鞋的四个轮子会发光,原理是滑动的时候正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属于电磁感应现象。
A.①中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应用通电导线在磁场受到了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②中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故B符合题意;
C.③中电磁继电器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④中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解析】
【详解】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
B.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故B错误;
C.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故C错误;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迈进了使用电的时代,故D正确。
故选D。
3.D
【解析】
【详解】
根据原题中“从而将机械运动转化为电流,显示在仪表上。”可知,该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现象。
A.该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的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图是验证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情况,该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图验证的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规律,故C不符合题意;
D.动圈式话筒是当人对着话筒讲话时,膜片就随着声音颤动,从而带动连在一起的音圈在磁场中作垂直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线圈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完成声电转换。利用的是电磁感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装置中导体棒ab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相当于发电机,故A错误;
B.感应电流流过导体棒cd,在磁场作用下,导体棒cd向右运动,乙装置相当于电动机,故B错误;
C.向左移动ab,会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由右手定则得,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b到a。感应电流流过cd,在磁场作用下,cd会运动。由左手定则得,cd向左运动,故C错误;
D.甲装置中导体棒ab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分析】
电磁感应现象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据此分析其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形式;根据W=Pt计算发电鞋产生的电能。
【详解】
ABC.由题意可知,人在行走时,人体带动磁铁运动,磁铁产生的磁场通过线圈,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所以“发电鞋”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电磁感应现象中,消耗机械能,得到电能,发电鞋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B错误,C正确;
D.当人以5km/h的速度行走时,其发电的功率约为0.4W,所以1h产生的电能为
W=Pt=0.4W×3600s=1440J
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磁感应原理的应用和电能的计算,明确“发电鞋”的工作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B
【解析】
【详解】
A.电动机在工作时,消耗电能使线圈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通过线圈转动切割磁感线来获得电能,所以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符合题意;
C.电饭锅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电烙铁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解析】
【详解】
A.图中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能够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给手机充电时受电线圈靠近磁场就会产生电流,也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
C.图中开关闭合后,磁铁中的通电金属杆会运动,说明通电导体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开关闭合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螺线管就有了磁性,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解析】
【详解】
探测器将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电流。
A.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制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扬声器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将身份证靠近检验口,机器感应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即由磁产生电,有感应电流产生,所以其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
A.由图示可知,该图为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可知,有电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图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示可知,该实验探究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图中没有电源,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解析】
【详解】
电动自平衡独轮车是靠电动机驱动,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A.由图可知,是探究电磁感应原理的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是奥斯特实验,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是探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是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电磁感应 静止
【解析】
【分析】
【详解】
[1]手环在走路时磁铁会在管内反复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相当于发电机,其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2]运动时手环相对于手腕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12. 电磁感应 发电机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探测器是将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感应电流,探测器发出警报,这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2]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13. 电磁感应 奥斯特 电动机
【解析】
【详解】
[1]图a中,开关闭合时,若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2]图b中,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叫奥斯特实验。
[3]图c中,给导体通电,再将其放入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可用来演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这是电动机的原理。
14. 南 法拉第 动圈式话筒
【解析】
【详解】
[1][2]柢指南的意思是握柄指向地理的南极。地理的南极是地磁的北极,由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柢是磁体的南极。法拉第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3]动圈式话筒是通过膜片的振动使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因此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做的。
15. 牛顿 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
【分析】
【详解】
[1][2]牛顿通过发现“苹果落地”而引发思考,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进而才有了今天的通信卫星;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第一次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从此进人了电气化时代;贝尔设计并制造出了电话,使得通信技术借助现代科技飞速发展。
16. (2) 电 机械 电风扇 洗衣机 磁性 吸下 接触 12Ω 6Ω 24~36W
【解析】
【详解】
(1)读图可知,图(1)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装置图,符合电动机的原理;在其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生活中的电风扇、洗衣机等都是利用了电动机来工作的;(2)电磁继电器的左侧为控制电路,右侧为工作电路,当开关闭合后,电磁铁获得磁性,吸引衔铁向下运动,使触点接触,工作电路接通,电动机工作;(3)依次分析表中的数据与现象可以看出,当单独闭合后,所有元件均不工作,说明它的位置不在干路,只能控制个别元件的工作;当 单独闭合后,所有元件均工作,说明它控制着整个电路的通断;当同时闭合时,灯 不亮,说明它被短路,并通过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可知,这不是一个并联电路,由此综合得出电路是一个串联电路,控制整个电路,与 并联,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如图所示.
(4)①当开关、都断开时,小灯泡L与 串联,小灯泡L恰能正常发光:
== =12Ω,∵=6V,∴=12V 6V=6V= ,又∵= ∴=12Ω;
②当开关、均闭合时, 与组成并联电路,要使电流表安全使用,电路中的总电流最大为3A.= ==1A,∴ =I =3A 1A=2A,∴= ==6Ω,此时整个电路的电功率P=UI=12V×3A=36W,当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12Ω时,总电阻为R= =6Ω,此时整个电路的电功率P′===24W,∴当开关 、均闭合时,要使电流表安全使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6Ω;整个电路的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24 36W.
【点睛】
(1)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依据这一点对照各图中的装置进行比较,并分析其能量转化情况;(2)分析电磁继电器的工作情况要找到合适的顺序,依次进行分析,判断其工作的过程;(3)对照表格中的现象,逐一确定各元件所起的作用,必要时做出假设进行分析;(4)要明确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路的工作情况如何,再利用欧姆定律、电功率的公式以及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计算,必要时画出草图帮助分析.
17. 电源
【解析】
【详解】
(1)[1]电动机需要电源,图中缺少电源,所以方框A内应该接入的元件是电源。
[2] ab段导线受磁场力的方向向上,ab段导线通过电流的方向和cd段导线通过电流的方向相反, cd 段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向下,如图所示:
(3)[3]磁感线的方向由N极指向S极,导线要切割磁感线才能产生感应电流,所以导线可以竖直向下运动,如图所示:
18. 电流的磁效应 电磁感应 4小时 2.88×104
【解析】
【详解】
(1)[1][2]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在上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中,道路下面铺的通电发射线圈应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汽车底部配有接收线圈及与其相连的电池应用了电磁感应。
(2)[3]该种汽车无线充电效率仅为50%,该道路可提供的充电功率为5kW,要给一个电池容量为10kW·h的电动汽车充满电,需要的时间为
(3)[4]该电池容量为10kW·h的电动汽车充满电后,在正常道路上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大小等于受到的阻力1000N,若电能的80%转化为有用的机械能,则转化出的最大机械能为
汽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19. 电磁感应 160~520
【解析】
【详解】
(1)[1]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2)[2]如图所示:
。
(3)[3]已知励磁线圈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Im=100mA,电阻为R=200Ω,由欧姆定律得:最大电压为
Um=ImR=0.1A×200Ω=20V
由题得知,励磁线圈电流范围为50mA~100mA,根据欧姆定律得,保护电阻R2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故保护电阻R2的阻值范围为160~520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