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6.3、生活中的透镜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6.3、生活中的透镜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30 05:5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6.3、生活中的透镜
一、单选题
1.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放大镜 B.光的折射
C.看水中鱼 D.凹透镜
2.光学器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看地图,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才能放大图像
B.汽车两侧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C.照全级毕业大合照时,师生应站在距镜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是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整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关于投影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
C.载物台上的投影片必须正着放置 D.天花板上的像是放大、倒立的
4.如图是小明拍摄“东方明珠”时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地上的影子形成的原理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
B.用照相机拍照时,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数码相机屏幕的彩色画面,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
D.水中建筑物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5.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图乙中,把蜡烛移到60cm刻度线位置,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可以得到清晰的像
6.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③④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7.如图所示,用照相机给物体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较远,物体在胶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为使成的像再小一些,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减小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
B.增大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
C.增大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同时减小胶卷与镜头之间的距离
D.减小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同时增大胶卷与镜头之间的距离
8.刷脸支付是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3D传感、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的新型支付方式,在刷脸支付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摄像头进行拍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B.人到镜头距离小于镜头两倍焦距
C.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 D.当人往镜头靠近时,成的像变小
9.如图,工人用台式放大镜观察电路板上的元件。为了使看上去的元件大一些,可行的方法是(  )
A.放大镜离元件稍近些 B.放大镜离元件稍远些
C.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10.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变,只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再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
B.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投影仪
C.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
D.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二、填空题
11.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如图是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登录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手机的摄像头是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此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______处,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物品。
12.图甲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由于水银柱较细难以读数,体温计做成外有凸起的弧形玻璃面,横截面如图乙所示,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应沿______(选填“A”“B”或“C”)方向观察,这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此空选填“放大”或“缩小”)像的原理。
13.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14.校园安全,关乎你我。如图是一款学校安装的“一键报警柱”,按下按钮就可通过摄像头进行面对面视频通话,实现校园安全紧急事件的快速预警。该摄像头在夜间无光的情况下也能拍摄周围人的活动。夜间拍摄到人体是因为人体能发出_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报警”时,面部经摄像头成__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屏幕发出红、绿、___________三种色光组成图案。
15.水下飞天洛神舞《祈》深受观众好评,如图所示,位于水面上方的人看到水中的演员和实际位置相比,会偏______(选填“浅”或“深”);用照相机拍下了舞蹈演员的美妙身姿,则相机镜头与演员之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选填“u>2f”“f三、综合题
16.小柯生日那天,爸爸送给他一架“傻瓜”相机(镜头焦距为35 mm).它不需要调焦(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就能拍照.这是为什么呢?小柯去请教老师.老师说:“你的照相机镜头可以看成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有一个定量关系.我告诉你公式,你自己算出一组数据,再看看吧.”小柯用公式算出了下列数据:
物距和像距的变化(f=35 mm)
他还是找不到答案,但当他看到说明书上“拍摄时,景物要在3 m以外”的提醒时,一下子找到了答案.你知道“傻瓜”相机为什么不需要调焦吗?
17.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阳光动力2号
如图所示,是进行过环球飞行的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它的翼展达到了72m,比一种大型波音飞机的翼展还要宽3.5m;机长22.4m,接近一个篮球场的长度。但由于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制造,因此,它的质量只有2300kg,与一辆中型轿车相差无几。“阳光动力2号”上面共贴敷了17248片太阳能电池。这些电池可以产生最大70kW的功率,这些电力输送给四台电动机带动螺旋桨给飞机提供动力。它的起飞速度为46km/h,最大速度约140km/h。上面可携带高清照相机,对地面的情况进行拍摄。
(1)以飞机为参照物,飞机里的锂离子电池是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2)这种“极轻的碳纤维材料”中“极轻”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极小;
(3)在狭小的机舱内,两名飞行员将轮流驾驶,每次连续飞行5个昼夜,速度按90km/h计算,每次连续飞行的距离是_________km;
(4)高清照相机的镜头是_____ (填“凸”或“凹”)透镜,成_____、缩小的_____像;
(5)为降低飞行时的能量消耗,该机选用新型轻质材料,取面积为1m2,厚度为1mm的新型材料,测得其质量为250g,则该材料的密度为_____g/cm3。
18.小柯生日那天,爸爸送给他一架“傻瓜”相机(镜头焦距为35 mm).它不需要调焦(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就能拍照.这是为什么呢?小柯去请教老师.老师说:“你的照相机镜头可以看成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有一个定量关系.我告诉你公式,你自己算出一组数据,再看看吧.”小柯用公式算出了下列数据:
物距和像距的变化(f=35 mm)
他还是找不到答案,但当他看到说明书上“拍摄时,景物要在3 m以外”的提醒时,一下子找到了答案.你知道“傻瓜”相机为什么不需要调焦吗?
19.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无人机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波(无线电波与光的性质一样,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如图)。无人机由于其机动性和灵活性强,广泛应用在航拍领域、交通管理等方面。无人机可以搭载高分辨率摄像机、专业光学相机、红外相机等。
如表是某款无人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风扇数量 4个 工作噪声 <90dB
遥控距离 3000m 整机质量 800g
充电时间 200分钟 飞行时间 6~12分钟
(1)该无人机的质量大约相当于_____只鸡蛋的质量,机身采用的材料应具有较大的_____(填一种物理属性),可以大大提高机身的防护能力;
(2)下列关于无人机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无人机是利用超声波进行遥控的
B.该款无人机设备在工作时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严重损伤
C.机上装载的红外相机可以利用物体向外辐射红外线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从而进行拍摄
D.无人机上面装有的高清摄像机,成像性质与投影仪工作原理一样
(3)相机拍摄地面图像时,降低悬停高度可以使图像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为了使照片清晰,还应将摄像机的镜头适当_____(选填“前推”或“后缩”);
(4)若无人机上一个质量为316g的钢制零件,用等体积的碳纤维零件替代,则可使该无人机的质量减轻__g;(碳纤维材料的密度为1.8×103kg/m3,钢的密度为7.9×103kg/m3)
(5)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2.5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据报道,我国在2014年就研究出新型除雾霾无人机并已经投入使用。无人机向空中喷洒某种固体小颗粒,并迅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从周围空气中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变成小水珠以凝结污染物,令其降落在地面上。除霾结束后,无人机在距离地面150m高度悬停后继续下落,25s内下降了80m,最后剩余过程降落的平均速度为2m/s,则它在150m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过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这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像点,故A正确;
B.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错误;
C.人看水中的鱼时,鱼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的眼睛中,图中光的传播方向反了,故C错误;
D.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图中入射光线是过焦点的光线,故D错误。
故选A。
2.D
【解析】
【详解】
A.放大镜利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来工作,所以用放大镜看地图,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才能放大图像,故A错误;
B.汽车两侧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可以使物体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从而扩大视野,故B错误;
C.使用照相机照相时,要使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照毕业大合照时,师生应站在距镜头大于二倍焦距的位置,故C错误;
D.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阳光通过凸透镜会会聚于一点,使该点的温度升高,可以点燃纸屑,故D正确。
故选D。
3.C
【解析】
【详解】
AD.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成像原理利用的是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D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投影仪上的平面镜会对光线进行反射,可以改变光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因此载物台上的投影片必须倒着放置,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解析】
【详解】
A.小明在地上的影子形成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两者原理不相同。故A错误;
B.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工作的,故B错误;
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数码相机屏幕的彩色画面就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故C错误;
D.水中建筑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
【详解】
A.由图甲可知: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于30cm刻度线处,此处是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0.0cm,所以焦距是10.0cm,故A错误;
B.图乙中物距是15cm,即f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不相同,故C错误;
D.图乙中,把蜡烛移到60cm刻度线位置,物距是5cm,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D错误。
故选D。
6.D
【解析】
【详解】
①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④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AB.由上述分析可知,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故AB错误;
CD.由上述分析可知,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是②,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③④,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详解】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用照相机照相时,为使成的像再小些,即需要让像距小些,同时物距应大些,故可采取的办法是增大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同时减小胶卷与镜头的距离,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解析】
【详解】
ABC.刷脸支付过程中用到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刷脸支付时面部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故AB错误,C正确;
D.当人往镜头靠近时,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也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9.B
【解析】
【详解】
AB.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放大镜成的是虚像,为了使看上去的元件大一些,放大镜离元件稍远些,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放大镜成的像的大小与眼睛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解析】
【详解】
A.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物距变大且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变小,故应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故A正确;
B.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处,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为倒立放大实像,故B错误;
C.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为正立放大虚像,此时像可被人看到,不能被光屏上承接到,故C错误;
D.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会聚能力减弱,像要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11. 凸透镜 二倍焦距以外 远离
【解析】
【详解】
[1]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
[2][3]“扫入”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说明物距太近,应使物品不动,把手机向后移动,远离物品。
12. 38.2 B 放大
【解析】
【详解】
[1]在体温计上,1 ℃之间有10个小格,1个小格代表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示数为38.2℃。
[2][3]体温计有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应沿B方向观察。
13. 大于f小于2f 倒立 改变光路
【解析】
【详解】
[1][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用时满足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通过光的反射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14. 红外线 倒立 蓝
【解析】
【详解】
[1]摄像头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夜间拍摄到人体是因为人体能发出红外线“报警”。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会产生黑体辐射,温度越高,辐射越强,伏阇波长越短,人的体温为37℃左右,这个温度上物体辐射波长在红外线区。
[2]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面部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
[3]显示屏上的彩色画面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5. 浅 u>2f
【解析】
【详解】
[1]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要大于入射角,观众逆着折射光线看到像时要比物体所在位置偏高,故看上去要浅一些。
[2]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要大于2倍的焦距,即u>2f。
16.用“傻瓜”相机拍照,当景物在3 m以外时,物距变化时,像距变化极小,故在不调焦的情况下,得到的像仍然比较清晰.
【解析】
【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用“傻瓜”相机拍照时,随着物距的增大,像距变小.当景物在3 m以外时,物距变化时,像距变化极小,故在不调焦的情况下,得到的像仍然比较清晰.
17. 静止 密度 1.08×104 凸 倒立 实 0.25
【解析】
【详解】
(1)[1]在飞行过程中,飞机里的锂离子电池相对于飞机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以飞机为参照物,飞机里的锂离子电池是静止。
(2)[2] “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所以物理含义是密度极小。
(3)[3]每次连续飞行的距离
s=vt=90km/h×5×24h=1.08×104km
(4)[4][5][6]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被拍摄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是实像。
(5)[7]材料的体积
V=Sh=1m2×0.001m=1×10-3m3
材料的质量
m=250g=0.25kg
该材料的密度
ρ==0.25×103kg/m3=0.25g/cm3
18.用“傻瓜”相机拍照,当景物在3 m以外时,物距变化时,像距变化极小,故在不调焦的情况下,得到的像仍然比较清晰.
【解析】
【详解】
答:由表可知,用“傻瓜”相机拍照,当景物在3 m以外时,物距变化时,像距变化极小,故在不调焦的情况下,得到的像仍然比较清晰.
19. 16 硬度 C 变大 前推 244 升华 2.5
【解析】
【详解】
解:(1)[1]由表格数据可知,无人机的整机质量800g,无人机的质量大约相当于鸡蛋的个数
[2]机身采用硬度大的材料,可以大大提高机身的防护能力。
(2)[3]A.由题意可知,“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遥控的,而不是超声波,故A错误;
B.由表格数据可知,“无人机”工作噪声小于90dB,不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严重损伤,故B错误;
C.无人机上装载的红外相机可以利用物体向外辐射红外线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从而进行拍摄,故C正确;
D.无人机上面装有的高清摄像机,成像性质与照相机工作原理一样,故D错误。
故选C。
(3)[4][5]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降低悬停高度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所成的像也变大,所以还应将摄像机的镜头适当前推。
(4)[6]由可得,零件的体积
用等体积的碳纤维零件替代时,替代后零件的质量
m碳纤维=ρ碳纤维V碳纤维=1.8g/cm3×40cm3=72g
可使该无人机减轻的质量
(5)[7]无人机向空中喷洒某种固体小颗粒,并迅速变成气体,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
[8]无人机在距离地面150m高度悬停后继续下落,25s内下降了80m,最后剩余过程降落的平均速度为2m/s,最后剩余过程中的高度
h2=h﹣h1=150m﹣80m=70m
由可得,最后剩余过程中运动的时间
则它在150m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