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小马过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小马过河(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31 15:4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马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的时候,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去问老牛,老牛说河水很浅,而松鼠说河水深得很。妈妈叫小马试一试,小马终于蹚过了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全文共 8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巧妙设置悬念,顺应儿童心理,富有童趣,且能引发儿童思考。本文对话精彩,尤其是对话时的提示语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老马、小马、老牛、松鼠 4个角色,说话语气符合自己的身份,且富有变化。由于对话内容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也富于变化。“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妈妈是用商量、询问的语气与小马说话,显得温和、亲切。老牛和松鼠说话也富有个性特点。牛伯伯是一位长者,见多识广,说话语气十分肯定。松鼠因为亲眼见到自己的同伴淹死在河里,所以他十分焦急,说话时大喊大叫。这些语句都是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课文角色主要围绕“河水的深浅”展开对话,通过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揭示事理。课文配有 3幅插图。前两幅画的是小马来到河边、与老牛、松鼠对话的情景,不仅照应课文情节,还可以提示说话的语气:老牛是那样的和蔼,而松鼠拦住小马的动作细腻地表现了他紧张的心理。第三幅画的是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再次来到河边,小心过河的情景。这些插图都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的心情和说话的语气、进而深人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读准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多音字“坊”“没”。
2、初步认识提示语,读出恰当的语气,并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会谈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小马的图片)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匹要过河的小马。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认识生字词
1、(出示生词)师:首先看看孩子们课前预习的怎么样。指名读生词。
2、(出示:河水很浅,刚没过小腿。)指名读句子。相机教学“没”字的多音字,了解“没”的意思。
3、(出示“磨坊”)指名读生词。师:这就是小马要去磨面的地方。当这个字表示工作地方时,就读二声“坊”。小马磨面粉的地方,叫磨坊;给布染上颜色的地方,叫做染坊。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吧!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一声“坊”,表示邻居,比如我们的邻居就叫做街坊。
4、齐读多音字。
三、指导朗读,总结方法。
师:孩子们,你们的生词掌握的挺好了,咱们来读读课文吧,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听清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看看故事里出现了几种小动物
③文中小马一共过了几次河,结果如何 学生自由读课文,回答问题。
师: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小马第一次过河。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小马听了,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从文中找一找。
生回答。
(出示: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师引导学生利用问号读好“怎么不能?”,从中感受小马乐意给妈妈帮忙。引导学生明白关注标点,有助于学生读好对话。思考:小马很愿意帮妈妈做事呢,孩子们你们愿意帮谁做事呀?愿意做什么 指导学生说话。
出示:小马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引导学生说发现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做出动作,了解小马的开心,从而明白关注到“连蹦带跳”这个动作,就能读出小马的开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
师:看到小马这么懂事,老马高兴地说(出示: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指名读。从而认识到关注了表情也有助于读好对话。
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小马驮起口袋往磨坊跑去,多么开心呐,却被一条不知深浅的小河挡住了去路,怎么办呢?引导生想象:假如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做 师:请小朋友默读课文 4、5自然段,看看小马是怎么做的 学生读后指名回答。从“嗒嗒嗒跑过去”感受到小马着急的心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师:看到小马这么着急,牛伯伯说,男生读。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想象牛爷爷的表情和动作,有感情朗读。
师: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出示插图),指导学生由小松鼠的动作和语言来读小松鼠的话。
思考:老师采访采访你,你为什么要拦住小马大叫呢?生回答。引导学生带上担心、着急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今天,我们看到了小马连蹦带跳的动作,听到了小马嗒嗒嗒跑步的声音,观察到了老牛笑眯眯的表情,看到了小松鼠拦住的动作,更好地读出了他们的心情。(出示冒号)
师:冒号后面是小动物们说的话,小动物每次说话的时候,前面都有一个提示,他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提示语。为了让提示语更生动,里面可以有动作、声音,表情,所以读好对话,还可以关注提示语。
分角色朗读四、五自然段。
师:孩子们,老牛说水很浅,但是松鼠说水很深,他们是不是说谎了 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谈看法。
师 :但是小马却不知道这个道理,只好回家问妈妈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学习吧。
四、指导写字“该”和“刻”。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比宽窄,比高低,注意穿插。
2、生练写“该”和“刻”。
五、作业。
课下希望孩子们能利用今天学到的读对话的小妙招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
《小马过河》评测练习
1、读准下面生词的字音。
马棚 愿意 驮麦子 磨坊 挡住 突然 立刻试一试 前蹄 既然 水很浅,刚没小腿
2、初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①课文一共写了几种小动物
②一共写小马过了几次河,结果如何
3、读课文,解决问题。
①小马很愿意帮妈妈做事呢,孩子们你们愿意帮谁做事呀?愿意做什么
②小马驮起口袋往磨坊跑去,多么开心呐,却被一条不知深浅的小河挡住了去路,怎么办呢?假如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做
4、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老牛说水很浅,但是松鼠说水很深,他们是不是说谎了 请谈谈你的看法。
因为老牛个子( ),所以觉得河水( )。因为松鼠个子( ),所以觉得河水( )。
《小马过河》课后反思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马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的时候,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去问老牛,老牛说河水很浅,而松鼠说河水深得很。妈妈叫小马试一试,小马终于蹚过了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全文共 8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小马两次过河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巧妙设置悬念,顺应儿童心理,富有童趣,且能引发儿童思考。这节课主要是讲述了小马第一次过河,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提示语,读出恰当的语气,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简单的看法,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我只是他们的引导者。
第一、打破传统的讲读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主要是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引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读得轻松,读得高兴,增强读书的成就感。
第二、根据提示语,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记住老马、小马、松鼠、老牛的话,并想象当时的情境,进一步领悟“人物”的身份不同,说话的表情、语气也不同,初步了解提示语,读出恰当的语气,然后鼓励学生加上动作和表情,把课文的对话分角色“表演”出来。这样做,既加深了对课文的感受,又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第三、注重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我一次又一次地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询问学生愿意帮谁做事,愿意做什么?当小马驮着口袋往磨坊跑去,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时,假如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做?等等,学生说得头头是道,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第四、教学思路环环相扣,把课堂教学推向新高潮。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提示语,读出恰当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有教师的适时引导,都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
不足之处:我总感觉本节课上学生个性化阅读交流的时间比较少,每个学生个性化的看法表达不够充分。以后教学中,还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上多下功夫。
《小马过河》是童话故事,它包含的东西很多,孩子们从中悟得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东西,只有给个性化的阅读交流的时间,我们才能听到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