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光的偏振激光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6光的偏振激光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30 06:3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4.6 光的偏振 激光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图中,关于光学知识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医用内窥镜运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B.全息照相运用了光的偏振原理
C.立体电影运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D.照相机镜头表面增透膜运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2.关于激光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看电影的眼镜是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B.利用激光是相干光,可以用在雷达上进行精确的测距
C.由于激光平行度好,它能像无线电波那样被调制,用来传递信息
D.利用激光亮度高,可以用在医学上作光刀切除肿瘤,或“焊接”剥落的视网膜
3.下列关于光现象或实验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
A.被冰雪覆盖的夜晚感觉没有那么黑是因为雪对光的全反射造成的
B.3D电影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C.水波容易绕过较大障碍物发生衍射,而光波不能,说明光波的波长比水波的波长长
D.用同一装置观测红光和绿光双缝干涉条纹,绿光条纹间距较窄,说明绿光波长较短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
(1)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2)当观察者和波源间存在相对运动时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现象
(3)光的干涉和衍射不仅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还说明了光是横波
(4)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变为红光,则条纹间距变宽
(5)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全反射形成的
(6)由于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接近某些次声波频率,因此这些次声波对人体有危害
(7)隔着墙听和直接听某个声音,声调会有变化
(8)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测量心脏血液的流速
(9)汽车减震系统的固有周期一般会远大于外界冲击力的周期
(10)观看3D电影时,观众戴的偏振眼镜两个镜片的透振方向相平行
A.1 7 10 B.2 4 6
C.4 5 9 D.6 8 9
5.将两个偏振片紧靠在一起,放在一盏灯的前面,眼睛通过偏振片看到的光很弱。如果将其中一个偏振片旋转180°,在旋转过程中会观察到(  )
A.灯光逐渐增强,然后逐渐减弱
B.灯光强度保持不变
C.灯光逐渐增强,没有减弱现象
D.灯光逐渐增强,再减弱,然后增强到最亮
6.关于光的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
A.泊松亮斑是光的干涉现象
B.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
C.光导纤维传递信号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D.太阳光下的肥皂泡呈现出彩色条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B.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保持不变
C.机械波的频率越高,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两列波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两列波的频率必然相同
8.关于光现象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光导纤维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其内芯的折射率小于外套的折射率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是光的干涉现象
C.激光医学是应用了激光的方向性和高能量特点
D.拍摄玻璃橱窗中的物品时,为消除玻璃表面反射光的干扰,需要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片,该装置利用的是薄膜干涉原理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检验工件平整度的操作中,如图甲所示,上面为标准件,下面为待检测工件,通过干涉条纹可推断出P为凸处、Q为凹处
B.图乙为光照射到小圆孔得到的衍射图样
C.图丙海市蜃楼是光的全反射现象,原因是由于海面的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折射率小
D.图丁的原理和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是相同的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紫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大
B.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越快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D.光纤通信及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的波长不变
B.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形成的彩色条纹是由光的干涉形成的
C.光的偏振现象特征说明光是横波
D.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
12.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光学知识应用,描述错误的是(  )
A.图1医用内窥镜运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图2液晶屏显像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C.图3照相机镜头表面增透膜运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D.图4全息照相运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二、填空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磁波是横波,可以观察到其偏振现象
B.当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时波长一定会变长
C.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频率越高,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幅越大
D.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峰上的质点运动到相邻的波峰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E.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和加速度两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均符合正余弦函数变化规律
14.激光全息照片的底片上记录了光的干涉条纹,含有被拍摄物体反射的光的所有信息,实现了照片的立体性。若照相时,被摄物体被挡住一部分,通过调整视线仍可看见被挡部分。照片被切开成两半,从一半上仍可看到物体的全像,照片就像一个观察物体的窗口。激光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________的性质。
15.在纵波中,_________。在横波中,_________。这种方法适用于看得见质点振动方向的机械波。_________不能产生偏振现象。相同的横波,即使传播方向相同,振动方向也可能是不同的。这个现象称为“____________”。一列沿水平方向传播的横波,既可能沿上下方向振动,也可能沿左右方向振动,还可能沿其他“斜”的方向振动。横波的振动方向称为“____________”。
16.光纤通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抗干扰性好、中继距离长、保密性好。
17.一波源Q发出一列简谐横波,波源Q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M、N两质点,它们到波源Q的距离分别为30m和48m,测得MN开始振动的时间间隔为3.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M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上
B.该波的波长为18m
C.N的振动比波源Q滞后8.0s
D.N开始振动后,在9s内通过的路程为0.3m
E该波不能发生偏振现象
三、解答题
18.知某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由空气斜射到折射率的薄膜表面,入射时与薄膜表面成角,如图所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
①求从O点射入薄膜中的光的折射角及速率;
②一般认为激光器发出的是频率为ν的“单色光”.实际上它的频率并不是真正单一的.激光频率ν是它的中心频率,它所包含的率范围是△ν(也称频率宽度).如图.单色光照射到薄膜表面a,一部分光从前表面反射回来(这部分光称为甲光),其余的光进入薄膜内部,其中的一小部分光从薄膜后表面b反射回来,再从前表面折射出(这部分光称为乙光),甲、乙这两部分光相遇叠加而发生干涉,称为薄膜干涉,乙光与甲光相比,要在薄膜中多传播一小段时间△t.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能观察到明显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t的最大值△tm与△ν的乘积近似等于1,即只有满足△tm △ν≈1才会观察到明显稳定的干涉现象.若该激光频率ν=4.32×1014Hz,它的频率宽度△ν=8.0×109Hz.试估算在如图所示的情况下,能观察到明显稳定干涉现象的薄膜的最大厚度dm.
19.一张光盘可以记录几亿个字节,其信息量相当于几千本十多万字的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光盘上记录信息的轨道可以做得很密,的宽度至少可以容纳650条轨道。这是应用了激光的什么特性?
20.应用激光平行性好的特点,可以精确地测量距离。对准目标发射一个极短的激光脉冲,测量发射脉冲与收到反射脉冲的时间间隔,就可求出激光器到目标的距离,若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测得从发射脉冲到收到反射脉冲所用的时间为,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
21.全息照相中的像与海市蜃楼中的像有什么异同?
22.市场上有一种太阳镜,它的镜片是偏振片。为什么不用普通的带色玻璃而用偏振片?安装镜片时它的透振方向应该沿什么方向?利用偏振眼镜可以做哪些实验,做哪些检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医用内窥镜传送光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故A错误;
B.全息照相运用了激光的干涉原理,故B错误;
C.立体电影运用了光的偏振原理,故C错误;
D.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利用了光的薄膜干涉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观看电影的眼镜是利用了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A错误;
B.利用激光平行度好,可以用在雷达上进行精确的测距,B错误;
C.利用激光相干性好,它能像无线电波那样被调制,用来传递信息,C错误;
D.利用激光强度大、能量集中,可以用在医学上作光刀切除肿瘤,或“焊接”剥落的视网膜,D正确。
故选D。
3.D
【解析】
【详解】
A.被冰雪覆盖的夜晚感觉没有那么黑是因为雪对光的反射造成的,A错误;
B.3D电影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B错误;
C.水波容易绕过较大障碍物发生衍射,而光波不能,说明光波的波长比水波的波长短,C错误;
D.根据公式
可知,用同一装置观测红光和绿光双缝干涉条纹,绿光条纹间距较窄,说明绿光波长较短,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1)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此说法错误;
(2)当观察者和波源间存在相对运动时不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现象,如观测者绕波源做匀速圆周运动。故该说法错误;
(3)光的干涉和衍射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但不能说明光是横波,此说法错误;
(4)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变为红光,因红光的波长比绿光大,根据
可知,则条纹间距变宽,此说法正确;
(5)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此说法错误;
(6)由于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接近某些次声波频率,从而发生共振现象,因此这些次声波对人体有危害,此说法正确;
(7)在隔着墙听和直接听某个声音,前者是衍射,后者是直线传播,音调不会有变化,故此说法错误;
(8)多普勒效应是波特有的现象,医生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以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故此说法正确;
(9)为了防止共振,汽车减震系统的固有周期要远大于外界冲击力的周期,故此说法正确;
(10)观看3D电影时,观众戴的偏振眼镜两个镜片的透振方向要相互垂直。故该说法错误;
故选D。
5.A
【解析】
【详解】
眼睛通过两偏振片看到的光很弱,是因为两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在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的过程中,透振方向逐渐一致,光逐渐增强,当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一致时,光线最强,继续旋转偏振片,透振方向又逐渐偏离,光线逐渐减弱;
故选A。
6.B
【解析】
【详解】
A.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A错误;
B.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B正确;
C.光导纤维传递信号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C错误;
D.阳光下的肥皂泡呈现出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D错误;
故选B。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保持不变,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有关,与频率无关,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D.两列波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两列波的频率必然相同,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解析】
【详解】
A.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根据全反射的条件可知,其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故A错误;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是由折射形成的光的色散现象,故B错误;
C.根据激光的特性可知,激光医学是应用了激光的方向性和高能量特点,故C正确;
D.反射光是偏振光,拍摄玻璃橱窗中的物品时,为消除玻璃表面反射光的干扰,需要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片,该装置利用的是偏振原理,故D错误。
故选C。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薄膜干涉是等厚干涉,即明条纹处空气膜的厚度相同,从弯曲的条纹可知,P处检查平面左边处的空气膜厚度与后面的空气膜厚度相等,知P处凹陷,而Q处检查平面右边处的空气膜厚度与后面的空气膜厚度相同,知Q处凸起,故A错误;
B.图为光线通过小圆板得到的衍射图样,若用光照射很小的不透明圆板时,后面会出现一亮点,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和沙漠蜃景都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而海市蜃楼的原因是下层温度低,空气下沉,折射率大,上层空气薄折射率小,故C正确;
D.立体电影是光的偏振,与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它们的原理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紫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短,A错误;
B.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都是,B错误;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C错误;
D.光纤通信及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D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A.当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由介质折射率变小,由
则波速增大;再由
则有波长变长,A错误;
B.油膜形成的彩色条纹,是由油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光,进行光的叠加,形成的干涉条纹,B正确;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不是纵波,C正确;
D.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玻璃射向气泡时,即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D正确。
故选A。
1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医用内窥镜中的光导纤维运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故A错误;
B.液晶屏显像过程中应用了偏振片,利用了光的偏振,故B错误;
C.照相机镜头表面增透膜运用了光的干涉原理,故C错误;
D.全息照相运用了光的干涉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13.ABE
【解析】
【详解】
电磁波是横波,可以观察到其偏振现象,选项A正确;当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时,波速变大,周期不变,则波长一定会变长,选项B正确;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当驱动力频率越接近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幅越大,选项C错误;横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不随波迁移,选项D错误;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和加速度两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均符合正余弦函数变化规律,选项E正确;故选ABE.
14.相干性好
【解析】
【分析】
【详解】
全息照相利用激光的频率单一、相干性好的特点,使参考光和物光有很高的相干性,拍摄立体照片。
15. 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 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纵波 偏振现象 偏振方向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在纵波中,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在横波中,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这种方法适用于看得见质点振动方向的机械波。
[3]纵波不能产生偏振现象。
[4]相同的横波,即使传播方向相同,振动方向也可能是不同的。这个现象称为“偏振现象”。[5]一列沿水平方向传播的横波,既可能沿上下方向振动,也可能沿左右方向振动,还可能沿其他“斜”的方向振动。横波的振动方向称为“偏振方向”。
16. 方向性好 容量大
【解析】
【详解】
[1]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是方向性好
[2]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性强,载有声音、图象以及各种数字信号的激光从光纤的一端输入,就可沿着光纤传到千里之外的另一端,实现光纤通信.
17.ACD
【解析】
【详解】
因振源开始起振的方向向上,可知M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上,选项A正确;由振动图象可知该波的周期 T=6s,M、N两点开始振动的时间间隔为△t=3.0s=T,所以M、N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所以λ=2×(48-30)m=36m,故B错误.该列波的波速为 v=λ/T=36/6m/s=6m/s,N的振动比波源Q滞后,故C正确.9s=1T,则N开始振动后,在9s内通过的路程为6A=30cm=0.3m,选项D正确;该波是横波,能发生偏振,选项E错误;故选ACD.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机械波的传播原理,后面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但是总是滞后前面的质点;同时要求同学们能根据振动图象图象读出周期,进而判断MN两点的位置关系,从而求波长和波速.
18.(1)30°;(2)
【解析】
【详解】
(1)设从O点射入薄膜中的光线的折射角为r,根据折射定理:
解得r=30°
光在薄膜中的传播速度:解得
(2)乙光在薄膜中的路程:
乙光通过薄膜的时间:
当 t取最大值 tm时,对应的薄膜的厚度最大,又因为,则
解得
解得
19.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
【解析】
【详解】
激光的一个特点是平行度非常好,由于平行度好,激光可以会聚到很小的一点,让这一点照射到计算机的光盘上,就可以读出光盘上记录的信息,经过处理后还原成声音和图像,由于会聚点很小,所以光盘记录信息的密度很高,1mm的宽度至少可以容纳650条轨道。
20.
【解析】
【分析】
【详解】
光速,设从发射脉冲到收到反射脉冲所用的时间为t,则t时间内激光所通过的路程是月地距离的2倍,因,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为
21.全息照相中的像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形成的实像,而海市蜃楼中的像是全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
【解析】
【详解】
全息照相中的像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形成的实像,而海市蜃楼中的像是全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
22.见解析
【解析】
【详解】
普通的带色玻璃和偏振片两者的目的都是减少通光量,但普通带色玻璃改变了物体的颜色,而偏振片却没有,并且看景物的色彩柔和浓重。
安装镜片时,两镜片的透振方向应相互垂直。
利用偏振眼镜可以检验镜面反射光的偏振现象,可检测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方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