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7.1 行星的运动
一、单选题
1.一颗卫星绕地球做椭圆运动,如图所示,运动周期为T,图中虚线为卫星的运行轨迹,A、B、C、D是轨迹上的四个位置,其中A距离地球最近,C距离地球最远。B和D点是弧线ABC和ADC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C点的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 B.卫星在C点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
C.卫星从A经D到C点的运动时间为 D.卫星从B经A到D点的运动时间为
2.火星和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均为椭圆,火星轨道的半长轴比地球轨道的半长轴长,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火星自转周期比地球自转周期短
B.火星靠近太阳的过程中,速率增大
C.地球远离太阳的过程中,加速度增大
D.相等时间内,火星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地球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
3.地球公转半径在天文学上常用来作为长度单位,叫做天文单位,用来量度太阳系内天体与太阳的距离。已知火星公转的轨道半径是1.5天文单位,则火星公转的周期与地球公转的周期之比为( )
A. B. C. D.
4.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移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金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小于365天
D.当金星远离太阳,相同时间内,金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变小
5.“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FAST测量水星与太阳的视角(水星B、太阳S分别与地球A的连线所夹的角),如图所示。若视角的正弦值最大为a,地球和水星绕太阳的运动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水星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的比值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火星和地球都在围绕太阳旋转,其运行轨道均为椭圆,根据开普勒定律可知( )
A.火星绕太阳运动过程中,速率不变
B.火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比地球的长
C.地球靠近太阳的过程中,运行速率将减小
D.火星远离太阳的过程中,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逐渐增大
7.如图所示是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火星影像图。已知火星绕日公转一年,相当于地球上的两年,假设火星和地球均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火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 )
A.0.5倍 B.倍 C.倍 D.2倍
8.下列哪颗行星具有坚硬的岩石外壳( )
A.水星 B.木星 C.土星 D.天王星
9.开普勒被誉为“天空的立法者”、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系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B.同一行星在绕太阳运动时近日点速度小于远日点速度
C.绕太阳运行的多颗行星中离太阳越远的行星运行周期越大
D.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独特,太阳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它做圆周运动
10.如图所示,甲、乙两颗卫星绕地球做同向圆周运动,已知甲卫星的周期为N小时,每过9N小时,乙卫星都要运动到与甲卫星同居于地球一侧且三者共线的位置上,则甲、乙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 )
A. B. C. D.
11.如图所示,当航天器围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时,关于经过近地点A的速率v1和经过远地点B的速率v2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v2 B.v1=v2
C.v112.关于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的,观点是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
B.开普勒第一定律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在轨道的中心
C.k=中r代表轨道半长轴,T代表公转周期,比值k只与中心天体有关
D.行星绕太阳运动时,所有行星都在同一轨道上
13.假设地球同步卫星、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等时间内月球与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和地球与太阳中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B.在相等时间内地球同步卫星与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和月球与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C.月球公转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
D.地球同步卫星运动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等于月球公转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
14.经长期观测发现,A行星运行轨道的半径近似为R0,周期为T0,其实际运行的轨道与圆轨道存在一些偏离,且周期性地每隔t0(t0>T0)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如图所示,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行星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行星B,已知行星B与行星A同向转动,则行星B的运行轨道(可认为是圆轨道)半径近似为( )
A. B.
C. D.
15.关于天体的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是静止的,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D.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其轨道是椭圆
二、填空题
16.星系是宇宙中的一大群________、气体、尘埃等组成的系统,宇宙中的星系大约有1000亿个以上,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称为________.
17.下表列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一些数据:直径d、与太阳间平均距离r及绕日转动的周期T。计算各行星离太阳平均距离r与行星直径d之比,平均距离r的三次方与周期T的二次方之比,并回答下列问题。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直径约 5 12 12.75 7 140 120 52 50
与太阳间平均距离约 60 108 150 230 780 1400 2900 4500
绕日周期T(年)约 0.25 0.6 1 1.9 12 29 84 165
约 12 9 118 32.9 5.57 11.7 55.8 90
约
(1)行星绕太阳旋转周期T与它们离太阳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
(2)各行星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__星,为_________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星,为____________。由于很大,你能将行星的绕日运动视为怎样的一个运动模型?( )
(3)如图所示,将各行星之值用直方图表示出来。分析直方图,你能发现什么结论?( )
18.地球绕太阳运动称______转,其周期是______,地球绕地轴转动称为______转,其周期是______;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是______。
三、解答题
19.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在绕月球的圆形轨道Ⅰ上运动,A点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月球半径的3倍,飞船到达轨道Ⅰ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G,把月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求:
(1)飞船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
(2)如果在轨道Ⅰ、Ⅲ上分别有一颗卫星,它们绕月球飞行方向相同,某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远,则再经过多长时间,它们会第一次相距最近?
20.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为r月=3.8×108m,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月=27.32天=2.36×106s,地球半径R地=6.4×108m,根据以上数据试计算:
(1)近地卫星的周期T卫:
(2)同步卫星离地的高度h.
21.如图所示,地球和某行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绕太阳同向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公转轨道半径为R,公转周期为T.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已知该行星的最大视角为θ =π/6,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是地球上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期.求:
(1)该行星的公转周期T 行
(2)若某时刻该行星正处于最佳观察期(如图所示位置),地球和行星均逆时钟转动,则到紧接着的下一次最佳观察期需经历的时间t.
22.对于,,这三个等式来说,有的可以在实验室中验证,有的则不能,这个无法在实验室验证的规律是怎么得到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B.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推知,卫星在A点的速度最大,在C点的速度最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最大,在C点的加速度最小,故AB错误;
CD.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推知,卫星从A经D到C点的运动时间为,卫星从B经A到D点的运动时间小于,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题中条件不能比较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的关系,选项A错误;
B.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火星靠近太阳的过程中,引力做正功,则速率增大,选项B正确;
C.地球远离太阳的过程中,所受引力减小,则加速度减小,选项C错误;
D.火星绕太阳运转与地球绕太阳运转不是相同的轨道,则相等时间内,火星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不等于地球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选项D错误。
故选B。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
则
故选D。
4.C
【解析】
【详解】
A.“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人们看到太阳上的黑点实际上是金星,由此可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故A错误;
B.观测“金星凌日”时,如果将太阳看成质点,将无法看到“金星凌日”现象。故B错误;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可得
依题意,有
解得
故C正确;
D.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同一轨道内,相同时间内,金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5.D
【解析】
【详解】
当视角最大时,地球和水星的连线恰好与水星的运动轨迹相切,设最大视角为,根据几何关系有
又
解得
选项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B
【解析】
【详解】
AD.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行星在此椭圆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大小不断变化,故A、D错误;
B.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由于火星的半长轴比较大,所以火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比地球的长,故B正确;
C.行星由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其速率将增大,故C错误。
故选B。
7.C
【解析】
【详解】
令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和周期分别为r1,T1,火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和周期分别为r2,T2,则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解得
故选C。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通过观测,水星表面具有许多陨石坑而且十分古老,故水星具有岩石外壳。而土星与木星是气态星球,天王星是冰巨星。
故选A。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太阳系的行星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且速度大小在改变,故A错误;
B.同一行星在绕太阳运动时近日点速度大于远日点速度,故B错误;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离太阳越远的行星运行周期越大,故C正确;
D.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做椭圆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0.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
T1=N
解得
根据开普勒定律
线速度
则
故选A。
11.A
【解析】
【详解】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当航天器围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时,距离地球越近,则速率越大,则经过近地点A的速率v1和经过远地点B的速率v2的关系
v1>v2
故选A。
12.C
【解析】
【详解】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故A错误;
B.开普勒第一定律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故B错误;
C.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中r代表轨道半长轴,T代表公转周期,比值k只与中心天体有关,故C正确;
D.行星绕太阳运动时,所有行星都在不同轨道上,故D错误。
故选C。
1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相同时间内月球与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不同卫星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不同,所以在相同时间内,月球与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和地球与太阳中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不相等,故A错误;
B.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相同时间内地球同步卫星与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和月球与地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不相等,故B错误;
C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地球同步卫星和月球公转的中心天体相同,则地球同步卫星运动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等于月球公转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而月球公转与地球公转的中心天体不同,则月球公转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不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三次方与周期平方的比值,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行星运行的轨道发生最大偏离,一定是B对A的引力引起的,且B行星在此时刻对A有最大的引力,故此时A、B行星与恒星在同一直线上且位于恒星的同一侧,设B行星的运行周期为T,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根据题意有
所以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联立解得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无论日心说还是地心说,都是错误的,AB错误;
CD.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轨道为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C错误D正确。
故选D。
16. 恒星 河外星系
【解析】
【详解】
星系是宇宙中的一大群恒星、气体、尘埃等组成的系统,宇宙中的星系大约有1000亿个以上,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称为河外星系.
17. r越大,T也越大 海王星 木星 几何点 各行星绕日运动的近似圈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其周期的二次方之比为一定值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从表中数据可得出行星绕日运动的周期T与它们离日的平均距离r有关:r越大,T也越大,即旋转一周时间越长。
(2)[2][3][4][5]值最大的是海王星,为倍,最小的是木星,为倍;
[6]由于,因此可以将行星视为一个“几何点”,它在绕日做近似圆周的运动,研究行星运动时可忽略其本身的形状,自转等其他次要因素。
(3)[7]在直方图上各行星值非常相近。这表明各行星绕日运动的近似圈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其周期的二次方之比为一定值。
18. 公 1年 自 1天 1个月
【解析】
【详解】
[1][2][3][4][5]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是公转,转动一周的周期为1年,地球绕地轴转动称为自转,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即1天;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个月。
19.(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 因
且
解得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为
飞船在轨道Ⅰ的轨道半径分别为4R、在轨道Ⅱ上的半长轴为2.5R,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半径为R,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
解得
(2)从两卫星相距最远到第一次相距最近时在轨道Ⅲ上的卫星比轨道Ⅰ上的卫星多转半圈,即
解得
20.(1)86min.(2)
【解析】
【详解】
(1)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近地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地球半径.
联立解得;
(2)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其中:
联立以上方程可以得到:.
21.(1);(2)
【解析】
【详解】
(1)设行星的公转半径为r
R=Rsinθ
则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T行 ===
(2)当行星处于最佳观察期时,地球在行星之前.设地球的角速度ω1,行星的角速度ω2,经历时间为t2 ,则有:
点睛: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或要求解的物理量选取应用.要注意物理问题经常要结合数学几何关系解决.正确作图是解题的关键.
22.见解析
【解析】
【详解】
公式式中m、F、v、r都是可以直接测量的量,所以此式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验证;
式中v、r、T都可以测量,因此用可以用实验验证;
开普勒第三定律公式是开普勒研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研究发现的,不能在实验室中验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