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蒹 葭
《诗经·秦风》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诗歌,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内容,背诵和默写诗歌。
解题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 ,皆生于水边。
《秦风》
“芦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长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央 。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诗人所思念追 寻的人。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从:追寻踪迹。
阻:险阻,难走。
溯 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方:边
蒹 葭 凄凄,
白 露 未 晞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湄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跻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坻 。
凄凄: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跻:登,指道路险峻,需攀登而上。
坻:水中小面积高地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消失
涘:水边
右:迂回,盘曲。
沚:水中沙洲
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
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你头脑中的展现的画面。
本文着力写主人公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好,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
诗意粗解
《蒹葭》译文:
浩荡的芦苇莽莽苍苍,晶莹的露珠啊,
化做白霜。
我所心爱的人啊,在河水的那一方。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而且漫长。
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好象在水中央。
摇曳起伏的芦苇凄清一片,芦苇上的露珠啊,
闪着银光。
我心爱的人啊,在水那边高高的山崖上。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又险又高。
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若在水中高地上。
变幻不定的芦苇莽莽苍苍,岸边的露水尚未干爽。
我所怀念的人啊,她就在水的那边。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迂回曲折,道路漫长。
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宛如在水中小洲上。
1.诗歌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描写了哪些景物,造成一种怎样的气氛?)
景、人、物
氛围、境界
全诗通过芦苇、白露秋霜、秋水伊人等意象营造了一个凄清、朦胧、优美的意境 。
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伊人
2.“所 谓 伊 人 ”指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
“伊人”应该是象征一切美好的事物。
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4、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的?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神魂颠倒,执著专一。
三、品读诗歌,体味情感美。
再读全诗,体味作品流露的情感。
深深爱恋——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痴痴守望
执著追寻——道阻、长、跻、右、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险阻
失意伤感——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址——求而不得、可望而不可即
描写艺术形象
一、蒹葭、霜露、秋水
二、伊人在水中央
三、上下求索的青年
——凄清的秋景(渲染气氛)
——可望不可及
——执著追求
特点
全诗三章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情。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蒹葭》结构内容
写作特色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重章叠句
起兴手法
欣赏歌曲《在水一方》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阻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
她在水的中央
绿草萋萋
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
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踪迹
却见仿佛依稀
她在水中伫立
背诵和默写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