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台阶》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台阶》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1 21:59:4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2张PPT)
台 阶
课标要求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新课导入
在一般人的眼里,“理想”总是被冠以“崇高”“伟大”等字眼。拥有“理想”的人也应该是一些身份和地位都高于一般人的人。因些,我们往往忽略了普通人的理想。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森祥的《台阶》一文,来看看一位普通的“老父亲”,把拥有一个高高的台阶作为人生的理想,这会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习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体会“台阶”的含义。(重点)
2.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难点)
3.感受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素养)
作者介绍
李森祥,1956年出生,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其小说主要以农村、军营生活为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代表作有《小学老师》《抒情年代》等。
小说常识
1.概念: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分类:长篇、中篇、短篇(按篇幅长短)。
3.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5.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小说集《台阶》(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节。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时空的距离,使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这种回忆成为李森祥小说创作的契机与灵感。作者根据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许多农民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立志改变现状这一现实写了这篇小说。李森祥以《台阶》为代表的前期小说,基本上侧重于“家族圈”的表现。
字词学习
庄稼茬
凹凼
门槛
揩汗
撬开
涎水
黏性
烟瘾
晌午



厚道
糟糕
醒悟
烦躁
头颅
言外之意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shǎnɡ āo dànɡ kǎn xián kāi nián chá yǐn
zāo qiào wēi tíng kē lú hòu
xǐng kěn bènɡ zào yì
字词学习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叮嘱】:再三嘱咐。
【气派】:神气;有精神。
【筹划】:筹措。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眼睛向下看。形容顺从的样子。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所。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说说文中讲了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
本文主要讲了父亲为了提高自家的地位,不辞辛苦造高台阶,最终走向衰老的故事。
整体感知
2.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小说划分层次,并用几个字概括层意。
开端(1—9):梦想造台阶。
发展(10—16):准备造台阶。
高潮(17—25):建造新台阶。
结局(26—32):台阶成人老。
台阶
开端→梦想造台阶→期盼
发展→准备造台阶→兴奋
高潮→建造新台阶→喜悦
结局→台阶成人老→失落
崇敬
怜悯
合作探究
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父亲的语句,说说表现了父亲的哪些品质。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合学任务一:
“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运用细节描写,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和农民的本色,也说明家庭的贫困。表明父亲吃苦耐劳的品质,那些“沟”“沙子”“泥土”都是父亲辛劳的见证。
第1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神态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专注的目光”遥
看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运用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
了父亲对高台阶的羡慕与向往。“柳树枝老是摇来摇
去”“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运用自然
环境描写烘托出人物的心情,含蓄地折射出父亲的心愿
与追求一时不能实现的苦闷与不甘。
“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侧面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劳 累,体现父亲为实现目标的执着,也使父亲的形象更加高大。
合作探究
父亲的形象特点:
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
有着长远生活目标的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老实厚道又谦卑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
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表明新台阶从准备到建成的时间之久。
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合作探究
3.小说结尾写道“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如何理解这一结局
合学任务二:
同位合作探究文章主题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父亲老了”与当年父亲的体壮如牛形成
对比,从而突出父亲为了造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但是新屋落成了,身体也垮了,人也衰老了,文章就此结束,留给我们的思索是深沉的。
概括主题
本文通过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那个时代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