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了解绘制统计图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折线统计图,学生能描述、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呼吁大家爱护树木,保护植被。
二、教学重点: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体验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展示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预设,复习导入
1、出示小区绿化图片。让学生看图片说感受。
小结:我们都知道绿色植物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等作用。园林绿化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请看,这是滨海市和临江市2008-2016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情况。
2、出示滨海市2008年--2016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文字信息。
提问: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能清晰地展示出来。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4、根据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找信息。
提问:从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并观察这些数据的不同?
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根据竖条的最高点用手势比划一下,初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动画演示从条形统计图转化到折线统计图的过程。
5、出示滨海市2008-2016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图。
出示课题:板书 折线统计图。
(二)自主探究,研学新知
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从折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讨。
2、小组展示汇报。
点-----------有高有低的,表示数量的多少
让学生用你手比划上升或下降的线,表示的意义,重点让学生探究同样是上升的线,具体不同,数据改变的原因,引出“倾斜度(幅度大小不同,所以数量增加的或减少的不同)”
线----------有向上和向下的,表示增减变化
总体来看-------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
3、学生预测2017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4、对比条形和折线统计图,总结折线统计图的优势。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晰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三)拓展延伸,合理应用。
1、出示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心电图,股票分析图、气温变化图。
2、观察气温变化图,找信息。
(从数量的多少和整体变化趋势展示)
(四)动手操作,分析预测
1、出示ppt,2014年昆明旅游人数统计表。
2、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
3、学生展示汇报
(步骤:描点、标数据、连线,同时教师板书三个步骤)
4、学生汇报从这个折线统计图发现的数学信息。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谈收获。
2、展示其他种类统计图。
3、德育渗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片绿色呢?
不乱扔垃圾,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植树造林……
课堂呼吁: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为建设绿色校园贡献一份力量,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