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物理第六章检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试说出下列说法的物理原理。
(1)自行车刹车时,要用力捏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巴掌拍不响:___________________
2、 抛在空中的质量为200 g的皮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它会受到_______力的作用,该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
3、2022年冬奥会正在中国北京举办。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如图1所示),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用力撑雪杖,雪杖变得有些变曲,这说明力还能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
图1 图2
4、体育运动中有许多用力的现象,如图2所示。图中的(a)(b)(c)三图分别表示打棒球的三种情况,观察图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d)(e)中乒乓球运动员打出“下旋球”、足球运动员踢出“香蕉球”,他们都是通过控制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达到目的的。
5、重为500 N的铁箱,受到200 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铁箱和地面的摩擦是滑动摩擦,铁箱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
6、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则物体的重力为______N。
7、第24届冬奥会2022年2月4日在北京举行,被称为“雪上马拉松”的越野滑雪比赛。如图6所示,运动员用力向后撑雪杖,人就向前运动,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同时观察到被雪杖撑过的地方,雪会凹陷下去,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若滑雪运动员沿直线匀速滑行,则他的运动状态__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8、有一根弹簧,在它的测量范围内,如果受到8N的拉力,弹簧的长度为29cm,如果受到5N的拉力,弹簧的长度是26cm,则若不受任何力时弹簧的长度是______。
9、某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滑动摩擦的实验。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一物块P相连,用力F水平向左拉物块下面的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N,则物块P受到金属板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N;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若物体A重1500N,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是90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m,则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前进时,拉力F=______N,物体A移动______m。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1、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500N的是( )
A.一枚大头针 B.一头奶牛 C.一个中学生 D.一张书桌
12、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会产生弹力的作用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人用浆向后划水,船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用拳头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说明棉花包对拳头没有力的作用
13、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B.足球产生的弹力是由于足球的形变造成的
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1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C.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上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15、如图所示,两匹马沿水平方向分别用500N的力同时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拉环,使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250N C.500N D.1000N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物体的重心越高越稳定
C.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D.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17、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返回地球,经地面工作人员测量,此次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质量共1731g,与在月球上相比,这些样品( )
A.质量变大,重力变大 B.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C.质量不变,重力变大 D.质量变大,重力不变
18、如图,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9、下列关于公式中的常数g=9.8N/kg的物理含义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g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即1kg=9.8N
B.g=9.8N/kg表示9.8N=1kg
C.g=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D.g是常数,表示在任何地方,g为定值
20、一根均匀铁丝AB,在中点O用一细绳将它悬挂起来,铁丝保持平衡.如果将OB这一段弯折一下,使点B和点O重合,如图所示,则此时铁丝将( )
A、保持平衡 B、长端向下倾斜
C、短端向下倾斜 D、未知铁丝原长,无法判断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21、如图所示,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22、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搬运一个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的作用点,其中DC=BC,若要用最小的力搬动这个石块,请在图中确定杠杆的支点 (填写字母),并画出此时最小动力F 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15分)
23、(6分) 一位同学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之后,认为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于是他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1)为完成本实验,需要自己制作木块,他制作的等质量木块应该选择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A. 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体
B. 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C. 各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正方体
D. 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2)本实验中,该同学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
方案二:木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
①用方案一实验时,应该拉动木块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②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是_____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3)应该记录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除了弹簧测力计,本实验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24、(9分)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应该将杠杆右端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__的大小.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左边挂上钩码,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_N.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10 2 10
2 1 20 2 10
3 2.5 10 1 25
(3)以弹簧测力计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与力臂的大小来进行测量,得出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本实验中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当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变为向右倾斜下拉并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9分)
25、如图所示,将重物匀速提高2m,若物体质量为30Kg,动滑轮重、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g取10N/㎏),求:(1)拉力F的大小.(2)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5分) “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如图所示是“塔吊”的简化图. OB是竖直支架,ED是水平臂,OE段叫平衡臂,E端装有配重体,OD段叫吊臂,C处装有滑轮,可以在O、D之间移动. 已知OE=10 m,OC=15 m,CD=10 m,若在C点用此“塔吊”能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1.5×103 kg,则:
配重体的质量应为多少千克?
当滑轮移到D点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多少千克? (不计“水平臂”和滑轮重力,g取10 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