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单以人均收入衡量,世界最富裕的国家通常是瑞士、挪威、卢森堡等。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宣布世界人均财富排名第一的国家却是澳大利亚(图2.1)!其人均财富的计算综合考虑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工业产出、劳动生产率和其他经济活动。自然资源对澳大利亚能够成为世界人均财富的首富有多少贡献
新课导入
01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位置
土地
气候
资源
自然
条件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区域发展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都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
四大文明古国,是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 分别是
古巴比伦 [位于西亚,今地域属伊拉克]
古埃及 [位于西亚及北非交界处,今地域属埃及]
古印度 [位于南亚,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古中国 [位于东亚]
资料来源:星球研究所
1.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孟加拉国:
位于恒河一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水热充足,人口稠密,但却是世界上极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日 本:
地处西北太平洋,多火山、地震,少平原、耕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但其依靠社会资源发展成为世界上极为富裕的国家之一。
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已有上万年的历史,正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即改造自然,必然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的可持续性发展。
改造自然要素,进而改造整个自然环境,进而再改造整个区域内整个的地理环境
巴西 咖啡
美国 小麦
反面例子
正面例子
2.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成都平原的地方
①
【思考题】
(1)结合都江堰附近区域的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都江堰的自然原因。
(2)评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与今天的主要功能差异。
【思考题】
问题(1)结合都江堰附近区域的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都江堰的自然原因。
【答案】
都江堰附近区域年降水量多,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位于山地与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变化明显,河流在山区流速快,进入平原流速变慢;易发生旱涝灾害;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调节径流量,缓解旱涝灾害。
【思考题】
问题(2)评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
【答案】
该工程是顺应自然规律,并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岷江水可以自流入成都平原;防洪抗旱,减少成都平原的旱涝灾害;为成都平原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城市生活用水;不存在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问题(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与今天的主要功能差异。
【答案】
在古代为水利工程,具有水利功能;在今天它既有水利功能,又具有旅游观赏功能。
美国黑风暴
②
美国大平原地区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黑风暴”,最严重的地区一个月内尘暴天数长达25天,主要原因是大面积开垦中部大平原,破坏了草原植被,使土壤极易遭受风蚀。
02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
农业社会,土地资源对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
工业社会,矿产资源对区域发展影响较大
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
1.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原来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地广人稀,以游牧经济为主。自1933年发现石油后,依靠出口石油和对石油的开发利用,发展海水淡化、石油冶炼、农业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图瓦卢
图瓦卢:
矿产资源极度缺乏, 经济发展水平低,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的重要因素。
2.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
有的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区域发展中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和铝土等矿产资源,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在世界银行对人均财富的计算中,澳大利亚因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大幅度提高了人均财富量。
3.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而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思考题】:1)是不是矿产资源贫乏的区域,发展一定落后?
2)是不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一定发达?
案例1:“海上马车夫”——荷兰
荷 兰:
20世纪50年代,随着北海油田的开发,已是工业化国家的荷兰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忽视了其他工业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一段时期增长乏力。
案例2:瑞士手表
瑞 士:
瑞士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瑞士利用其技术、金融等优势成为全球最富裕、社会最安定、经济最发达和拥有最高生活水准的国家之一,全球创新指数位列第一。
活动: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思考题】
1.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的关系。
2.阅读课本内容,讨论其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
【材料】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较大。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图2.7)。1949年以来,山西省累计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煤炭外调量最高时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量的314左右,近年来仍维持在1/3的水平。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最高时超过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3, 2015年占15%。近些年,山西省的煤炭产量下降,经济增速较为缓慢。
问题1.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的关系。
【答案】
初期: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且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等,煤炭工业成为支柱产业。
中期:山西省煤炭资源枯竭、经济增速缓慢。因为产业结构单一且环境污染严重。
后期:山西省通过延长煤炭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
问题2.阅读课本内容,讨论其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
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如果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反而会拖累经济发展;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将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适宜发展的产业,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地中海东岸的小国以色列,国土总面积的45%是沙漠。以色列实现了“让沙漠开满鲜花”的梦想,成为世界重要的鲜花出口国,其鲜花主要销往西欧。据此完成1~3题。
1.以色列实现“让沙漠开满鲜花”,对自然条件改造合理的是 ( )
A.山区地形改造成梯田 B.建大棚温室改造热量
C.修建水利工程和技术措施改造水源 D.沙漠变肥沃的土壤
C
课堂练习
2.冬季是以色列鲜花的销售旺季。该季节,以色列种植鲜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气温较高 B.地形平坦
C.昼夜温差大 D.光照充足
3.目前,以色列鲜花总产量一半以上来自新培育的品种。主要是因为以色列拥有( )
A.发达的经济实力 B.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
C.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D.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
A
B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