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大国外交》
现在所有人都想成为中国人的朋友
——俄罗斯《专家》周刊
没有一个亚洲国家愿意拒绝中国的拥抱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统编版 八年级下
01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签订生效,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是安全理事会,有五个常任理事国:中、苏、美、英、法。
1945年 联合国创立。
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说一说:从这段史料中可以提取哪些信息?
新中国成立后,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事实情况如何?
国民党执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美国等国家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新中国排斥在外,仍由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努力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成为我们外交奋斗目标之一。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意义: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1年中国代表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被西方媒体描述为:
“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材料一 随着亚非拉一批新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至20世纪60年代,在联合国成员中,第三世界国家已经拥有了2/3的席位。
材料二 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体的代表从联合国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材料三 1964年到1967年,中国相继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打破西方核垄断。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中国能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是什么?
①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②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根本原因)
02中美、中日建交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敌对20多年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珍宝岛事件”使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苏联对中国造成极大威胁。
说一说:从材料中可以发现中苏、美苏、中美三者中的关系。
中苏:处于“敌对”的状态;“水火不容”;
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中美:一直处于敌对中,但是……
材料二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尼克松这句话,可以看出美国认识到了什么?
从中国来说:①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②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从美国来说: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③美国陷入越战泥潭
结论: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中美建交的过程
1971年“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中国“小球转动大球”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日建交的过程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意义: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20世纪70年代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1972年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
亲切接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易错易混:
中日正式建交早于中美正式建交
尼克松深情回忆这次握手时说:“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结束的是中美敌对的时代;开启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时代。
纵观中美关系发展,未来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实行“求同存异”的方针,共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挑战,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加快友好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03全方位外交
改革开放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他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背景:
布局: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举措:
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建立世界新秩序努力
③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头戴蓝盔的联合国中国维和士兵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外交成就:
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017年中国与巴拿马建交
2018年5月多米尼加建交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亚洲开发银行
联合国
世界卫生组织
外交成就: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G20峰会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亚信峰会
中国举办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全方位外交的影响: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国家实力: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外交政策: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际环境: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综合国力强大才是根本原因!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世 纪70年代
全方位外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
中日建交(1972)
外交政策
外交原则
外交格局
外交就成就
意义
乒乓外交(1971年)
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
尼克松总统访华(1972)
中美建交(1979)
本课小结
D
1.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2.“小球转动大球”的故事反映了我国与哪个国家外交关系的改变?( )
A.英国 B.日本 C.印度 D.美国
当堂达标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你认为“梅开三度”包括(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⑤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D
4、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主题应当是( )
A.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
C.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D.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C
5、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