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巩固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巩固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30 08: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巩固训练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地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等
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同一个椭圆、有共同的焦点
C.火星与太阳的连线、地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D.哈雷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等于地球轨道(可视为圆形)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
2.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等多个部分组成。探测器预计在2017年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带回约2kg月球样品。某同学从网上得到一些信息,如表格中的数据所示,请根据题意,判断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为( )
月球半径 R0
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g0
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
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A. B. C.4 D.6
3.以下关于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最小速度
B.对于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的卫星,远地点速度一定小于在同高度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
C.对于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的卫星,近地点速度一定在7.9km/s一11.2km/s之间
D.在地球表面发射一颗绕月卫星,发射速度必须大于第二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4.我国发射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若将探测器在上述三个轨道上的运动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且忽略探测器质量的变化,则探测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
A.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
C.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5.我国的人造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有近地点和远地点,由开普勒定律可知卫星在远地点运动速率比近地点运动的速率小,如果近地点距地心距离为R1,远地点距地心距离为R2,则该卫星在近地点运动速率和远地点运动的速率之比为(  )
A. B. C. D.
6.2021年,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一颗质量达到木星级别的气态行星,绕银河系内的一顆白矮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绕太阳微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若该白矮星的质量约为太阳的一半,气态行星绕白矮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r。取1年,,,则可估算出该气态行星的角速度约为(  )
A. B. C. D.
7.在浩瀚的天空,有成千上万颗的人造天体一直在运行。为研究某未知天体,人类发射了一颗探测器围绕该天体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测得该天体相对探测器的张角为θ,探测器绕该天体运动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该天体的密度为(  )
A. B.
C. D.
8.若有一艘宇宙飞船在某一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其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那么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
A. B. C. D.
9.宇航员登陆月球后,在离月球表面高h的位置静止释放一个石块,测得石块经时间t落到月表,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则近月卫星的绕行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10.天文学家在宝瓶座NGC 7727星系中发现一个迄今为止离地球最近的超大质量双黑洞系统(可看成双星系统),在这个双黑洞系统中,黑洞甲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54亿倍,黑洞乙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630万倍。2.5亿年后,这两个黑洞最终将合并成为一个质量更大的超大质量黑洞。不考虑其他星体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所受万有引力之比为154:63
B.甲、乙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154:63
C.若两黑洞的总质量不变,该双黑洞系统运行周期会随甲、乙间距减小而减小
D.若两黑洞间存在质量转移但总质量不变,两黑洞的动能均随甲、乙间距减小而增大
11.如图为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若A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星的轨道半径,双星的总质量为M,双星间的距离为L,其运动周期为T,则(  )
A.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B.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B的线速度
C.L一定,M越大,T越大
D.M一定,L越大,T越小
12.一宇航员到达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某星球表面,做了如下实验∶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上端固定于O点,如图甲所示,在最低点给小球某一初速度,使其绕O点的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绳的拉力F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F1=3F2,设R、m、引力常量G和F1为已知量,忽略各种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星球的密度为
C.卫星绕该星球运行的最小周期为
D.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二、填空题
13.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地球同步卫星位于__________上方高度约__________km处,因__________,也称静止卫星。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以__________的角速度转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__________。
14.人造地球卫星
(1)______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______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特殊贡献的科学家______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2)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地球同步卫星位于______上方高度约______处,因______,也称静止卫星.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以______的角速度转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______。
15.物理学家__________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可以统一地解释自由落体运动和天体运动。按照这个理论,月球应受到地球的引力。请问在引力作用下月球为什么没有掉到地面上?__________。
16.2020年,我国将首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在火星着陆,这将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大突破。已知地球与火星的质量之比约为10:1,半径之比约为2:1,设甲乙两卫星分别在地球和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地球与火星的第一宇宙之比为_______;地球与火星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之比为______;甲乙两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航天飞机的飞行轨道是近地轨道,地球半径为,某航天飞机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90min左右,则估算它离地高为多少米?
18.在2049年的某一天,一位中国航天员乘坐中国航天集团的飞行器,成功的降落火星上。他在离地高h处无初速释放一小球,并测得小球落地时速度为v(不计阻力),已知引力常量为G,火星半径为R。
(1)求火星的质量;
(2)在火星表面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19.如果知道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T和它与太阳的距离r,能求出太阳的质量吗?若要求太阳的密度,还需要哪些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B
6.C
7.A
8.A
9.B
10.C
11.B
12.A
13. 赤道 36_000_ 相对地面静止 相同 相同
14. 1957 1970 钱学森 赤道 36000km 相对地面静止 相同 相同
15. 牛顿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引力充当向心力
16. 5:2 5:2
17.
18.(1);(2)
19.能;还需要知道太阳的半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