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训练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图为绕太阳运转的各行星轨道示意图,假设图中各行星只受到太阳引力作用,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星运行的周期最长 B.地球运行的线速度最大
C.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最小 D.天王星运行的角速度最小
2.已知地球同步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为4.24×107m,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7.29×10-5rad/s,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为3.84×108m,假设地球上有一棵苹果树笔直长到了接近月球那么高,则当苹果脱离苹果树后,将( )
A.沿着树干落向地面
B.将远离地球,飞向宇宙
C.成为地球的“苹果月亮”
D.成为地球的同步“苹果卫星”
3.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图所示是其中三颗卫星a、b、c的轨道示意图,a、b、c三颗卫星均绕地球做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
A.卫星a可以经过昆明正上空
B.卫星a运行角速度比c卫星的大
C.卫星b的运行速率为7.9km/s
D.卫星c的运行周期为24小时
4.在星球P和星球Q的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在空中运动时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星球P的半径是星球Q半径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星球Q和星球P的质量之比为
B.星球Q和星球P的密度之比为
C.星球Q和星球P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D.星球Q和星球P的近地卫星周期之比为
5.我国的“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通过“天眼”观测到的某三星系统可理想化为如下模型: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颗恒星,甲、丙围绕乙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若三颗星质量均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
A.甲星所受合外力为 B.甲星的线速度为
C.甲星的周期 D.甲星的向心加速度为
6.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应用于天文学研究的历史事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经过大量计算以后而发现的
B.在18世纪已经发现的七颗行星中,人们发现第七颗行星——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总是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结果有比较大的偏差,于是有人推测,在天王星轨道外还有一颗行星,是它的存在引起了上述偏差
C.第八颗行星,是牛顿运用自己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经过大量计算而发现的
D.天王星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年轻的天文学家勒维耶合作研究后共同发现的
7.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为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 )
A.星球A受到的引力一定大于星球B受到的引力
B.星球A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星球B的向心加速度
C.星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星球B的角速度
D.星球A的质量一定小于星球B的质量
8.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ωa<ωb
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是aa>ab
C.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va>vb
D.周期的大小关系是Ta9.如图所示是同一卫星绕地球飞行的三条轨道,轨道1是近地圆形轨道,2和3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A点是轨道2的近地点,轨道1、2在A点相切,B点是轨道2的远地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条轨道中,卫星在轨道1上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最大
B.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A点的速度小于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点的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点的向心加速度
10.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进入轨道后可近似认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航天器舱中的人和物将随航天器一起做圆周运动,若某宇航员手托着一个小球静止站立于航天器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太空中将失去惯性
B.宇航员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
C.太空舱中,宇航员利用台秤无法测出小球的质量
D.航天器运行时与地球之间将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11.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中国空间站驻留半年,从而为我国空间站的建设揭开新的篇章。设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将地球视为密度均匀的球体,若地球的密度保持不变,空间站距离地心的距离以及地球的半径均变为原来的2倍。则空间站围绕地球运转时的周期为( )
A.T B.2T C.4T D.8T
12.年月日凌晨,我国成功发射一枚火箭,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上了天空,历经个小时的飞行后,在离月球仅公里的距离完美“刹车”,进入近月轨道运行;月日时分,“嫦娥四号”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顺利进入月球背面的预定着陆准备轨道;年月日时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出着陆指令:开启变推力发动机,逐步将探测器的速度降到零,并不断调整姿态,在距月面米处悬停,选定相对平坦区域后缓慢垂直下降,实现了世界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器在着陆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设悬停前减速阶段变推力发动机的平均作用力为F,经过时间t将探测器的速度由v减小到0。已知探测器质量为m,在近月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月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着陆过程中“嫦娥四号”探测器质量不变。则通过以上数据可求得( )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月球的半径
C.月球的质量 D.月球的平均密度
二、填空题
13.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___________,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___________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___________。
(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___________跟它的___________的比值都相等,即=k,比值k是一个对于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
14.2020年4月16日,“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按时开启第十七个月昼新一轮的探索旅程。“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受到月球引力为F,则“玉兔二号”月球车随“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球前在距离月球表面高度为月球半径3倍时,受月球引力为______。
15.2006年2月10日,中国航天局确定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志,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明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假想人类不断向月球“移民”,经过较长时间后,月球和地球仍可视为均匀球体,地球的总质量仍大于月球的总质量,月球仍按原轨道运行,月地之间的万有引力将__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不变”);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__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不变”);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将__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不变”);
16.2020年7月31日,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包含多颗地球同步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建成以后,有助于减少我国对导航系统的依赖,由运行周期为3小时的卫星群组成,设北斗导航系统的同步卫星和导航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为和,线速度分别为和,则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且物体只受该星球的引力作用,忽略该星球的自转,求:
(1)该星球的质量;
(2)从这个星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18.2020年11月28日20时58分,嫦娥五号卫星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运动周期为T,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
(1)月球的质量M;
(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19.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匀质实心球,半径为R。从球内挖去一个直径为R的小球,放在距离为d的地方,求两者之间的引力。
20.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着陆巡视器(其中巡视器就是“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巡视器从进入火星大气层到成功着陆经历了气动减速段、伞系减速段、动力减速段、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段,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已知火星质量为(约为地球质量的0.11倍)、半径为3395km(约为地球半径的0.53倍),“天问一号”的着陆巡视器质量为1.3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试根据图示数据计算说明下列问题:
(1)着陆巡视器在动力减速段做的是否为竖直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2)设着陆巡视器在伞系减速段做的是竖直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试求火星大气对着陆巡视器的平均阻力为多大?(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A
6.B
7.D
8.A
9.B
10.C
11.A
12.C
13. 椭圆 焦点 面积 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 公转周期的二次方
14.
15. 变大 变大 变小
16. 小于 4:1
17.(1);(2)v0
18.(1);(2)
19.GM2
20.(1)不是匀减速直线运动;(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