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巩固训练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新京报2021年2月10日晚报道:经历200余天的飞行,跋涉4.75亿千米,在距离火星400千米处成功的一脚刹车,中国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顺利进入火星轨道。与地球相比,火星半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的,公转半径约为地球的1.5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约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线速度的1.5倍
B.火星绕太阳运行的公转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的1.8倍
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
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2.下列哪颗行星具有坚硬的岩石外壳( )
A.水星 B.木星 C.土星 D.天王星
3.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定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成功。着陆前曾经在周期为T的椭圆形停泊轨道绕火星运行,此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近距离为d1,最远距离为d2。已知火星半径为R,则火星表面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4.“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对接“天宫二号”。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0 B. C. D.
5.“嫦娥四号”是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探月卫星(称为“四号星”),主要任务是更加全面、深层次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貌、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如图所示,若“四号星”在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上绕月运行,t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为s,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算出月球质量为 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C.“四号星”的角速度为 D.“四号星”的周期2π
6.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制动前环绕器在轨道I上运动,在P点制动后进入轨道Ⅱ运动。如图所示,环绕器沿轨道I、Ⅱ运动到P点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I、vⅡ;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I、aⅡ。则( )
A.vI>vⅡ aI=aⅡ B.vIaⅡ
7.如图所示为静止于赤道地面上的物体,为低轨道卫星,为同步卫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的周期可能为
B.若某时刻卫星经过的正上方,则再运动一圈会再次经过的正上方
C.的线速度比的线速度大
D.的向心加速度比的向心加速度大
8.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天和核心舱环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其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小于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则( )
A.天和核心舱的周期大于地球自转周期
B.天和核心舱的轨道平面一定与赤道平面重合
C.天和核心舱的线速度大于7.9km/s
D.天和核心舱的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9.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在某点附近极短时间内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半径为该点的曲率半径。已知椭圆长轴端点处的曲率半径公式为ρ=,其中r1和r2分别是长轴的两个端点到焦点F的距离(如图甲)。如图乙,卫星在椭圆轨道Ⅰ上运行,运行到远地点A时,速率为v1,之后变轨进入轨道Ⅱ做速率为v2的匀速圆周运动。若椭圆轨道近地点位于地球表面附近,远地点到地心的距离是R',地球半径为R,则等于( )
A. B. C. D.
10.如图,质量相等的两颗地球卫星A、B,沿不同的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轨道半径,则它们运动的周期与和动能与大小关系分别为( )
A. ; B. ;
C. ; D. ;
11.科学家发现太阳绕银河系中心O处的“黑洞”做圆周运动(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转一圈大概需要2.2亿年,这个时间被称为银河年,而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圈(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仅需要1年。另一恒星S也绕O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16年,已知O处离太阳的距离约为2.6万光年,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光年,引力常量为G,根据题给信息可以推断出( )
A.恒星S的线速度小于太阳的 B.“黑洞”与地球间的质量关系
C.恒星S与太阳间的质量关系 D.恒星S和太阳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12.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绕一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飞船线速度大小的二次方与轨道半径的倒数的关系图像如图中实线所示,该图线(直线)的斜率为,图中(该星球的半径)为已知量。引力常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星球的密度为
B.该星球自转的周期为
C.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D.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二、填空题
13.有一宇宙飞船到了某行星附近(该行星没有自传运动),以速度v绕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出运动的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该行星的半径为______和平均密度______。
14.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己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则:卫星a的周期__________卫星c的周期;卫星a的加速度__________卫星b的加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下表列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一些数据:直径d、与太阳间平均距离r及绕日转动的周期T。计算各行星离太阳平均距离r与行星直径d之比,平均距离r的三次方与周期T的二次方之比,并回答下列问题。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直径约 5 12 12.75 7 140 120 52 50
与太阳间平均距离约 60 108 150 230 780 1400 2900 4500
绕日周期T(年)约 0.25 0.6 1 1.9 12 29 84 165
约 12 9 118 32.9 5.57 11.7 55.8 90
约
(1)行星绕太阳旋转周期T与它们离太阳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
(2)各行星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__星,为_________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星,为____________。由于很大,你能将行星的绕日运动视为怎样的一个运动模型?( )
(3)如图所示,将各行星之值用直方图表示出来。分析直方图,你能发现什么结论?( )
16.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之比为81:1,半径之比为4:1,求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____。
三、解答题
17.土星和地球均可近似看作球体,土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9.5倍,土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95倍,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地球密度约为,试计算:
(1)土星的密度;
(2)土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18.2021年,我国将一次实现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假设探测器到达火星附近时,先在高度恰好等于火星半径的轨道上环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运动周期为T,之后通过变轨、减速落向火星。探测器与火星表面碰撞后,以速度v竖直向上反弹,经过时间t再次落回火星表面。不考虑火星的自转及火星表面大气的影响,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火星的半径R与质量M。
19.火箭搭载着探测器从地球表面发射,飞向月球。探测器与火箭箭体分离后,进入月球表面附近的预定轨道,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1)若测得探测器环绕月球运动的周期为T0,求月球的平均密度;(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G,球体体积公式)
(2)火箭内的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若火箭从地面起飞后,一直以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g0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某时刻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是刚起飞时压力的,求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h。(已知地球半径为R)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A
4.B
5.A
6.A
7.C
8.D
9.A
10.A
11.D
12.A
13.
14. 等于 小于
15. r越大,T也越大 海王星 木星 几何点 各行星绕日运动的近似圈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其周期的二次方之比为一定值
16.16:81
17.(1),(2).
18.(1);(2),
19.(1);(2)2R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