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
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棕色
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40:7
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2.2.8克CO在高温下跟5.8克铁的某种氧化物完全反应,这种氧化物是
A.FeO B.Fe2O3 C.Fe3O4 D.无法确定
3.实验室用下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B.氧化铁发生了氧化反应
C.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D.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再停止加热
4.下列工业炼铁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
B.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C.炼铁时焦炭不完全燃烧生成CO,提供还原剂。
D.高炉炼铁得到的是生铁,仍然含有少量杂质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
B.用镊子取用二氧化锰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最后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刻度
D.实验室模拟炼铁时先加热氧化铁再通一氧化碳
6.现有Fe2O3和CuO的混合物ag,在高温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4.4g,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全部吸收后,产生白色沉淀10.0g,则a的数值为
A.12.6 B.6.0 C.6.3 D.5.5
7.用足量的CO 还原8.0g某种铁的氧化物,生成的气体全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沉淀12.5g,则这种铁的氧化物可能是
A.FeO B.Fe2O3与Fe3O4的混合物
C.FeO与Fe3O4的混合物 D.Fe3O4
8.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放出H2的质量是B>A>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9.现有等质量X,Y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X>Y B.相对原子的质量:X>Y
C.金属活动性:Y>X D.消耗硫酸的质量:X>Y
10.化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把金属矿物冶炼成金属就是人们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改造的典型范例.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11.金属单质家族四兄弟W、X、Y、Z,不小心掉入稀盐酸池,神情如图所示:
则W、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X>W>Z>Y B.Z>X>W>Y
C.W>X>Y>Z D.Y>Z>X>W
1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A.氢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13.生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下列关于生铁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只有铁元素,属于单质
B.性质:与橡胶类似,有较好的弹性
C.用途:可用于生产不锈钢
D.制备:常用铁矿石和焦炭化合而成
14.工业炼铁中会发生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A.CO B.Fe2O3 C.CO2 D.Fe
15.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
16.取一定质量的Fe(OH)3固体加热至550℃完全分解为Fe2O3和H2O,温度提高到1400°C时,Fe2O3继续分解为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和O2;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5.4克,再通过灼热的铜网,铜网质量增加0.8克(产生的气体均被完全吸收)。则所得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A.FeO B.Fe3O4 C.Fe4O5 D.Fe5O7
二、综合应用题
17.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CO2的排放量和吸收量基本相当。
(1)工业上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CO2排放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CO2的过度排放会导致____的加剧。
【CO2的封存】
(2)地质封存:将CO2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转化为液态,注入地层中。从微观角度分析,CO2从气态转化为液态,分子的间隙____。
(3)海洋封存:将CO2运输到封存地点,灌注于海洋深处。该方案可能导致海水逐渐酸化,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2的转化】
(4)已知CO2和H2在合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1装置(固定装置省略)探究该反应的产物。
查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变成蓝色。
②碱石灰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且不与氢气、一氧化碳反应。
③H2是一种还原性气体,高温下可还原氧化铜、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
实验现象及结论:B中白色固体变成蓝色,说明CO2与H2反应生成了____;D中____色固体变为黑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O2与H2反应生成了CO。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实验反思:图1装置中有一处明显不足,请指出____。若去掉装置E,则不能证明CO2与H2反应生成了CO,理由是____。
【CO2的捕集】
(5)二氧化碳的“捕集”技术实现了二氧化碳的捕捉、封存和资源化利用。图2为捕集二氧化碳流程图。
已知: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K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反应Ⅰ需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原因是____。
②要利用反应Ⅰ吸收8.8吨CO2,需要消耗____吨K2CO3(写出计算过程)。
③上述捕集CO2的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
18.小侨到小河边收集了一瓶浑浊的水,准备将其净化:
(1)除去水中难溶物常用的操作是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净水过程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
(2)向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_____(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
(3)铁锈是日常生活常见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理论上至少要多少克CO才能与16克的氧化铁完全反应?(写出计算步骤)
19.钢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炼铁、应用金属铁。
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放入高炉,在高温条件下,炼铁,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则回答:
(1)原料中焦炭在第①②步中都要用到,则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在冶炼反应过程中应先__________ (填“加热”或“通入CO”),其目的___________。
(2)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第③步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冶炼铁时除CO外,还可用_______等物质来还原赤铁矿中的氧化铁。
(3)中国钢铁公司为了测定朝鲜茂山铁矿的优质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公司实验室取该赤铁矿样品10g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为7.6g(假设赤铁矿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则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0.兴趣小组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进行拓展研究。
【查阅资料】
Ⅰ
Ⅱ氯化亚铜溶液吸收CO会产生红色固体Cu2Cl2(CO)2·2H2O,氨水能加速这一反应。
【设计方案】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步骤】
①打开弹簧夹,通入适量氮气;②关闭弹簧夹,点燃A、B两处酒精灯;③观察实验现象;④熄灭两只酒精灯。
【实验分析】
(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
(2)步骤③时,B处现象是_______,C处现象是_______,D处出现红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B处固体质量逐渐减小 B .D处现象证明A、B处都发生了反应
C .必须在E处加一只点燃的酒精灯 D .步骤④后,应继续通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4)已知A处参加反应的MgCO3质量为3.36g,C处得到沉淀质量为2g。从环保角度考虑D中CuCl质量最少需_______g。(精确到0.01)
21.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工业冶铁的原料有石灰石、铁矿石、___及焦炭,其中焦炭的作用有____、____。
(2)请你利用如图中提供的3个数据,自拟一道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并写出解答过程___。
22.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在实验室中选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乙同学在实验室中选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想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他按照要求设计了实验装置,连接组装仪器,并检验了装置的气密性。
(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1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他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应为(填写仪器序号字母)______。
②乙同学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小梅同学想在实验室中利用CO还原Fe2O3的反应测定某氧化铁样品的纯度,并检验气体产物,其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已知:实验所用的CO中混有少量CO2和水蒸气,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反应,且实验过程中每步反应都能充分进行。)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C里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装置A的作用为______。
③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上述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④实验前称取了10.0g该氧化铁样品放入装置C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6g,则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C
6.B
7.C
8.D
9.B
10.A
11.B
12.A
13.C
14.B
15.D
16.C
17.(1)温室效应
(2)变小
(3)
(4) H2O##水 红棕色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氢气也具有还原性能够将氧化铁还原
(5) 温度过高碳酸氢钾不稳定会分解 解:设吸收8.8吨CO2,需要消耗K2CO3的质量为x
答:吸收8.8吨CO2,需要消耗K2CO3的质量为27.6t。 K2CO3
18.(1) 过滤 引流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 硬水 煮沸
(3)解:设消耗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x= 8.4g
答:消耗一氧化碳的质量为8.4g。
19. 作燃料提供高温并生成还原剂CO 通入CO 排出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C或H2 80%
20.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发生爆炸 红色固体逐渐变黑 澄清的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AD 1.99
21.(1) 空气 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 产生热量、提高炉温
(2)97kg
自拟试题:要制得56kg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石多少kg?
解:设需要含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
答:需要含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97kg。
22. B→D→C→E 除去CO中的CO2杂质,防止干扰对气体产物的检验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易污染空气 解: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10g 7.6g=2.4g
设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
x=8g
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100%=80.0%
答: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