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有机物的常识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1有机物的常识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31 09:4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1有机物的常识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正确的是
A.乙醇 酒精 CH3COOH B.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2.推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因为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所以两者的性能不同
B.因为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所以碳酸氢钠属于有机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4.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化学式、名称、类别完全对应的是
A.Na2CO3 纯碱 碱 B.CaO 生石灰 氧化物
C.NaHCO3 苏打 盐 D.C2H5OH 酒精 碱
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05),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从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蒿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属于无机物
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8%
6.下列各组中均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维生素、碳酸钙
B.金刚石、甲烷
C.酒精、淀粉
D.葡萄糖、干冰
7.芹菜中的芹黄素(C15H10O5)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芹黄素是无机化合物 B.芹黄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5
C.芹黄素由碳、氢、氧三个元素构成 D.芹黄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8.物质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氢气、空气 B.酸:硝酸、柠檬酸
C.碱:氨水、硫酸铵 D.有机物:葡萄糖、碳酸氢铵
9.“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冰毒是一种毒品,能引发急性心脑疾病,并出现狂躁、暴力、自杀等倾向,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是82
B.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C.是由C、H、N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D.甲基苯丙胺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
10.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A.Cu、N、O2都属于单质 B.HNO3、H2SO4、NH4HCO3都属于酸
C.MgO、KIO3、Ca(HCO3)2都属于盐 D.CH4、C2H2、CH3CH2OH都属于有机物
11.二氟甲烷(CH2F2)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以替代某些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中的制冷剂。下列关于二氟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氟甲烷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二氟甲烷分子中有2个氟原子
C.二氟甲烷分子是由多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D.二氟甲烷分子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
12.对二甲苯(化学式为C8H10)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气味芳香、可燃、低毒的液体,毒性略高于乙醇。常用于生产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关于对二甲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属于有机物
B.212 g对二甲苯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20 g
C.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10
D.对二甲苯中含有8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
13.实验室中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区分物质 氧气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锰和木炭 氢氧化铜和胆矾 白醋和自来水
方案1 分别伸入燃着木条 观察颜色 取样,分别加到水中,观察现象 闻气味
方案2 分别通过灼热铜网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颜色 尝味道
A.A B.B C.C D.D
14.“西气东输”,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道管,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天然气进入千家万户不仅让老百姓免去了烧煤、烧柴和换煤气罐的麻烦,而且对改善环境质量意义重大。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下面对甲烷化学式(CH4)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甲烷是一种有机物
B.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甲烷分子中含有碳、氢两种原子
D.甲烷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
15.下图为某化工厂合成常见化工原料的微观反应示意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化台反应
B.生成物的化学式为C2H60
C.生成物中的原子数比反应物多
D.生成物为有机物
16.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由谷氨酸(化学式为C5H9NO4)转化而成的。下列关于谷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谷氨酸是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
B.谷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C.谷氨酸是有机物
D.谷氨酸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20:3
二、综合题(共6题)
17.为了确定CH4、H2和CO (以下简称试验气)三种可燃性气体,分别将它们在氧气中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1)若装置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不变,则试验气是________,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装置A的质量不变,B的质量增加,则试验气是_________,在B瓶中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则试验气是___________;若B的质量增加2.2g,则A的质量增加__________g.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目前,城镇居民的生活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家庭厨房中的食盐、醋酸、味精、花椒面等调味品分别与水混合搅拌,其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______;用洗洁精和水可以轻松洗掉餐具上的的油渍,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功能。
(3)遂宁是四川省第一个获得“森林城市”的地级市,“森林遂宁”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其反应原理为:6CO2+6H2OX+6O2,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4)“酒驾”是近年来热门话题之一,交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重铬酸钾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______。
19.在中医诊所里,王同学看到老中医用“酒火疗法”为患者治疗,发现白酒竟然能够被点燃。医生告诉她:酒精体积分数较大(即度数较高)的白酒才能被点燃。王同学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指每100L酒精的水溶液中含75mlL酒精)代替白酒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①酒精(C2H5OH)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易燃烧,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②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间隔不同对混合后的总体积有影响,但对本实验的影响很小,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实验用品:75%酒精溶液、蒸馏水、小烧杯、胶头滴管、量筒(50mL、20mL、10mL)蒸发皿、玻璃棒、火柴。
(1)用75%酒精溶液配制10mL60%的酒精溶液。实验时,最好选用_____mL量筒,使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____________。
(2)在室温(20℃)时,王同学按上述方法配制了体积分数为50%、40%、30%、20%的酒精溶液各10mL,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观察。实验结果如下表
酒精体积分数 50% 40% 30% 20%
观察到的现象 可燃 可燃 不可燃 不可燃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20℃),张同学在王同学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认为35%的酒精溶液不能被点燃,李同学则不同意张同学的观点,你认为李同学的不同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拓展应用
①未盖灯帽且久置不用的酒精灯,常常不易被点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国家决定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每个乙醇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C:H:O=12:3:8
20.铁触媒是工业合成氨的催化剂,主要成分为Fe3O4。用下列装置对铁触媒的制备进行研究。取48.00g铁红置于装置A中,控制不同的温度对其加热,测得装置B和C的质量变化如表。
表:装置B和C的质量变化
温度/℃ 装置B/g 装置C/g
室温 300.00 400.00
550 300.45 400.55
600 300.90 401.10
650 301.80 402.20
资料:加热到500℃以上,Fe2O3和CH4开始反应,生成铁的其他氧化物、CO2和H2O。温度高于700℃,生成Fe。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
(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需通入CH4,加热前通CH4的目的是______。
(3)加热到650℃时,装置A中剩余固体为FeO和Fe3O4的混合物,则两物质的质量比m(FeO):m(Fe3O4)=______。
(4)用铁红制取铁触媒,装置A应控制的适宜温度为______℃。
21.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
(1)把750mL酒精加入250mL水中,充分混合后发现溶液体积略小于1000mL;打开酒精试剂瓶盖时能闻到酒精的气味,上述现象体现出分子的性质为___________。若所配制酒精溶液的体积分数大于75%,则可能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写1点)。
(2)将酒精溶液提纯为无水乙醇时,常加生石灰除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证明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写出操作步骤、现象)___________。
(4)如图是康康所做的与酒精有关的实验,该实验说明:相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___________不同。
(5)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康康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氯酸钾样品的质量为18.5g,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4.5g,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2g。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需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用酒精灯给盛有氯酸钾的试管加热时,其操作注意事项为__________(答1点)。
②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_(精确到0.01g)。
22.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铁的冶炼和应用
(1)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①深埋的古墓中有些铁器保存至今是因为______(填字母)。
a.铁不活泼 b.密封缺氧 c.干燥少水
②胆碱为CuSO4晶体,《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亦化为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
(2)用赤铁矿高炉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生铁炼钢,主要是降低______元素含量,除去生铁中硅、硫和磷等元素。
(3)硫酸亚铁可作为补铁剂,其药片表面包裹着用淀粉制作的糖衣,淀粉属于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如无此糖衣,FeSO4暴露在空气中转化成Fe(OH)SO4而失效,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二)铁红(Fe2O3)的制备
用工业烧渣(含有Fe2O3、FeO和SiO2)制备化工原料铁红的实验流程如图2:
(4)酸溶前将烧渣粉碎,目的是______。写出酸溶时发生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5)氧化时发生的反应为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反应温度不宜太高,原因是______。
(6)过滤2所得固体必须洗涤,判断固体已经洗净的方法是______。
(三)铁触媒的制备
铁触媒是工业合成氨的催化剂,主要成分为Fe3O4。用下列装置对铁触媒的制备进行研究。取48.00g铁红置于装置A中,控制不同的温度对其加热,测得装置B和C的质量变化如表。
表:装置B和C的质量变化
温度/℃ 装置B/g 装置C/g
室温 300.00 400.00
550 300.45 400.55
600 300.90 401.10
650 301.80 402.20
资料:加热到500℃以上,Fe2O3和CH4开始反应,生成铁的其他氧化物、CO2和H2O。温度高于700℃,生成Fe。
(7)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
(8)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需通入CH4,加热前通CH4的目的是______。
(9)加热到650℃时,装置A中剩余固体为FeO和Fe3O4的混合物,则两物质的质量比m(FeO):m(Fe3O4)=______。
(10)用铁红制取铁触媒,装置A应控制的适宜温度为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乙醇的俗称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其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不完全对应,故A错误;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其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故B正确;
C、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其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不完全对应,故C错误;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其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不完全对应,故D错误。故选B。
2.A
【详解】
A.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两者的组成不相同,所以性能不同,正确;B. 有机物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碳酸氢钠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被看做无机物,错误;C.结构决定性质,分子构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因为H2O和H2O2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错误;D. 酸与碱的反应是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 ,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错误。故选A。
3.C
【详解】
A、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但人类利用的能量不一定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例如:风能、太阳能等,此选项推理错误;
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此选项推理错误;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此选项推理正确;
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物有盐和水的生成,但不是中和反应,此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A、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苏打,化学式为:Na2CO3,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化学式为CaO,氧化钙是由Ca、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化学式为NaHCO3,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D、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 ,乙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详解】
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共42个原子,故正确;
B.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青蒿素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错误;
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故正确;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正确。
6.C
【详解】
A、维生素属于有机物,碳酸钙属于无机物,错误;B、金刚石属于单质,甲烷属于有机物,错误;C、酒精和淀粉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D、葡萄糖属于有机物,干冰属于无机物,错误。故选C。
7.D
【详解】
A、芹黄素(C15H10O5)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选项说法错误;
B、芹黄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5)=18:1:8,选项说法错误;
C、芹黄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选项说法错误;
D、芹黄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5)=18:1:8,则芹黄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空气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硝酸、柠檬酸都属于酸,故B正确;
C、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硫酸铵属于盐,不属于碱,故C错误;
D、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葡萄糖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碳酸氢铵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化学性质和无机物类似,属于无机物,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
A. 相对分子质量是12×10+15+14=149,错误;B. 碳、氢、氮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0:15:1,错误;C. 是由C、H、N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正确;D. 一个甲基苯丙胺分子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错误。故选C。
10.D
【详解】
A、铜是由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N可以表示氮元素,1个氮原子,不能表示单质,不符合题意;
B、硝酸、硫酸都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都属于酸,碳酸氢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C、氧化镁是由Mg、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碘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碘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氢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D、甲烷、乙炔、乙酸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
故选D。
11.A
【详解】
A、因为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碳原子中质子数等中子数,氟原子中中子数为10、质子数为9,结合图示可知,二氟甲烷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故正确;
B、1个二氟甲烷分子中有2个氟原子,故错误;
C、二氟甲烷分子是由多原子构成的,二氟甲烷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错误;
D、二氟甲烷分子中最小的粒子不是氢原子,因为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都比氢原子小,故错误。
故选A。
12.B
【详解】
对二甲苯含有碳元素属有机物,A错误;212 g对二甲苯中含氢元素的质量="212" g×10/106 ×100%=20g,B正确;对二甲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2×8:10=48:5,C错误;一个对二甲苯分子中含有8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D错误。故选B。
13.A
【详解】
A、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更旺;灼热的铜铜网遇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无明显变化,故A选项方案都合理;
B、二氧化碳和木炭都是黑色的,无法通过颜色区别;过氧化氢溶液遇二氧化锰产生大量气泡,遇木炭粉无变化,故B选项的方案1不合理;
C、氢氧化铜不溶于水,胆矾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氢氧化铜和胆矾都是蓝色固体,无法通过观察颜色区别,故选项C的方案2不合理;
D、白醋有酸味,自来水没有气味;实验室中不能尝任何化学药品的味道,故D选项中的方案2不合理;
故选A。
14.D
【详解】
A、甲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B、元素是个宏观概念,描述物质的组成,甲烷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每个甲烷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正确;D、由化学式可知,每个甲烷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或甲烷分子中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错误。故选D。
15.C
【详解】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表示为:C2H4+H2O C2H6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化合反应,正确;B、由图可知生成物的化学式为C2H60,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错误;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C2H60属有机物,正确。故选C。
16.A
【详解】
A、谷氨酸由谷氨酸分子构成,每个谷氨酸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B、谷氨酸是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C、谷氨酸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D、谷氨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9=20:3,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 H2 2H2+O2 2H2O CO CO2+Ca(OH) 2===CaCO3↓+H2O CH4 1.8
【详解】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生成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装置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不变,说明只有水生成,实验气是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2)装置A的质量不变,B的质量增加,说明只有二氧化碳生成,试验气是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3)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说明生成的气体中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试验气是甲烷();B的质量增加2.2g,说明有2.2g二氧化碳生成,要求A的质量增加多少,就是求生成了多少水。可根据反应式计算。
解:设A的质量增加g,即生成g水,



=1.8g
即:A的质量增加1.8g
18.(1)CH4
(2) 花椒面 乳化
(3)C6H12O6
(4)+6
【解析】
(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2)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故不能形成溶液的是花椒面。洗洁精中的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油滴分散成小液滴。
(3)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在该反应的反应物中含有碳、氢、氧原子数分别为6、12、18,生成物氧气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2,故X中含有的碳、氢、氧原子数分别为6、12、6,即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6H12O6。
(4)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已知氧元素显-2价,钾元素显+1价,若铬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2x+(-2)×7=0,计算得x=+6,故重铬酸钾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6。
19. 10 将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齐平 C2H5OH+3O22CO2+3H2O 张同学没有进行实验,没有实验数据,不能判定出浓度为40%~30%酒精能否被点燃 酒精挥发,水分残留 B、C
【详解】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配制,乙醇的性质和乙醇汽油的相关知识。
(1)实验时,用75%酒精溶液配制10mL60%的酒精溶液,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指每100mL酒精水溶液中含75mL酒精)且提示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间隔不同对混合后的总体积有影响,但对本实验的影响很小,也就是本题体积是可以直接相加的。
设需要的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体积为x
10mL×60%=75%x
x=8mL
则水的体积为10mL-8mL=2mL
①由于量取的液体分别为8mL和2mL,所以最好选用 10 mL量简,使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点燃,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3)张同学没有进行实验,没有实验数据,不能判定出浓度为40%~30%酒精能否被点燃。
(4)拓展应用
①未盖灯帽且久置不用的酒精灯,常常不易被点燃。其原因是酒精挥发,水分残留,酒精的浓度降低;
②A、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属于混合物,错误;B、乙醇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是一种改善环境的清洁能源,正确; C、每个乙醇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12×2:1×6:16×1=12:3:8,所以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2:3:8,正确。故选BC。
20.(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或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甲烷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影响测定结果)
(3)27:29
(4)600℃
【分析】
(1)
做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组装好装置后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漏气,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在加热或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必须保证可燃性气体的纯度,因此在加热前通入 甲烷,是为了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故填: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或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甲烷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影响测定结果)。
(3)
铁红被甲烷还原为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每个甲烷分子可夺取铁红的4个氧原子生成两个水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在650℃时,生成水的质量为301.8g-300.0g=1.80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02.2g-400.0g=2.2g,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原子守恒可得,设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为x,
第一步反应为:
第二步反应为:
剩余四氧化三铁的质量为46.40g-23.20g=23.20g,氧化亚铁与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为20.60g:23.20g=27:29。故填:27:29。
(4)
制铁触媒让反应停留在第二阶段,尽量不发生第二步,即消耗0.40g甲烷时,产品纯度最高,此时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由表格数据可得:此时对应的温度是600℃,故填:600℃。
21. 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量酒精时仰视读数。(或其他合理答案) CaO + H2O = Ca(OH)2 点燃酒精灯,将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白色物质产生 溶解性 C2H5OH + 3O2 2CO2 +3H2O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或其他合理答案) 12.25 g
【详解】
(1)把750mL酒精加入250mL水中,充分混合后发现溶液体积略小于10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打开酒精试剂瓶盖时能闻到酒精的气味,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若所配制酒精溶液的体积分数大于75%,则可能的原因是量取酒精时,仰视读数,造成实际量取的酒精比读数大,或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造成实际量取的水比读数小;
(2)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将酒精灯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判断酒精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4)据图可知,相同条件下,碘在水中几乎不溶解,在酒精中全部溶解,说明相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或溶解能力)不同。
(5)①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3O2 2CO2 +3H2O,用酒精灯给盛有氯酸钾的试管加热时,应注意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要先预热,在集中对药品加热,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分,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等。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8.5g+4.5g-18.2g=4.8g,
设生成4.8g氧气,需要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解得=12.25g
答:生成4.8g氧气,需要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
22.(1) bc Fe+CuSO4=Cu+FeSO4
(2) Fe2O3+3CO2Fe+3CO2 碳(或C)
(3) 有机物 4FeSO4+O2十2H2O=4Fe(OH)SO4
(4)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O+2HCl=FeCl2+H2O
(5)温度太高,H2O2发生分解
(6)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加BaCl2[Ba(NO3)2或Ba(OH)2]溶液,无沉淀产生
(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8)赶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或赶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氧气与CH4反应生成CO2和H2O,影响测定结果)
(9)27:29
(10)600
【分析】
(1)
①铁遇水和氧气发生锈蚀,深埋在地下的铁器,泥土隔绝了水分和空气,铁器不易锈蚀,故选bc。
②“熬胆矾铁釜久亦化为铜”是铁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2)
高炉炼铁指的是工业上用CO在高温下还原赤铁矿,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2Fe+3CO2;生铁炼钢是通过高温将碳转化为CO2,降低碳元素含量。
(3)
淀粉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观察FeSO4的化学式和Fe(OH)SO4的化学式可以发现反应前后增加了“OH”,该“OH”由空气提供,光凭O2或者H2O参与反应无法满足要求,故化学方程式为4FeSO4+O2十2H2O=4Fe(OH)SO4。
(4)
为增加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常将固体反应物粉碎;烧渣中的Fe2O3、FeO为碱性氧化物,都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Fe2O3+6HCl=2FeCl3+3H2O、FeO+2HCl=FeCl2+H2O。
(5)
过氧化氢高温分解,因此氧化时温度不宜过高。
(6)
过滤2所得固体表面残留含SO42﹣的滤液,必须洗涤,检验洗涤干净的标志就是洗涤液中已不含SO42﹣,因此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加BaCl2[Ba(NO3)2或Ba(OH)2]溶液,无沉淀产生,说明固体已经洗净。
(7)
做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组装好装置后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8)
在加热或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必须保证气体的纯度,因此在加热前通入CH,是为了赶跑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9)
铁红先后被CH4还原为Fe3O4、FeO,每个CH4分子可以夺取铁红中的4个氧原子生成2个水分子和1个二氧化碳分子,650℃时,生成的水的质量为301.80g﹣300.00g=1.80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02.20g﹣400.00g=2.20g,利用碳原子守恒或氢原子守恒可算出CH4夺走氧的质量n。
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则混合物中剩余氧元素的质量为48g-33.6g-3.2g=11.2g
设混合物中Fe与O的个数比为x:y
则56x:16y=33.6g:11.2g,x:y=6:7。
设混合物中FeO与Fe3O4的个数分别为a与b,则
(a+3b):(a+4b)=6:7,a:b=3:1。
所以m(FeO):m(Fe3O4)=(3×72):232=27:29。
(10)
根据铁原子个数守恒可知,每3个Fe2O3,转化为2Fe3O4,失去1个O时最为适宜。每个CH4会夺走4个O生成1个CO2和2个H2O,设生成CO 2的质量分别为x则
600℃时,C装置增加401.1g-400g=1.1g,所以装置A应控制的适宜温度为600℃。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