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化学
8.2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 浓酸的物理性质和特性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 剂,如图是常用的干燥装置,使用时气体 进 出。浓硫酸不能敞口放置,否则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2.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 沿器壁慢慢倒入 中,并 。切不可将 倒入 中, 原因是浓硫酸的密度比水 ,且稀释过程中会 ,从而可能导致 。
[核心知识] 浓硫酸是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密度比水大,具有强吸水性、强脱水性和强腐蚀性,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易错点拨] 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前者质量减少,后者质量增加,但二者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1.下列关于盐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
B.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C.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D.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瓶口处有白雾产生
2.下列关于浓硫酸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B.浓硫酸与水混合时溶液温度迅速升高
C.浓硫酸因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常被作为干燥剂使用
D.浓硫酸腐蚀衣物和皮肤是物理变化
3.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 )
A.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B.溶液质量都增加
C.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大
D.溶质质量分数前者变大,后者变小
4.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物质A是 ( )
A.浓氨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浓食盐水
5.下列有关浓硫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
B.浓硫酸能使纸张、布料、皮肤等脱水碳化
C.浓硫酸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作制冷剂
D.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6.取一定质量的浓盐酸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处。
(1)图表示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关系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
(2)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浓盐酸的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3)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会出现白雾,这是因为 。
7.化学晚会上,小豆把一张白纸的正反两面向大家展示清楚,然后把白纸用吹风机的热风吹片刻,不一会儿,白纸上出现了一只小黑猫,大家惊奇不已。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释。
(1)小豆事先用 画了一只猫。
(2)使白纸出现黑猫的物质是 ,表明该物质具有 性。
8.盐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物质,在实验室中用盐酸与其他物质反应可以制得多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式是 。盐酸在工业上有多种用途,其中一种用途是 。
四氯化硅(SiCl4)是制造半导体材料硅的中间原料,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蒸气生成H4SiO4和HCl,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 。
9.结合图所示实验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E 。
(2)选取图中所示仪器进行稀释浓硫酸的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正确操作是 ; 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 ,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按图所示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水滴入锥形瓶中,可以观察到锥形瓶中出现 的现象,同时观察到U形管中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为防止发生事故,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并不断搅拌。
10.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镁条和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外壁很烫,试管口出现白雾。白雾是什么呢
Ⅰ.同学们作出猜想
猜想一:小水滴。因为盐酸中的水受热会汽化上升,在试管口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
猜想二:盐酸小液滴。因为浓盐酸具有 性,可能实验中使用的盐酸浓度过高,试管口就会形成盐酸小液滴。
同学们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内有正在反应的镁条和盐酸的试管口,试纸变红,证明猜想二是合理的。
Ⅱ.小柯提出疑问
为什么刚开始打开盛放实验所用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没有白雾,却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白雾
小柯联系反应时试管外壁很烫,于是猜想:白雾的形成可能与温度有关。
他用试管取少量盐酸,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然后 (填操作),试纸变红。得出结论: 。
11.硝酸是一种无色、具有挥发性的液体,工业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0%,常因溶有少量的NO2而略显黄色。硝酸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酸,不稳定,常温下见光或受热易分解。除金属铝外,常温下浓硝酸还能使铁等金属发生钝化反应。工业上常用硝酸来制造氮肥、染料、塑料、炸药、硝酸盐等。依据上述资料,简要分析下列事实的原因。
(1)工业硝酸通常呈黄色: 。
(2)浓硝酸需要保存在棕色瓶中: 。
12.小林围绕金属铁能否与浓硫酸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一个50 mL的烧杯中放一铁片,再加入适量的浓硫酸浸没铁片,无明显现象,小林分析可能的原因:
第一种: ;第二种:铁遇浓硫酸时,表面形成了致密的薄膜,即发生了钝化反应。
(2)稍待片刻,用镊子取出铁片,用水洗净其表面的酸液,再将铁片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无明显现象。
(3)根据(2)中的实验现象,小林确定了出现(1)中实验现象的原因,他判断的理由是
。
答案
1.干燥 长 短 增加 减小
2.浓硫酸 水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水 浓硫酸 大
放出大量的热 水立即沸腾,带着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应考能力提升练]
1.B 盐酸不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故可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
2.D 浓硫酸的腐蚀性属于化学性质,腐蚀衣物和皮肤是化学变化。
3.A
4.B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物质A应为具有挥发性的酸。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浓硫酸和食盐水不具有挥发性。
5.C
6.(1)乙 (2)浓盐酸易挥发
(3)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了盐酸小液滴
7.(1)稀硫酸 (2)浓硫酸 脱水
用稀硫酸画猫,再用吹风机的热风吹片刻,则稀硫酸中的水会蒸发,硫酸变浓,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纸中所含有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留下的碳元素使纸上出现黑色的小猫。
8.CO2(合理即可) 金属表面除锈(合理即可)
SiCl4+4H2OH4SiO4+4HCl
9.(1)量筒 酒精灯
(2)玻璃棒 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用大量水冲洗
(3)水浮在硫酸上面,并且立即沸腾,硫酸液滴四处飞溅 甲侧液面下降,乙侧液面上升 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
10.Ⅰ.液化 挥发
Ⅱ.加热试管,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这种盐酸浓度并不高,是镁和盐酸反应放热促使形成白雾
Ⅰ.水蒸气液化变为小水滴。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Ⅱ.猜想白雾的形成可能与温度有关,所以操作为通过加热试管来改变温度。
11.(1)其中溶有少量的NO2 (2)浓硝酸常温下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12.(1)铁与浓硫酸不反应 (3)因为铁本身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而从浓硫酸中取出的铁片洗净后却不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片表面有物质将其隔离,即可分析出铁和浓硫酸发生了钝化反应,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薄膜
(1)因为铁片放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现象,可猜测二者不能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