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二: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ppt课件(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二: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ppt课件(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1-18 10:14:34

文档简介

课件59张PPT。第二章理解
教材
新知把握
热点
考向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向一考向二 应用创新演练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第

节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
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3.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位置及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则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4.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可
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可形成4个精细胞,精细胞经变形形成4个精子。5.1个卵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
裂可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可形成体积较小的3个极体和体积较大的1个卵细胞。
6.细胞质能否均等分裂是初级精
母细胞与初级卵母细胞及次级精母细胞与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最主要区别。[自读教材·夯基础]1.减数分裂的概念[填空]
(1)范围:进行 的生物。
(2)时期:产生成熟 细胞时。
(3)过程:染色体复制 ,细胞连续分裂 。
(4)结果:染色体数目 。有性生殖生殖一次一次减半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纺锤体核膜中期Ⅰ同源染色体赤道板位置上后期Ⅰ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末期Ⅰ染色质核膜细胞质减少一半(3)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核膜核仁中期Ⅱ染色体后期Ⅱ染色单体末期Ⅱ子细胞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与消失分别发生于何时期?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于何时期?
提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减数分裂的间期,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跟随名师·解疑难] 1.一组易混概念的比较
(1)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①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它们的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进行配对的染色体,它们的形态、大小一般不同。
③比较见下表: (2)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①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粒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和a′、b和b′、c和c′、d和d′。
②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粒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右图中的a和b等。 (3)联会和四分体:
①联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②四分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联会,使得每对同源染色体包含4条染色单体,这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又叫一个四分体。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特别提醒] 如何确认四分体
图A、B、C均含一对同源染色体,图A中不含染色单体。图B中虽含染色单体但同源染色体未发生联会行为,故不属四分体。图C中同源染色体经联会形成了四分体。[自读教材·夯基础]1.精子的形成[填空]
(1)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的 。
(2)形成过程及细胞数量变化:睾丸间期1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赤道板同源染色体分化2次级精母一半两条染色单体4 2.卵细胞的形成[判断正误]
(1)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基本相似,均具有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及卵细胞染色体减半等特征。 ( )
(2)1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4个生殖细胞。 ( )
(3)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均发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现象。 ( )
(4)精细胞和卵细胞均需经历复杂的形态变化方可形成精子和卵子。 ( ) √××√ 1.右图是一个哺乳动物细胞的示意图,
它可能存在于什么器官中?
提示: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而且
细胞质是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存在于睾丸中 2.人的精细胞中有染色体23条,那么人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染色体、四分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目分别是多少?
提示:人的精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可推知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故在初级精母细胞中有染色体46条,四分体23个,染色单体92条,DNA分子92个。
3.人的造血干细胞分裂过程中,可形成几个四分体?
提示:0个(造血干细胞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跟随名师·解疑难]1.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2.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3.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形成的配子 [例1] 下图是某雄性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其中图a是减数分裂过程的图解,图b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的线段AB代表图a中的[ ]________细胞,图b中的线段CD代表图a中的[ ]________细胞,图b中的线段EF代表图a中的[ ]________细胞,图b中的线段GH代表图a中的[ ]________细胞。
(2)图b中的线段CD所示的细胞中,DNA含量与染色体数之比为________,线段GH所示细胞中,DNA含量与染色体数之比为________,线段EF所示细胞中DNA含量与染色体数之比为________。[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1)图b中的AB段DNA未复制,BC段是DNA复制过程。C~E为减数第一次分裂,E~H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GH代表精细胞(a中4细胞);图a中1为精原细胞,2为初级精母细胞,3为次级精母细胞,4为精细胞。(2)图b中CD段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2,GH段染色体与DNA数之比为1∶1,线段EF段在着丝粒分裂前染色体∶DNA=1∶2,着丝粒分裂后则为1∶1。
[答案] (1)1 精原 2 初级精母 3 次级精母 4 精 (2)2∶1 1∶1 2∶1或1∶1 [例2] 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其中一定不是精子形成过程的是 (  )[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A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精、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存在;B图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细胞应为初级精母细胞;C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细胞可表示次级精(卵)细胞;D图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为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 D1.观察动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永久切片。
2.选择适宜材料制片并观察动植物细胞
减数分裂典例剖析 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如果你是其中一员。请选择材料和试剂完成实验。(对实验时间和试剂用量不做具体要求)
供选材料及试剂:经低渗处理的鸡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液、班氏糖定性试剂、解离固定液。(1)取材:用________作实验材料。
(2)制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清水漂洗。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①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________下观察,找到相关细胞后再换________,此时观察到的物像不清晰,应该调整________和________使视野清晰。
②某同学根据观察结果绘制了三个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如下图所示),若A、B、C细胞正常分裂,它们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观察兔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来了解减数分裂过程
B.可以用桃花的雌蕊或蚕豆的雄蕊做实验材料
C.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分辨出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
D.用蝗虫的精巢做实验,视野中可以看到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 [解析] (1)在所提供的材料中,能进行减数分裂的只有睾丸,肝脏、肾脏只进行有丝分裂,故应选取睾丸作为实验材料。
(2)制片时,需先解离固定,经漂洗后再用醋酸洋红液染色,以便观察染色体。
(3)观察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将其移至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图示三个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应为产生精原细胞的过程;B为次级精母细胞,其子细胞为精细胞,C为初级精母细胞,其子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4)观察兔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只能了解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分裂特点;通常利用植物的雄蕊做实验材料,因为雄蕊中会有多个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易于观察;辨别出三种细胞,只需依据染色体特点即可分辨,使用高倍镜只是观察得更清楚些;精原细胞既可进行减数分裂也可进行有丝分裂。 [答案] (1)睾丸
(2)①取少量睾丸组织放入解离固定液中处理一段时间 ③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④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进行压片
(3)①低倍镜 高倍镜 细准焦螺旋 反光镜(或光圈) ②精原细胞、精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4)D 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与观察
1.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
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因此在选择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时,要选择分裂旺盛的雄性生殖器官(性腺)。归纳拓展 2.种子植物花药中发生的减数分裂及其观察
(1)花粉粒的形成:
种子植物的花粉粒是由花粉囊里的花粉母细胞发育成的。每个花粉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细胞,叫做小孢子。每个小孢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都比花粉母细胞的减少一半。初始形成的4个小孢子排成一列,以后相互分离,形成4个单核的花粉粒。 (2)制片步骤:
以幼嫩蚕豆花蕾为材料,制片观察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的步骤如下:
①取材、固定、保存。种植蚕豆地区可在4月上、中旬取白色或淡黄色如小米大小的饱满的蚕豆花蕾,采摘后立即投入卡诺氏固定液(乙醇∶冰醋酸=3∶1)中固定4~12 h。从固定液中取出材料,用70%酒精洗涤数次,保存于70%酒精内,置4℃冰箱中备用。 ②染色。从保存液中取出一朵蚕豆花蕾,放在吸水纸或干净纱布上,吸干保存液。用尖头镊子将花放于载玻片中央,除去花枝,取下雄蕊并捣碎。在捣碎的雄蕊上滴2%的醋酸洋红染液,将材料进一步捣碎,染色5~10 min,盖上盖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过4~5次(不能煮沸)。
③压片。将载玻片放在平整的实验桌上,盖玻片上覆3~4层吸水纸,用铅笔头轻而均匀地敲打或用拇指压一下,去掉吸水纸,材料被压成均匀薄片,周围染液也被吸去。
④镜检。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相细胞后,再用高倍镜观察。点击下列图片进入点击下列图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