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4章 人与环境
章末总结
1.生态足迹,又叫①___________,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②___________和吸纳废物的③______及④_____的面积。
2.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⑤____。
3.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生态占用
生产资源
土地
水域
大
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
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环境污染
4.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⑦______,以及各种各样的⑧__________,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5.生物多样性包括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物多样性价值:
基因
生态系统
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1)⑩____________:食用、药用、工业原料、旅游观赏、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等;
(2)间接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等。
直接价值
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
7.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 __________的破坏和 ________利用。
8.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生存环境
掠夺式
(1)就地保护:建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易地保护: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这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
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9.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 ________、 ________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 ________________。
10.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 ________________,防止环境污染,达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同步发展。
11.生态工程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为基础,遵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12.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关键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盲目地
掠夺式
禁止开发和利用
资源的生产潜力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
自我调节功能
自生、整体、循环、协调
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所必
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一、生物多样性及形成原因分析(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
例1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 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
C.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D. 生物多样性关系到生态平衡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
A
[解析] 生物圈内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错误;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B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C正确;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关系到生态平衡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D正确。
素养形成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内容 每层次相关内容
基因 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
物种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 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1)从分子水平看
直接原因: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根本原因:基因的多样性。
(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环境的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2.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分析
3.相互关系
1.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界丰富多彩,起控制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
B. 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C. 生物界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的多样性直接体现的
D.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由蛋白质多样性直接体现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结构多样性,故A、C、D正确;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是由于DNA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而4种碱基的配对方式是相同的,B错误。
2. 以下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B. 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也是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
C. 人类目前已搞清楚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 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解析]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A错误;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之一,因此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也是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B正确;人类目前还没有搞清楚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C错误;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二、区别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
例2 下列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依次是( )
①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
②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
③在西北降水量少的地区种植灌木和草
④湿地生态工程建设时既要有效选择生物成分,进行合理布设,又要创造有利的条件
a.自生原理b.协调原理c.循环原理d.整体原理
A. a、b、c、d B. d、c、b、a C. d、c、a、b D. b、c、d、a
B
[解析] ①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依据的是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②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能避免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和发展,依据的是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③在西北降水量少的地区种植灌木和草,依据的是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④湿地生态工程建设时既要有效选择生物成分,进行合理布设,又要创造有利的条件,依据的是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因此①对应的是d,②对应的是c,③对应的是b,④对应的是a,B正确。
素养形成
判断生态工程原理的方法
(1)如果强调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则为自生原理。
(2)如果强调充分利用废弃物,则为循环原理。
(3)如果强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则为协调原理。
(4)如果强调将社会—经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则为整体原理。
3. 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会违背生态工程的哪一基本原理( )
A. 整体原理 B. 协调原理 C. 自生原理 D. 循环原理
B
[解析] 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破坏,这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4.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
B. 循环原理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和转化
C. 协调原理不需要考虑环境的容纳量,但应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D. 遵循整体原理,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
C
[解析] 自生是指生物组分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A正确;循环原理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和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B正确;协调原理要考虑环境的容纳量,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C错误;遵循整体原理,要遵从社会—经济—自然的规律,D正确。
5.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北方农区的一种“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示意图,其中沼气池、猪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保持了合理的结构和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在农村发展沼气有利于保护林草植被
B. 该工程充分体现了物种多样性的原理
C. 保持生物比例合理遵循了协调原理
D. 能量可随着沼气的使用而流入生物体内
[解析] 在农村发展沼气可以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有利于保护林草植被,A正确;该工程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充分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B错误;保持生物比例合理遵循了整体原理,C错误;沼气中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被利用,并没有流入生物体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