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30 12:5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一课一练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用绳子拉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
A.变小 B.不发生变化 C.变大 D.立即变为零
2.如图所示,一个小钢球用细线悬挂在列车的顶棚上,如果小钢球突然向右摆动,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1)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2)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3)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4)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A.(1)和(4) B.(1)和(3) C.(2)和(3) D.(2)和(4)
3.甲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乙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实验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C.两个实验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D.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始终都保持不变
4.正在匀速向右直行的足够长的火车车厢的光滑地板上,放着质量不同的甲、乙两个球,并且m甲>m乙,如图所示.当火车突然加速时(  )
A.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减小
B.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
C.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
D.两个球相对于车厢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增大
5.司机小郑在一次急刹车后,总是感觉脖子疼.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判定他得了“挥鞭伤”,挥鞭伤是指汽车受后方或侧方撞击或急刹车时,由于司机的身体被安全带固定,颈部因加速、减速运动而形成的骨或软骨组织损伤.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造成挥鞭伤的主要“元凶”是(  )
A.重力 B.惯性 C.弹力 D.支持力
6.踢足球是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忽略空气阻力,在空中运动的足球(  )
A.由于惯性,运动状态不变
B.不受力作用,运动状态不变
C.由于重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
D.受到脚对球的力,运动状态改变
7.某同学在科技馆参观时发现这样一展品,在水平轨道上有一列小火车,车厢顶部有两个孔P和Q,小火车在轨道上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所示,当小火车即将经过“∩”
型框架的下方时,从Q孔中竖直向上弹出一个小球.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关于小钢球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将落入P孔中
B.小球将落回到Q孔中
C.小球将落到“∩”型框架上
D.小球将落到Q孔后方的车厢顶上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如图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甲做的是________运动;第3s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________.
9.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象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象,在前5秒钟内________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__m/s.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象,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的初步结论是甲或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经推理得出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这个过程。如图:水平长木板上有一个物体A,当用力向右推一下物体,物体就会运动起来,用力越大,物体开始将越快,运动的更远,但最终都会停止运动.
(1)影响物体运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了减小这种影响,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写2条)
(2)请你推测一下:如果把物体运动的影响因素全部排除,物体将会怎样?
(3)实际上我们是无法全部排除影响物体运动的影响因素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影响物体运动因素越小,物体运动就越远来推理,这就要控制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你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参考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B
解析:用绳子拉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
小车由于不再受力的作用,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小车的运动速度将不发生变化,
所以选项A、C、D的错误,B正确.
故选B.
2.【答案】A
解析:一个小钢球用细线悬挂在列车的顶棚上,如果列车原来是静止的,那小钢球也是静止的,小钢球如果突然向右摆动,说明列车相对小钢球向左运动,那就是此时列车突然向左启动;如果列车原来是运动的,那小钢球就具有和列车一样的速度,小钢球如果突然向右摆动,说明列车的向右的速度小于小钢球向右的速度,所以也可能是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均错误.
故选A.
3.【答案】D
解析:A、甲实验中,如果水平面越来越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故A正确;
B、图乙让不同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速度相同),发现钢球的质量越大、木块被撞击的越远,说明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故B正确;
C、两实验中,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这样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研究要求,故C正确;
D、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都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因为会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D.
4.【答案】B
解析:当小车匀速直线运动时,两个小球和小车以相同的速度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时,两个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由于地板是光滑的,水平方向上两个小球都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都不会改变,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但是运动速度小于加速后小车的运动速度,相对于小车向左运动,所以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都相对于小车向左运动,距离保持不变.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答案】B
解析:挥鞭伤是指汽车受后方或侧方撞击或急刹车时,驾驶员或乘员颈部由于惯性,在汽车加速、减速运动过程中形成的骨或软组织损伤.所以造成挥鞭伤的主要“元凶”是颈部的惯性.
故选B.
6.【答案】C
解析: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脚与足球不再接触,不受脚对球的作用力,能够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所以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最终落回地面,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答案】B
解析:因为小火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小球从Q孔中竖直向上弹出后,小火车仍然作匀速直线运动,而小球由于惯性也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小钢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将落回到Q孔中.
故选B.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匀速直线;速度
解析:如图,(1)甲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不变,甲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2)乙物体的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不断增大,乙物体是加速运动.
(3)在第3S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速度.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速度.
9.【答案】(1)静止;(2)乙;3;(3)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解析:(1)丙车在AB段的纵轴坐标是不变的,即路程不变,故处于静止状态.
(2)观察甲、乙、丙三图,前5秒钟内乙的斜率更大,具体来看,甲车前5秒运动了10m,乙车前5秒运动了15m,丙车前5秒运动了10m,故乙车运动最快,具体速度是v=s/t=15m/5s=3m/s.
(3)甲乙车运动图象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是相等的,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1)静止;(2)乙;3;(3)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10.解析:(1)物体在运动中,受到阻力作用,速度会逐渐减小知道停下来,因此影响运动的主要因素是摩擦阻力,本实验中减小摩擦阻力,主要是让接触面光滑来实现的.
答:影响物体运动的主要因素是摩擦阻力;为了减小这种影响,我们可以:
①将接触面弄得光滑些(如在木板上垫一块光滑的玻璃或在木板上涂润滑油等);
②变滑动为滚动(如在木块下面安上小轮子).
(2)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答:如果把物体运动的影响因素全部排除,物体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控制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答:要控制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就要让物体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