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7.1 东南亚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东南亚与中国陆界相邻国家的首都分别是( )
A.仰光、曼谷、万象 B.河内、金边、曼谷
C.河内、万象、仰光 D.万象、金边、河内
2.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每年的出口量很大,东南亚稻米生产特点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关系十分密切( )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多山的地形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众多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东南亚主要物产与出口最多的国家相对应正确的是( )
A.椰子——印度尼西亚 B.棕榈油——菲律宾
C.石油——马来西亚 D.天然橡胶——泰国
4.(2018·龙东)下列自然风光属于越南的是( )
A.巴厘岛 B.下龙湾
C.峡湾风光 D.尼罗河沿岸风光
5.(2018七下·普宁期末)2018年2月6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正式对外发布《2017年全年旅游市场及综合贡献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在出境游方面,我国居民最喜爱东南亚,欧洲游也逐渐升温。东南亚成为我国出境旅游的热点之一,原因是该区域( )
A.气候凉爽宜人,景色优美
B.湖光山色,是冬季滑雪的好地方
C.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
D.经济发达,服务非常个性化
6.(2018七下·昌吉期末)东南亚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花园城市”美称的城市指( )
A.曼谷 B.新加坡 C.吉隆坡 D.雅加达
7.(2018七下·湛江期中)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
A.美国 B.东南亚 C.东亚 D.西欧
8.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小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四条河流中,表示湄公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经济作物中,不可能在图示区域大面积种植的是( )
A.天然橡胶 B.棉花 C.甘蔗 D.椰子
9.读“中南半岛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漂流瓶顺澜沧江可流到( )
A.伊洛瓦底江 B.红河 C.湄公河 D.湄南河
(2)中南半岛城市大多分布在( )
A.河流沿岸地区 B.东部地区
C.北回归线沿线地区 D.北部地区
10.看了喜剧电影《泰囧》之后,平时喜爱旅游的大连的罗女士对到“新马泰”旅游产生了浓厚兴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小题。
(1)罗女士在到该地区旅游前准备的出行物品中不需要的是( )
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地图
(2)罗女士游览期间,她对新加坡最大的感受是( )
A.环境优美洁净,不愧是“花园城市”
B.气候湿热,水上市场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景观
C.金碧辉煌的大金塔是新加坡的象征
D.商店里摆满了产自当地的苹果、梨等水果
(3)下面是罗女士在世界各地旅游时拍到的一些旅游景观图片,请你帮她挑出属于泰国的一幅是( )
A. B.
C. D.
11.读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小题。
(1)图中甲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高原为主,地表崎岖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地形复杂,中高周低
(2)该半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 )
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假若你要去东南亚国家旅游,既要领略热带雨林气候又要领略热带季风气候,你要去的国家是( )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印尼 D.缅甸
13.读“东南亚图”,据图回答小题。
(1)有关图中序号代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代表的国家是菲律宾,主要物产是蕉麻和椰子
②处是南海,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③处是重要的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
④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图示区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热量、水分充足 B.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市场需求量大
14.(2018八上·云安期中)我国雨衣、雨伞等防雨用品推销商经常联系的地区是( )
A.西亚 B.北非 C.中亚 D.东南亚
15.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旅行爱好者,最近从网上发来一张旅行时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小题。
(1)小明的爸爸拍摄的是哪一民族的生活场景( )
A.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 B.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C.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D.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
(2)当地人聚居在长屋里与当地哪一因素有关( )
A.炎热干燥 B.严寒多雪 C.气候湿热 D.河网密布
16.(2018·长沙)马六甲海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小明在此海峡的见闻不可信的是( )
A.香蕉、椰子等热带水果味美而价廉
B.当地华人华侨众多
C.众多船只穿梭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
D.当地午后多对流雨
17.2015年4月25日,南亚国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大量外国游客被迫滞留尼泊尔境内,地震发生后,中国启动撤侨事宜,接回中国游客,确保中国海外侨民的安全,面对无情的地震,中国政府积极撤侨的举动让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为祖国倍感骄傲,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是( )
A.欧洲西部 B.东南亚 C.西亚 D.南亚
18.(2018·保定)图为东南亚马来群岛中的加里曼丹岛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岛屿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中部低,四周高
C.北部高,南部低 D.东部高,西部低
(2)甲地的传统民居是( )
A. B.
C. D.
19.(2018·遵义)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全球分布有500多座活火山,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地处( )
A.板块内部 B.大陆内部 C.板块交界处 D.大陆交界处
20.(2018·潍坊)下图示意中南半岛河流、矿产资源和大城市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地势平坦
C.北部高南部低 D.东北高西南低
(2)该区域内大城市的分布规律是( )
A.沿海岸线分布 B.沿河流分布
C.沿矿产资源分布 D.沿国境线分布
(3)中南半岛各国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该地区大量输往中国的物产是( )
A.石油、煤炭 B.天然橡胶、棕油
C.棉花、小麦 D.先进机械、电子产品
21.(2018七下·容县期末)下列中南半岛的国家与中国不相邻的是( )
A.越南 B.老挝 C.泰国 D.缅甸
22.(2018七下·洪洞期末)下列有关东南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B.中南半岛由于地处中国以南而得名
C.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D.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地理位置重要
23.(2018七下·肥东月考)中南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
A.内陆高原地区 B.关东平原地区
C.沿海地区 D.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24.(2018七下·仪征期中)陈毅诗《赠缅甸友人》:“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诗中的“江”可能是指( )
A.伏尔加河 B.澜沧江—湄公河
C.印度河 D.恒河
25.(2018·泰安)下图为“东南亚及其附近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B.东南亚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C.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全部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有害无利
二、综合题
26.(2018·株洲)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水稻生长喜高温多雨,生产过程劳动量大,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水稻产区。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但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半岛上的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大,下游往往形成面积广大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读左图中南半岛局部图和右图柬埔寨首都金边的气候统计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中南半岛夏季风的风向及源地所在的大洋。
(2)中南半岛4月份往往旱情最严重,请你结合金边的气候资料简要分析原因。
(3)分析中南半岛成为水稻主产区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7.(2018七下·靖江期中)读下图填空
(1)东南亚地处A为 洋与B为 洋,C为 洲与D为 洲之间的“十字路口”。
(2)F 海峡位于 半岛和 岛之间。
(3)东南亚组成:K 半岛和L 群岛。
(4)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 带,此区域适宜种植 (农作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东南亚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它们的首都分别是仰光、万象、河内。
【点评】东南亚主要国家和首都:河内(越南首都)金边(柬埔寨首都)、万象(老挝首都)、曼谷(泰国首都)、仰光(缅甸的大城市,原首都)。
2.【答案】A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这种特点的形成与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关,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的生长;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人均耕地较少,便于对水稻生产精耕细作。多山的地形不利于水稻生产,东南亚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
【点评】东南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东南亚劳动力充足,气候高温多雨,适合种植水稻等热带经济作物。
3.【答案】D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菲律宾是椰子的最大生产国;泰国是棕榈油和天然橡胶的最大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点评】东南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4.【答案】B
【知识点】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
【解析】【分析】越南的下龙湾;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挪威的峡湾风光;埃及的尼罗河沿岸风光。
故答案为:B。
【点评】东南亚总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菲律宾、文莱和东帝汶,东南亚的著名风景区有:越南下龙湾;缅甸仰光大金塔(佛教文化);泰国曼谷有水上市场(人们在水上进行交易);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佛教文化);新加坡(花园城市)等。
5.【答案】C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东南亚成为我国出境旅游的热点之一,原因是该区域,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下,故选C。
【点评】东南亚主要的旅游景点有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
6.【答案】B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
【解析】【分析】东南亚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花园城市”美称的城市是指新加坡,这里属于城市国家。
故答案为:B。
【点评】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沿岸。是著名的海港城市,也是著名的金融中心。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美称。
7.【答案】B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解析】【分析】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总人数在2000万以上。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有大量人口“下南洋”谋生,他们中大部分人取得了所在国国籍,被称为华人,还有少数人保留了中国国籍,属于华侨。华人和华侨在东南亚各国人口中占较大比重,例如,新加坡占76%,马来西亚占35%,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人口特点与我国的历史渊源,属于记忆类知识点,比较简单。
8.【答案】(1)C
(2)B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公河、红河。故答案选C。(2)棉花适于生长在炎热干燥且有稳定灌溉水源的气候条件下,东南亚的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棉花的生长,适于天然橡胶、甘蔗、椰子等热带作物的生长。
【点评】东南亚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怒江)注入印度洋,湄南河、湄公河(澜沧江)红河(元江)注入南海(太平洋)
9.【答案】(1)C
(2)A
【知识点】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1)澜沧江河源扎曲,发源于青海省,主干流总长度2139千米,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2)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中南半岛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上。
【点评】中南半岛上山河分布特点: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10.【答案】(1)B
(2)A
(3)C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
【解析】【分析】(1)东南亚地区气候为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所以不需要准备御寒衣物。故答案选B。(2)新加坡环境优美洁净,被称为“花园城市”。故答案选A。(3)C图是泰国的水上市场。
【点评】东南亚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新马泰是重要的旅游路线。主要的旅游资源是: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波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等。
11.【答案】(1)C
(2)D
【知识点】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1)从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可知,其河流主要为南北走向,从而推断其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故答案选C。(2)中南半岛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提供了有利条件。
【点评】中南半岛上山河分布特点: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多形成冲积平原。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12.【答案】A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则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印尼、马来西亚为热带雨林气候,缅甸为热带季风气候;菲律宾既有热带雨林气候又有热带季风气候。
【点评】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其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13.【答案】(1)C
(2)A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1)图中③处不是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地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故答案选C。(2)东南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因为东南亚纬度低,大部分位于热带,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水分充足,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点评】(1)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东南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14.【答案】D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
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丰富, 因此成为我国雨衣、雨伞等防雨用品推销商经常联系的地区;而西亚、北非以热带沙漠气候,中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对雨衣、雨伞等防雨用品需求量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适宜水稻的生长,也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15.【答案】(1)D
(2)C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1)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生活在赤道地区,民居的代表是高脚长屋,故答案选D。(2)高脚屋反应了湿热的气候,故答案选C。
【点评】高脚长屋是东南亚的传统民居,达雅克人位于赤道地区,赤道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湿热。
16.【答案】C
【知识点】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
【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故A可信;东南亚华人华侨众多,故B可信;马六甲海峡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故选项C不可信;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对流运动强烈,午后多对流雨,故D可信。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及东南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东南亚地区概况并牢记。
17.【答案】B
【知识点】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
【解析】【分析】世界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这里的华人、华侨主要来自中国的广东省和福建省,故答案为:B。
【点评】广东福建是海外华侨的故乡,这一代人在历史上都流落东南亚,因此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18.【答案】(1)A
(2)D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1)读加里曼丹岛的河流分布图,由河流流向可知,加里曼丹岛的河流都是从中部流向四周,由此可推断该岛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选A。(2)读加里曼丹岛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岛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是窑洞,是黄土高原传统民居,B是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的传统民居,C是冰屋,是北冰洋沿岸的传统民居,D是双层竹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特点,最适应该地的气候。故选D。
故答案为:(1)A;(2)D。
【点评】(1)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势可结合河流流向去综合分析。
(2)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19.【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故答案为:C。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20.【答案】(1)C
(2)B
(3)B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1)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中南半岛地势北部高南部低。
(2)读图观察可知,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3)读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中南半岛北部,大部分为热带,气候湿热,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成为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主要生产和出口地区。
故答案为:(1)C;(2)B;(3)B。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人口城市的分布特征和农业发展,需要结合地图进行记忆,难度一般。
21.【答案】C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解析】【分析】以上四个中南半岛的国家中,越南、老挝和缅甸都与中国接壤,泰国不与中国陆地接壤,故选C。
【点评】与中国陆地接壤的是:缅甸、老挝、越南;惟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岛国有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
22.【答案】D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
【解析】【分析】有关东南亚的叙述,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中南半岛是由于处于中国以南而得名的;东南亚处于亚洲到大洋洲、印度洋到太平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重要的海峡,是中东石油往东亚运输的必经之地。
23.【答案】D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中南半岛是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受中国横断山脉延伸的影响,这里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其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故答案为:D。
【点评】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沿岸河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城市集中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24.【答案】B
【知识点】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在东南亚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入南海,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河流,了解东南亚的河流及位置是答题的基础,结合东南亚疆域图记忆较好。
25.【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
【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A正确;
东南亚中的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B错误;
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大部分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C错误;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但也会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有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海上要道、地形、地震及危害等,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
26.【答案】(1)西南风;印度洋。
(2)气温高,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降水稀少,为旱季。
(3)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土壤肥沃;最有利的人文条件是劳动力丰富。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中南半岛的夏季风是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2)由气候图可以看出,中南半岛4月份时气温高,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降水稀少,为旱季。(3)中南半岛成为水稻种植主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有利的人文条件是劳动力丰富。
故答案为:(1)西南风;印度洋;(2)气温高,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降水稀少,为旱季;(3)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土壤肥沃;最有利的人文条件是劳动力丰富。
【点评】(1)该小题考查中南半岛的季风气候的风向,难度较小,属于基础考点,要求学生牢记作答。
(2)该小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运用能力,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有较灵活的地理思维。
(3)该小题考查中南半岛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有难度,是常考的重要考点,需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
27.【答案】(1)印度;太平;亚;大洋
(2)马六甲;马来;苏门答腊
(3)中南;马来
(4)热;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水稻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
【解析】【分析】(1)东南亚地处C亚洲和D大洋洲、B太平洋与A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重要。
(2) F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3)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K中南半岛和L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4)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故答案为:(1)印度;太平;亚;大洋;(2)马六甲;马来;苏门答腊;(3)中南;马来;(4)热;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水稻。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位置、组成、物产、交通要道等,结合东南亚图答题较好,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
1 / 1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7.1 东南亚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东南亚与中国陆界相邻国家的首都分别是( )
A.仰光、曼谷、万象 B.河内、金边、曼谷
C.河内、万象、仰光 D.万象、金边、河内
【答案】C
【知识点】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东南亚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它们的首都分别是仰光、万象、河内。
【点评】东南亚主要国家和首都:河内(越南首都)金边(柬埔寨首都)、万象(老挝首都)、曼谷(泰国首都)、仰光(缅甸的大城市,原首都)。
2.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每年的出口量很大,东南亚稻米生产特点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关系十分密切( )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多山的地形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众多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这种特点的形成与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关,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的生长;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人均耕地较少,便于对水稻生产精耕细作。多山的地形不利于水稻生产,东南亚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
【点评】东南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东南亚劳动力充足,气候高温多雨,适合种植水稻等热带经济作物。
3.东南亚主要物产与出口最多的国家相对应正确的是( )
A.椰子——印度尼西亚 B.棕榈油——菲律宾
C.石油——马来西亚 D.天然橡胶——泰国
【答案】D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菲律宾是椰子的最大生产国;泰国是棕榈油和天然橡胶的最大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点评】东南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4.(2018·龙东)下列自然风光属于越南的是( )
A.巴厘岛 B.下龙湾
C.峡湾风光 D.尼罗河沿岸风光
【答案】B
【知识点】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
【解析】【分析】越南的下龙湾;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挪威的峡湾风光;埃及的尼罗河沿岸风光。
故答案为:B。
【点评】东南亚总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菲律宾、文莱和东帝汶,东南亚的著名风景区有:越南下龙湾;缅甸仰光大金塔(佛教文化);泰国曼谷有水上市场(人们在水上进行交易);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佛教文化);新加坡(花园城市)等。
5.(2018七下·普宁期末)2018年2月6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正式对外发布《2017年全年旅游市场及综合贡献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在出境游方面,我国居民最喜爱东南亚,欧洲游也逐渐升温。东南亚成为我国出境旅游的热点之一,原因是该区域( )
A.气候凉爽宜人,景色优美
B.湖光山色,是冬季滑雪的好地方
C.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
D.经济发达,服务非常个性化
【答案】C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东南亚成为我国出境旅游的热点之一,原因是该区域,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下,故选C。
【点评】东南亚主要的旅游景点有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
6.(2018七下·昌吉期末)东南亚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花园城市”美称的城市指( )
A.曼谷 B.新加坡 C.吉隆坡 D.雅加达
【答案】B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
【解析】【分析】东南亚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花园城市”美称的城市是指新加坡,这里属于城市国家。
故答案为:B。
【点评】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沿岸。是著名的海港城市,也是著名的金融中心。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美称。
7.(2018七下·湛江期中)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
A.美国 B.东南亚 C.东亚 D.西欧
【答案】B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解析】【分析】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总人数在2000万以上。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有大量人口“下南洋”谋生,他们中大部分人取得了所在国国籍,被称为华人,还有少数人保留了中国国籍,属于华侨。华人和华侨在东南亚各国人口中占较大比重,例如,新加坡占76%,马来西亚占35%,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人口特点与我国的历史渊源,属于记忆类知识点,比较简单。
8.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小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四条河流中,表示湄公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经济作物中,不可能在图示区域大面积种植的是( )
A.天然橡胶 B.棉花 C.甘蔗 D.椰子
【答案】(1)C
(2)B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公河、红河。故答案选C。(2)棉花适于生长在炎热干燥且有稳定灌溉水源的气候条件下,东南亚的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棉花的生长,适于天然橡胶、甘蔗、椰子等热带作物的生长。
【点评】东南亚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怒江)注入印度洋,湄南河、湄公河(澜沧江)红河(元江)注入南海(太平洋)
9.读“中南半岛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漂流瓶顺澜沧江可流到( )
A.伊洛瓦底江 B.红河 C.湄公河 D.湄南河
(2)中南半岛城市大多分布在( )
A.河流沿岸地区 B.东部地区
C.北回归线沿线地区 D.北部地区
【答案】(1)C
(2)A
【知识点】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1)澜沧江河源扎曲,发源于青海省,主干流总长度2139千米,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2)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中南半岛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上。
【点评】中南半岛上山河分布特点: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10.看了喜剧电影《泰囧》之后,平时喜爱旅游的大连的罗女士对到“新马泰”旅游产生了浓厚兴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小题。
(1)罗女士在到该地区旅游前准备的出行物品中不需要的是( )
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地图
(2)罗女士游览期间,她对新加坡最大的感受是( )
A.环境优美洁净,不愧是“花园城市”
B.气候湿热,水上市场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景观
C.金碧辉煌的大金塔是新加坡的象征
D.商店里摆满了产自当地的苹果、梨等水果
(3)下面是罗女士在世界各地旅游时拍到的一些旅游景观图片,请你帮她挑出属于泰国的一幅是( )
A. B.
C. D.
【答案】(1)B
(2)A
(3)C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
【解析】【分析】(1)东南亚地区气候为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所以不需要准备御寒衣物。故答案选B。(2)新加坡环境优美洁净,被称为“花园城市”。故答案选A。(3)C图是泰国的水上市场。
【点评】东南亚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新马泰是重要的旅游路线。主要的旅游资源是: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波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等。
11.读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小题。
(1)图中甲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高原为主,地表崎岖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地形复杂,中高周低
(2)该半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 )
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1)C
(2)D
【知识点】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1)从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可知,其河流主要为南北走向,从而推断其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故答案选C。(2)中南半岛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提供了有利条件。
【点评】中南半岛上山河分布特点: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多形成冲积平原。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12.假若你要去东南亚国家旅游,既要领略热带雨林气候又要领略热带季风气候,你要去的国家是( )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印尼 D.缅甸
【答案】A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则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印尼、马来西亚为热带雨林气候,缅甸为热带季风气候;菲律宾既有热带雨林气候又有热带季风气候。
【点评】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其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13.读“东南亚图”,据图回答小题。
(1)有关图中序号代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代表的国家是菲律宾,主要物产是蕉麻和椰子
②处是南海,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③处是重要的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
④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图示区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热量、水分充足 B.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市场需求量大
【答案】(1)C
(2)A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1)图中③处不是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地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故答案选C。(2)东南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因为东南亚纬度低,大部分位于热带,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水分充足,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点评】(1)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东南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14.(2018八上·云安期中)我国雨衣、雨伞等防雨用品推销商经常联系的地区是( )
A.西亚 B.北非 C.中亚 D.东南亚
【答案】D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
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丰富, 因此成为我国雨衣、雨伞等防雨用品推销商经常联系的地区;而西亚、北非以热带沙漠气候,中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对雨衣、雨伞等防雨用品需求量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适宜水稻的生长,也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15.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旅行爱好者,最近从网上发来一张旅行时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小题。
(1)小明的爸爸拍摄的是哪一民族的生活场景( )
A.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 B.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C.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D.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
(2)当地人聚居在长屋里与当地哪一因素有关( )
A.炎热干燥 B.严寒多雪 C.气候湿热 D.河网密布
【答案】(1)D
(2)C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1)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生活在赤道地区,民居的代表是高脚长屋,故答案选D。(2)高脚屋反应了湿热的气候,故答案选C。
【点评】高脚长屋是东南亚的传统民居,达雅克人位于赤道地区,赤道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湿热。
16.(2018·长沙)马六甲海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小明在此海峡的见闻不可信的是( )
A.香蕉、椰子等热带水果味美而价廉
B.当地华人华侨众多
C.众多船只穿梭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
D.当地午后多对流雨
【答案】C
【知识点】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
【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故A可信;东南亚华人华侨众多,故B可信;马六甲海峡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故选项C不可信;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对流运动强烈,午后多对流雨,故D可信。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及东南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东南亚地区概况并牢记。
17.2015年4月25日,南亚国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大量外国游客被迫滞留尼泊尔境内,地震发生后,中国启动撤侨事宜,接回中国游客,确保中国海外侨民的安全,面对无情的地震,中国政府积极撤侨的举动让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为祖国倍感骄傲,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是( )
A.欧洲西部 B.东南亚 C.西亚 D.南亚
【答案】B
【知识点】东南亚——热带旅游胜地
【解析】【分析】世界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这里的华人、华侨主要来自中国的广东省和福建省,故答案为:B。
【点评】广东福建是海外华侨的故乡,这一代人在历史上都流落东南亚,因此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18.(2018·保定)图为东南亚马来群岛中的加里曼丹岛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岛屿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中部低,四周高
C.北部高,南部低 D.东部高,西部低
(2)甲地的传统民居是( )
A. B.
C. D.
【答案】(1)A
(2)D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1)读加里曼丹岛的河流分布图,由河流流向可知,加里曼丹岛的河流都是从中部流向四周,由此可推断该岛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选A。(2)读加里曼丹岛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岛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是窑洞,是黄土高原传统民居,B是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的传统民居,C是冰屋,是北冰洋沿岸的传统民居,D是双层竹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特点,最适应该地的气候。故选D。
故答案为:(1)A;(2)D。
【点评】(1)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势可结合河流流向去综合分析。
(2)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19.(2018·遵义)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全球分布有500多座活火山,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地处( )
A.板块内部 B.大陆内部 C.板块交界处 D.大陆交界处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故答案为:C。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20.(2018·潍坊)下图示意中南半岛河流、矿产资源和大城市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地势平坦
C.北部高南部低 D.东北高西南低
(2)该区域内大城市的分布规律是( )
A.沿海岸线分布 B.沿河流分布
C.沿矿产资源分布 D.沿国境线分布
(3)中南半岛各国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该地区大量输往中国的物产是( )
A.石油、煤炭 B.天然橡胶、棕油
C.棉花、小麦 D.先进机械、电子产品
【答案】(1)C
(2)B
(3)B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1)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中南半岛地势北部高南部低。
(2)读图观察可知,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3)读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中南半岛北部,大部分为热带,气候湿热,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成为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主要生产和出口地区。
故答案为:(1)C;(2)B;(3)B。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人口城市的分布特征和农业发展,需要结合地图进行记忆,难度一般。
21.(2018七下·容县期末)下列中南半岛的国家与中国不相邻的是( )
A.越南 B.老挝 C.泰国 D.缅甸
【答案】C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解析】【分析】以上四个中南半岛的国家中,越南、老挝和缅甸都与中国接壤,泰国不与中国陆地接壤,故选C。
【点评】与中国陆地接壤的是:缅甸、老挝、越南;惟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岛国有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
22.(2018七下·洪洞期末)下列有关东南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B.中南半岛由于地处中国以南而得名
C.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D.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地理位置重要
【答案】D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
【解析】【分析】有关东南亚的叙述,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中南半岛是由于处于中国以南而得名的;东南亚处于亚洲到大洋洲、印度洋到太平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重要的海峡,是中东石油往东亚运输的必经之地。
23.(2018七下·肥东月考)中南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
A.内陆高原地区 B.关东平原地区
C.沿海地区 D.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答案】D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中南半岛是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受中国横断山脉延伸的影响,这里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其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故答案为:D。
【点评】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沿岸河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城市集中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24.(2018七下·仪征期中)陈毅诗《赠缅甸友人》:“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诗中的“江”可能是指( )
A.伏尔加河 B.澜沧江—湄公河
C.印度河 D.恒河
【答案】B
【知识点】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在东南亚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入南海,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河流,了解东南亚的河流及位置是答题的基础,结合东南亚疆域图记忆较好。
25.(2018·泰安)下图为“东南亚及其附近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B.东南亚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C.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全部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有害无利
【答案】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
【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A正确;
东南亚中的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B错误;
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大部分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C错误;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但也会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有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海上要道、地形、地震及危害等,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
二、综合题
26.(2018·株洲)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水稻生长喜高温多雨,生产过程劳动量大,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水稻产区。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但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半岛上的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大,下游往往形成面积广大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读左图中南半岛局部图和右图柬埔寨首都金边的气候统计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中南半岛夏季风的风向及源地所在的大洋。
(2)中南半岛4月份往往旱情最严重,请你结合金边的气候资料简要分析原因。
(3)分析中南半岛成为水稻主产区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1)西南风;印度洋。
(2)气温高,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降水稀少,为旱季。
(3)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土壤肥沃;最有利的人文条件是劳动力丰富。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中南半岛的夏季风是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2)由气候图可以看出,中南半岛4月份时气温高,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降水稀少,为旱季。(3)中南半岛成为水稻种植主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有利的人文条件是劳动力丰富。
故答案为:(1)西南风;印度洋;(2)气温高,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降水稀少,为旱季;(3)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土壤肥沃;最有利的人文条件是劳动力丰富。
【点评】(1)该小题考查中南半岛的季风气候的风向,难度较小,属于基础考点,要求学生牢记作答。
(2)该小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运用能力,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有较灵活的地理思维。
(3)该小题考查中南半岛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有难度,是常考的重要考点,需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
27.(2018七下·靖江期中)读下图填空
(1)东南亚地处A为 洋与B为 洋,C为 洲与D为 洲之间的“十字路口”。
(2)F 海峡位于 半岛和 岛之间。
(3)东南亚组成:K 半岛和L 群岛。
(4)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 带,此区域适宜种植 (农作物)。
【答案】(1)印度;太平;亚;大洋
(2)马六甲;马来;苏门答腊
(3)中南;马来
(4)热;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水稻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
【解析】【分析】(1)东南亚地处C亚洲和D大洋洲、B太平洋与A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重要。
(2) F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3)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K中南半岛和L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4)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故答案为:(1)印度;太平;亚;大洋;(2)马六甲;马来;苏门答腊;(3)中南;马来;(4)热;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水稻。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位置、组成、物产、交通要道等,结合东南亚图答题较好,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