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4课海燕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4课海燕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1 22:5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海 燕
高尔基
作者介绍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代表作有:
长篇小说《母亲》,
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篇幅短小,题材广泛,表现灵活,直抒胸臆.
1.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既有散文的情趣,
又有诗歌的韵味,不受固定格式束缚,不分行,
不一定押韵,语言凝练。
3.题材不限,但往往隐含丰富的哲理。以小见
  大,多运用象征手法。作品富有战斗力,
呻吟 胆怯 翡翠
掠起 蜿蜒 悬崖
困乏 飞窜 蠢笨

号叫
口号

一晃
晃动

吓唬
恐吓
shēn yín
qiè
fěi
lüè
wān yán
háo
hào
hu ng
huàng
xià



cuàn
chǔn
暴风雨到来前海面景象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几幅图画 ?
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
暴风雨来临图(1-6)
暴风雨逼近图(7-11)
暴风雨到来图(12-15)
狂风卷集着乌云
海燕高傲的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
海燕英勇搏斗
乌云像青色的火焰
海燕预言暴风雨即将来临
再读课文,找出课文直接描写海燕的句子,完成表格。
描写
角度 描写内容 具体词句 形象概括
正面
描写 形色
神态
声音
动作
侧面
描写
黑色的闪电
高傲
叫喊、大笑、号叫
箭一般、飞翔、飞舞、
勇敢的斗士
文中对海鸥、海鸭、企鹅又是怎样描写的?
飞窜、呻吟、躲藏
对比衬托
大海波浪
风云雷电
暴风雨
歌唱、冲、迎接、
呼叫、争鸣
压、恶狠狠、吼叫
激烈、猛烈
环境烘托
象征: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方法,即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即内在相似),借助某一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委婉曲折含蓄 化“抽象”为“具体” 形象可感
作用:
举例:“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写作背景
本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
文章通过对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大海景象的描绘,对海燕形象的刻画,号召广大劳动人民去迎接伟大的战斗,是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思考
结合创作背景,想一想文中各个形象都象征了什么?
海 燕
——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暴风雨
——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大海
——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海 鸥
——象征形形色色怯于革命、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海 鸭
企鹅
乌云
闪电
雷声
狂风
——象征阻挡革命的黑暗势力
象征意义理解
海燕
海鸭等
暴风雨
大海
风云雷电
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广大人民群众
一切反革命的黑暗势力
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怯于革命、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本文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大海景象的描绘和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中心思想
航海者虽然比观望者要冒风险,却有到达彼岸的希望,奋斗吧,做勇敢的海燕!
你将怎样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