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4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31 10: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4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关于金属及合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铁的含碳量小于钢
B.湿热地区铁制品更易生锈
C.多数合金硬度大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D.钛合金与人体具有优良的“相容性”,可用于制人造骨
2.下列措施对自行车防锈无效的是
A.支架喷漆 B.钢圈表面镀保护金属
C.链条涂油 D.保留钢丝表面的铁锈
3.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B.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
C.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不足全球水储量的1%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4.下列对药品保存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因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所以要避光避热保存,尽量在早晚施肥,提倡“穴埋”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因此要将其保存在真空环境中
C.酒精易挥发,所以使用完酒精灯后,要及时盖上灯帽
D.白磷可以代替红磷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但其着火点(40℃)远低于红磷(240℃),因此实验室一般将白磷保存水中,防止其在空气中发生“自燃”
5.下列描述中涉及到的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海水蒸馏 氢气爆炸 B.钢铁生锈 工业制氧气
C.滴水成冰 铜丝导电 D.食物会腐烂 氧气不易溶于水
6.港珠澳大桥的海底沉管隧道是当今世界最长隧道,沉管隧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沉管隧道防水性很好
B.所用钢筋对海水的抗腐蚀性很强
C.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
D.可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3O4)炼制钢铁
7.下列图标解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8.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B.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铝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C.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比较铜与银的活动性强弱
A.A B.B C.C D.D
10.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实验,有关该几个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
B.实验中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而右边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可证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C.实验可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实验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11.下列知识归纳中,以下归纳不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常识 B.化学与环境
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它的吸附性 钢铁表面刷上油漆,防止钢铁生锈 充入氮气为食品防腐 可燃冰是不可再生的新能源 酸雨的pH<5.6 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大气污染
C.性质与用途 D.化学与安全
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 氢氧化钠和油污反应,做炉具清洁剂 图书、档案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为防止矿井中瓦斯爆炸,严禁吸烟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乙:检验生成物中有水
C.丙:比较金属和合金的硬度 D.丁: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3.下列事实或说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将铁、铬、镍制成合金以增加抗腐蚀能力——改变了金属的组成,使合金性能改变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燃烧越充分
C.沾有氯化钠溶液的菜刀更容易生锈——氯化钠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加压使分子体积变小
14.为了探究影响铜生锈的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铜生锈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影响铜生锈的因素是CO2和H2O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知:影响铜生锈的因素是H2O和O2
C.对比实验①和④可知:影响铜生锈的因素是CO2和O2
D.此实验设计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15.以下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A.铁栏杆上涂油漆主要是为了防止生锈
B.不能用铁桶配置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与石灰乳混合),是因为硫酸铜会腐蚀铁桶。
C.海水晒盐没有把海水直接蒸发干,目的是防止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随氯化钠一起结晶析出
D.实验室探究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的实验中,先通入CO是为了得到较纯净的铁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C.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
D.用特种塑料代替金属制造机器的零部件
二、综合题(共6题)
17.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编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下列混合气体(括号内气体为杂质)能用装置C进行除杂、干燥、收集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O2(CO2) ②CO2(HCl) ③NH3(O2)④H2(HC1)
(4)利用装置D进行实验探究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若U形管水中的钢丝棉也产生少量锈迹,说明该实验还需改进,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18.“厉害了,我的国”国人为之骄傲的第一艘国产航母于2017 年4 月26 日在大连下水。5月5 日,我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标准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最大突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铜运用于航母的电力系统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_。
(2)大型客机大量使用了铝锂合金、钛合金等,钛合金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铝比铁的金属活动性___________(填“强“或“弱”)。在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
(6)比较Mn、Pd(钯).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①将Mn片、Pd片、Cu片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M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Pd片和Cu片没有变化。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②要确切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需将Pd片加人到_________溶液中,观察现象。
19.金属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铁是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第一。
(1)如图所示,把光亮的铁钉放入水中,最易生锈的是处________(填“a”、“b”或“c”)。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2)已知铁在酸性环境下或者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生锈速率会加快。食品保鲜剂“双吸剂”含铁粉、食盐等,下图为探究其原理的实验装置。滴入食盐水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铁粉上出现红色固体,气球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下图是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
①处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处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③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梅花5角”硬币是我国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材质为铜锌合金,颜色金黄、制作精良、美观大方,俗称“梅花5角”硬币。小明想探究“梅花5角”硬币中铜的含量,称得一枚“梅花5角”硬币重3.8g,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共生成氢气0.08g,求一枚“梅花5角”硬币中铜的质量__________。
20.4月 23 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 70 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附近海空域举行,中国海军劈波斩浪,穿云破雾。“辽宁”号航空母舰也接受了检阅,航母的飞行甲板,既能承受舰载机起降时产生的强烈冲击和摩擦,也能承受舰载机的尾流喷射,还能抵抗潮湿盐雾的海洋大气环境侵蚀。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建造航母飞行甲板用到了钛合金,需要大量的金属钛,钛因其密度小,熔点高、耐 腐蚀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TiO2+4HF+2X,其中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
(3)合金的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材料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铁合金 B铝合金 C铜合金
(4)向 7g 钛锌合金中不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金属钛不与稀盐酸反应),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①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现象是___________。
②合金中锌的质量为_________g。
③当加入稀盐酸 120g 时,过滤,求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 0.1%)。
21.某研究性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实验前查阅有关资料,获得以下信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铁粉,三种物质均为黑色,其中四氧化三铁、铁粉能被磁铁吸引。
在一定温度下,该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的实验。
(1)在上述实验装置(已检查气密性)中加好药品、连接好仪器后进行的第一步操是 ___ 。
(2)实验开始时,右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 。
(3)从环保角度看,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你认为该如何改进? ___ 。
(4)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固体由红棕色全部变为黑色。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中不可能含有 ___ (填化学式)。
(5)取上述研磨后的黑色固体20g,设计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20g黑色固体的成分是 ___ (填化学式)。
(6)若要从以上探究所得Fe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可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①中,金属X是 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 ;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___ 。
22.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对铁的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温度越高,铁钉生锈速率越______(填“慢”或“快”),在______(填“稀醋酸”、“水”或“稀氨水”)中铁钉生锈速率较快。
实验二:为探究铁锈的成分,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进行实验(每步反应和吸收均完全)。
实验图示
生锈时间 8min 较长时间不生锈 5min 3min 1min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吸水会由白色变为蓝色,碱石灰既能吸水,也能吸收CO2。
【进行实验】
(1)指出上图所示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________________。
(2)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C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质量铁锈样品加热,样品逐渐变黑,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说明铁锈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
【实验记录】
铁锈样品的质量/g 装置B的质量/g 装置C的质量/g
反应前 23.2 232.4 198.2
反应后 / 239.6 211.4
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确定铁锈的成分.若用FeXOY·nH2O表示,当x:y=2:3时,n=______;
若缺少装置D,则x:y的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附加分:泉泉欲通过类比上述实验,使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镁条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已知镁条生锈的产物为碱式碳酸镁[Mg3(OH)2(CO3)2],则试管内可选用的物质有:
①O2 ②水 ③CO2 ④O2和CO2 ⑤CO2和水 ⑥O2和水 ⑦O2、CO2和水
(1)至少需要选择_________(填序号)做对照实验,才能达到探究镁条生锈的条件。
(2)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生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试题分析:A、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故选项说法错误.
B、湿热地区铁制品更易与氧气、水分接触,更易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C、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多数合金硬度大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故选项说法正确.
D、钛合金与人体具有优良的“相容性”,可用于制人造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D
【详解】
A、支架喷漆后,把铁质支架与空气中的氧和水隔绝,所以可以防锈;B、钢圈表面镀保护金属,把钢圈与空气中的氧和水隔绝,所以可以防锈;C、链条涂油可以把链条与空气中的氧和水隔绝,所以可以防锈;D、铁锈是松软多孔的,不会隔绝空气中的氧和水,不会防锈;故选:D。
3.D
【详解】
A、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太阳能、核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故正确;
B、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故正确;
C、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不足全球水储量的1%,故正确;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错误。
故选D
4.B
【详解】
A、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A正确;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才生锈,生活中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就不会生锈,故B错误;C、酒精灯里的酒精易挥发,使用完酒精灯后,要及时盖上灯帽,故C正确;D、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实验室一般将白磷保存水中,故D正确。故选B。
5.B
【详解】
A、海水蒸馏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物理变化;氢气爆炸生成水,化学变化;错误;
B、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化学变化;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氮气、氧气沸点不同进行的分离操作,物理变化;正确;
C、滴水成冰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物理变化; 铜丝导电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错误;
D、食物会腐烂是食物中营养物质生成其它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氧气不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故选B。
6.D
【详解】
A、沉管隧道一定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沉管隧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海底会遭受海水的侵蚀,故所用钢筋对海水的抗腐蚀性很强,不符合题意;
C、钢筋混凝土是用钢筋、水泥等材料制成,属于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D、赤铁矿可用于炼制钢铁,但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详解】
A、是回收利用图标,错误;B、是严禁烟火的图标,正确;C、是当心爆炸的图标,正确;D、是节约用水的图标,正确。故选A。
8.A
【详解】
A、常温下汞是液态,A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铝具有自我保护作用,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D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9.D
【详解】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水反应,也会导致试管中液面上升,错误;
B、没有进行对比实验,不能说明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但是酸性物质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错误;
D、银和硫酸铜溶液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银弱于铜,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A、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同时起到提供热量的作用,正确;B、实验中左边试管中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右边试管中铁钉只与水接触,不与氧气接触,该实验可证明铁生锈需要氧气,正确;C、盐酸具有挥发性,但盐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由于实验无明显变化,不能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错误;D、实验现象为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正确。故选C。
11.D
【详解】
A、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它的吸附性;钢铁表面刷上油漆,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钢铁生锈;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充入氮气为食品防腐,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可燃冰是天然气结晶水合物,是不可再生的新能源,正确;酸雨的pH<5.6,正确;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正确;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正确;氢氧化钠和油污反应,做炉具清洁剂,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书、档案着火,不能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否则造成资料损坏,错误;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水,不可防止煤气中毒,错误;为防止矿井中瓦斯爆炸,严禁吸烟,正确,不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2.A
【详解】
A.甲:蜡烛燃烧会消耗氧气,同时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所以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乙:干冷的烧杯可以检验生成物中有水,所以能达到相应目的。
C.丙:金属和合金相互刻画,可以比较金属和合金的硬度,所以能达到相应目的。
D.丁: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氧气和水),分别放到水、空气、有水和空气的试管中,通过对比所以能达到相应目的。
故选:A
13.A
【详解】
A、制成合金后,金属的组成发生了改变,使合金性能改变,正确。
B、燃烧的是否充分与可燃物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充分。错误。
C、铁在盐溶液中更容易生锈,但氯化钠不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接触。错误。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说明加压分子间的间隔变小。错误。
故选A。
14.D
【详解】
实验①中,铜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同时接触,发生了锈蚀。实验②中的铜片没有与二氧化碳接触,没有发生锈蚀。实验③中的铜片没有与氧气接触,没有发生锈蚀。实验④中的铜片没有与水接触,没有发生锈蚀。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影响铜生锈的因素是CO2,选项说法错误;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知:影响铜生锈的因素是O2,选项说法错误;
C.对比实验①和④可知:影响铜生锈的因素是H2O,选项说法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此实验设计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D
【详解】
A、防止铁生锈的原理:与氧气、水隔绝,故铁栏杆上涂油漆主要是为了防止生锈,正确,B、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铁>铜,故不能用铁桶配置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与石灰乳混合),是因为硫酸铜会腐蚀铁桶,正确,C、海水晒盐没有把海水直接蒸发干,目的是防止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随氯化钠一起结晶析出,正确,D、实验室探究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的实验中,先通入CO是为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在加热时发生爆炸,而不是为了得到较纯净的铁,错误,故选D
16.C
【详解】
A、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故选项正确;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促进燃烧,故选项正确;
C、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故选项错误;
D、用特种塑料代替金属制造机器的零部件,属于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故选项正确;
故选C。
17. 锥形瓶 ④ 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在水面上滴加植物油
【详解】
(1)写出编号①仪器的名称:锥形瓶;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常用药品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氧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去除二氧化碳,浓硫酸能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装置氧气应是长导管进,短导管出,不符合题意;
②二氧化碳、氯化氢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③氨气与氧气都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④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以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收集装置是短导管进,长导管出,符合题意;
答案:④;
(5)利用装置D进行实验探究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若U形管水中的钢丝棉也产生少量锈迹,说明该实验还需改进,你的改进方法是在U形管两端的液面上滴加植物油,因为水下的钢丝棉生锈,说明水中溶解有氧气,若氧气由U形管水面上的空气中溶解而入,则需要在水面上滴加植物油。
18. 导电性 混合物 强 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膜 隔绝空气和水 Mn比Pd或Cu都活泼 或或
【详解】
(1)铜运用于航母的电力系统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2)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者非金属)融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故钛合金属于混合物;(3)铝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在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膜;(4)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2Fe+3CO2;(5)“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隔绝空气和水;(6)①①将Mn片、Pd片、Cu片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M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Pd片和Cu片没有变化。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Mn的活动性大于Pd或者Mn的活动性大于Cu;②要确切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需将Pd片加入到铜盐中,如硫酸铜溶液中,观察Pd片表面是否有红色的金属铜出现,如有,说明Pd的活动性大于铜,没有,则说明Pd的活动性小于铜,故填或或Cu(NO3)2。
19. b 氧气和水 变大 提供水分,食盐加速铁锈蚀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去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1.2g
【详解】
(1)金属生锈是金属和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把光亮的铁钉放入水中,最易生锈的是处b。铁生锈的条件是氧气和水。
(2)铁粉能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铁锈,滴入食盐水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铁粉与水和氧气反应生锈,装置中的压强减小,气球变大,食盐水的作用是提供水分,食盐加速铁锈蚀。
(3)①处玻璃管内发生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处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处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故酒精灯的作用是除去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4)设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一枚“梅花5角”硬币中铜的质量为。
20. SO3 水和氧气 C 有气体产生或固体逐渐溶解 6.5 10.8%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可得X的化学式为:SO3;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氧气、水接触而锈蚀;
(3)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材料是:铜合金。故选C;
(4)①加入稀盐酸,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或固体逐渐溶解;
②合金中锌的质量为:7g-0.5g=6.5g;
③解:设锌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锌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x=13.6g
y=0.2g
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8%。
21. 通入CO CO2 + Ca(OH)2 = CaCO3↓+ H2O 点燃尾气 FeO Fe;Fe3O4 Fe; Fe + CuSO4=FeSO4 + Cu 除去过量的铁
【详解】
试题分析:(1)CO与空气混合加热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加热前要先通入CO,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净。(2)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 + Ca(OH)2 = CaCO3↓+ H2O;(3)从环保角度看,一氧化碳有毒,尾气可以将其点燃或收集,防止污染环境。(4)FeO不能被磁铁吸引,故不可能含有FeO ;(5)向黑色固体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滤液中含硫酸亚铁,说明黑色固体中含有铁;加入足量硫酸铜后过滤,得到黑色固体和红色固体,可知黑色固体中含有四氧化三铁,因此判断20克黑色固体中的成分是铁和四氧化三铁。(6)加入过量的铁,将硫酸铜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在金属混合物中含有剩余的铁和置换出的铜,再加入稀硫酸,除去过量的铁,得到铜。则X为铁,发生反应为Fe + CuSO4=FeSO4 + Cu。
22. 快 稀醋酸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氢 4 偏小 ④⑤⑥⑦ 6Mg+3O2+4CO2+2H2O=2Mg3(OH)2(CO3)2
【详解】
对比实验1和实验4,实验3和实验5可知,温度越高铁钉生锈速率越快;对比实验1、2、3可知,铁钉在稀醋酸中锈蚀较快;
进行实验:
(1)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所示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纯时加热或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先通入CO一段时间,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3) 无水硫酸铜吸水会由白色变为蓝色。将一定质量铁锈样品加热,样品逐渐变黑,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故铁锈中一定有氢元素;
实验记录: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xOy·nH2O+yCOxFe+yCO2+nH2O,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反应中生成水的质量为(239.6-232.4)=7.23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11.4-198.2)=13.2g,设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w。
w=8.4g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铁的质量为:23.2g+8.4g﹣13.2g﹣7.2g=11.2g;由于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与质量不变,所以23.2gFexOy nH2O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含有“H2O”部分质量为7.2g;则余下的氧元素质量为:23.2g﹣11.2g﹣7.2g=4.8g。则x:y:n= =2:3:4,则FexOy nH2O的化学式为Fe2O3 4H2O;D装置中的碱石灰既能吸收水也能吸收CO2,防止了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水被装置C吸收而造成质量偏大,若没有装置D,则装置C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而质量偏大,由此计算出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导致氧元素的质量偏大,x:y的值偏小;
(1)通过实验探究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的条件,应选择这样几组实验:④O2和CO2 ⑤CO2和水 ⑥O2和水 ⑦O2、CO2和水,故选④⑤⑥⑦;(2)由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生成碱式碳酸镁[Mg3(OH)2(CO3)2]可知,是镁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碱式碳酸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Mg+3O2+4CO2+2H2O=2Mg3(OH)2(CO3)2。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