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溶解与乳化-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1溶解与乳化-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31 10:5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7.1 溶解与乳化
一、单选题
1.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2.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 B.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酒精溶液
3.下列厨房用品中,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面粉 C.白糖 D.辣椒粉
4.取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味精 B.面粉 C.食盐 D.白醋
5.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硬水与软水可以用肥皂水鉴别
B.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D.用量筒取50mL水配制溶液,若俯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6.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 B.用热水溶解
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 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
7.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移除了可燃物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D.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8.下列各组物质里,前者是后者的溶质的是( )
A.生石灰、石灰水 B.酒精、酒精的水溶液
C.盐酸、稀盐酸 D.二氧化碳、碳酸溶液
9.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无色透明 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混合物 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11.属于悬浊液的是(  )
A.矿泉水 B.糖水 C.泥水 D.自来水
1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蔗糖 D.花生油
13.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少量KMnO4放入汽油中,汽油变成紫红色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C.足量的铁钉与稀硫酸反应,无色溶液会变成浅绿色
D.木炭与氧化铜混合高温加热,黑色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14.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碘溶于水得到碘酒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D.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得溶液
1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钙豆奶粉中的“钙”指的是单质
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
C.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D.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它们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
16.取某固体物质5g加入20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固体物质可能是
A.NaCl B.NaOH C.NH4NO3 D.CaCO3
二、综合应用题
17.根据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实验结束后,要验证该反应的生成物,向集气瓶内倒入______,振荡;
(2)实验中a和c两只试管作对比,目的是验证______对铁生锈有影响;
(3)实验分别用足量的水和汽油作溶剂,溶解相同质量的高锰酸钾和碘,充分振荡后,观察到______(填序号)试管中的物质被溶解形成溶液。
18.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浅绿色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A.氯化铁 B.氯化亚铁 C.植物油 D.铁粉
(2)区别软水和硬水,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使天然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_____
1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填空。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在水中加入_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用方法___________。
(4)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
(5)车架表面喷漆可以有效防止铁与___________接触而生锈。
(6)铝有“自我保护”的原因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生活中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______作用。
(8)学校需配制100g6%的过氧化氢溶液用于实验室制氧气,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需加水___________mL。
20.科技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所示实验可观察到A烧杯溶液变为红色,此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填序号)。
①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②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④氨气易溶于水
(2)图乙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纸花变红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图丙所示实验中有组对比实验,其a、b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
21.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的20% 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已知:Na2CO3 + CaCl2 = 2NaCl + CaCO3↓)。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的混合物过滤,所得滤液中除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_____。
22.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_____作用。
(2)上海世博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过滤+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__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____.
(4)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此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___: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断出“镁粉”的另一种用途可以是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C
6.A
7.D
8.B
9.B
10.A
11.C
12.D
13.A
14.B
15.B
16.C
17. 澄清石灰水 氧气(或空气) ad
18. B 肥皂水 煮沸
19.(1)过滤
(2)活性炭
(3)煮沸##加热煮沸
(4)隔绝氧气(或空气)
(5)水和氧气
(6)
(7)乳化
(8) 20 80
20. ② CO2+H2O═H2CO3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否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21. B中溶液倒吸进入A中,且出现浑浊 NaCl、NaOH
22. 乳化 吸附 混合物 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H2O 灭火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