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1 23:12: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遗孀(shuānɡ)  点缀(zhuì) 炽热(zhì) 忧心忡忡(zhōnɡ)
B.凸现(tóu) 吞噬(shì) 烧灼(sháo) 屏息凝神(bǐnɡ)
C.销蚀(shí) 轮廓(kuò) 用讫(qǐ) 怏怏不乐(yànɡ)
D.俯瞰(kàn) 步履(lǚ) 迟钝(dùn) 心有灵犀(xī)
【点拨】A项,“炽”应读chì,“忡”应读chōnɡ;B项,“凸”应读tū,“灼”应读zhuó;C项,“讫”应读q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2分)
A.闲瑕  蔚蓝  合拢  耐人寻味
B.告罄 吟唱 辜负 不期而至
C.钦佩 点缀 蒙眬 天崖海角
D.厄运 概率 赢弱 惊心动魄
【点拨】A项,瑕—暇;C项,崖—涯;D项,赢—羸。
3.(东营中考)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
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________重大风险、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
②当________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熹,则弥足珍贵。
③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________贫困代际传递。
A.抵制 喧嚷 阻挠      B.抵制 喧嚣 阻挠
C.抵御 喧嚷 阻断 D.抵御 喧嚣 阻断
4.(通辽中考改编)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说起读书,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是知识分子家庭。
B.就这样在家庭环境的培养下,我爱上了读书。
C.通过读书,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D.今后我要更加认真读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点拨】A项,搭配不当,可删去“家庭”;B项,搭配不当,“培养”改为“熏陶”;C项,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5.(盐城中考)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要立志报效祖国。
①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②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④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6.古诗文默写。(6分)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5)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7.名著阅读。(4分)
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三十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
文段节选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或凡尔纳)(填人名)的《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手和仆人康塞尔跟着尼摩(填人名)船长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探险旅行的结局是:阿龙纳斯逃出鹦鹉螺号潜艇,回国后将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8.(益阳中考)近年来,青少年沉迷网络短视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调查显示,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为此,学校准备举行“防沉迷”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6分)
(1)国家网信办要求短视频平台研发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下面两幅图画的就是这种“青少年模式”。请根据图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这种模式的功能(每幅图的介绍不超过20字)。(4分)
图一:示例一:限制青少年观看短视频的时间。示例二:观看短视频不能超过40分钟。图二:示例一:规范短视频的内容,让孩子爱上绿色视频。示例二:系统自动过滤掉不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
(2)小丽是一名七年级学生,本学期以来,她越来越沉迷于看短视频,老师同学们都很为她着急。作为同学,请你对她说几句话,劝说她不要沉迷短视频。(2分)
示例:小丽同学你好,看短视频既耽误学习,又影响视力;并且短视频的有些内容是不适宜我们看的,所以建议你尽量少看或者不看短视频。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
活 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持就火炀之(烘烤)
(2)一板已自布字(另自,另外)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
(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
11.作者介绍活字印刷术时紧扣什么特征来说明?这一特征又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作者介绍活字印刷术是紧扣“活”的特征来说明的。这个“活”字体现在活版制作印刷的全过程中。如:“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印刷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奇字做法是活的;“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版是活的。
12.文章最后一段补充交代了“活板”的下落,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4分)
这一段交代了“活板”的下落,与第二段“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至今”强调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充分证明活字印刷术由毕昇发明是确凿无疑的。“宝藏”说明所得者对字印的精心收藏。
(二)(14分)
壮士
余秋雨
①自从八年前开始走上探险之路,余纯顺已无数次地想象过死亡,但从来没有想象到死亡来得那么快,毫无先兆,毫无预告。什么也来不及想了,只觉得一团热浪翻卷几下,很快就把自己裹卷住了。最后睁开眼睛,眯缝着眼睛看着前方。什么也看不见,又什么都看见了。远处是自己无数的脚印,而远处的远处,则隐隐约约是黄浦江畔外滩的剪影。一个月前余纯顺回去了一次,去与故乡告别,现在才知道是上天的安排。
②此时此刻,我正在听他的一个录音,那是一个月前他匆匆来去时与一群上海大学生的谈话。他分明在说:欧洲近代的发展与一大批探险家分不开,他们发现了大量被中世纪埋没的文明。在中国,则汉有张骞,唐有玄奘……现在,世界上走得最远的是阿根廷的托马斯先生,而他已经年老。中国人应该超过这个纪录,这个任务由我来完成。于是,我选择了孤独,选择了行走。我已经走了八年,还会一直走下去。在那远天之下,有我迟早要去的地方……
③听着这些语言我十分惊讶,录音机里掌声阵阵,我想,一个长年孤独地跋涉在荒漠野岭间的灵魂,怎么会驮载着这般见识、这般情怀!他,究竟应该算是什么样的人呢?
④大地已有定论。据说,不管走到哪儿,他听到最多的声音是:“请停一停,壮士!”在最后树立于他告别人世的沙丘上的那块纪念木牌上,立牌者仍毫不犹豫地重复了这个古老的称呼:壮士。
⑤大家临时找来木牌,先将一小罐鲜红的油漆放在地上,一笔一画写成这个以“壮士”开头的墓碑,然后竖起,将其深深地插进沙漠,让沙漠的肌肤接受一次强烈的针灸。在这个拒绝生命的地方,从此有了一个关于生命的标杆。
⑥中国的土地那么大,中国的词汇那么多,大家居然统一得那么准确,可见在文化人格的一些基本概念上,仍存在着稳固的共识。即便粗粗一打量,大家凭着直觉就可判断出眼前这个人的人格定位。壮士,能被素昧平生的远近同胞齐声呼喊的壮士,实在是久违了。
⑦华夏的山川河岳本是为壮士们铺展的。没有壮士的脚步踩踏,它们也真是疲沓多时了。松松垮垮地堆垒着,懒懒散散地流淌着,吵吵嚷嚷地热闹着。突然,如金锤击鼓,如磐石夯土,古老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壮士,他来了。迟到了很多年,又提前了很多年,大地微微一颤,立即精神抖擞,壮士,他来了。
⑧与一般的成功者不同,壮士绝不急功近利,而把目光坚定地投向一种精神追求。以街市间的惯性目光去看,他们的行为很不符合普通生活的逻辑常规。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就以一种稀有的方式,提醒人们超拔寻常,体验生命,回归本真。他们发觉日常生活更容易使人迷路,因此宁肯向着别处出发。别处,初来乍到却不会迷路,举目无亲却不会孤独,因为只有在别处才能摆脱惯性,摆脱平庸,在生存的边界线上,领悟自己究竟是什么。
(选自《霜冷长河》)
13.第②段叙写“我”听余纯顺与一群上海大学生的谈话的录音,有何作用?(3分)
交代了余纯顺想要成为世界上走得最远的人的宏伟抱负,表现了他勇于挑战自然、不畏艰难的大无畏精神,为下文作者由衷的赞美做铺垫,同时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4.第③段中加点的短语“这般见识、这般情怀”具体指什么?(3分)
选择孤独,选择行走,并一直走下去,成为世界上走得最远的人。
15.请简要分析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华夏的山川河岳人的情感特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没有壮士脚步踩踏时的疲沓状态。
16.壮士与一般的成功者相比,有何不同?(4分)
①壮士不急功近利,而把目光坚定地投向一种精神追求;②以一种稀有的方式,提醒人们超拔寻常,体验生命,回归本真;③向着别处出发,摆脱惯性,摆脱平庸。
(三)(原创题)(16分)
镌刻在作业本上的约定
江志强
①小学三年级时,教语文的林老师成了我们的班主任。
②林老师批作业有个习惯:时常在作业后面写下一长串评语,以此鼓励我们努力向上。有一回,我的作业字迹潦草,林老师这样批注:“此次作业写得很认真!但是与上回相比,稍微下降了那么一点点,要努力哟!”
③对于林老师这次不愠不火的批评,我满心温暖,发誓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谁知,父亲看后,眉头一皱,大笔一挥,竟在老师的批语后面续写了一句评语:“稍微下降了那么一点点,意味着退后了十万八千里,小问题暴露出大毛病,若不尽快改正,后果堪忧!”
④次日,林老师将作业本发下来,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只见林老师在父亲的评语后面回复:“有一种‘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令郎表面上后退,实则进步,假以时日,必将取得优异成绩,且拭目以待。”
⑤面对林老师的批语,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我觉得林老师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勇气,她在用另一种方式鼓励我。
⑥然而,父亲并不服气,继续在我的作业本上与林老师展开论战,他如此写道:“愚以为,为人师者,应严字当头,直陈缺陷,该批则批,决不姑息迁就平日之小错,方能获取学业之大成。如若不然,将误人子弟也。”
⑦看着父亲的“神回复”,我吓了一跳。当时虽年幼,却也知道父亲这段话并不是什么“好词好句”,而是暗含讥讽。这样的批语,怎么能让老师看呢?
⑧犹豫良久,我还是鼓起勇气把作业本交给了林老师。林老师居然不恼,而是笑呵呵地继续回复……
⑨就这样,父亲和林老师以我的作业本为阵地,展开了一轮接一轮的辩论,竟然持续了一个多月。在那段日子里,我一有时间便翻阅那个作业本,默念着父亲和林老师的篇篇辩词。时日一久,竟有了不一样的收获,在学习态度、方法以及为人处事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观。
⑩多年以后,我已记不清那场辩论的最终结果,那个充满父亲和林老师教育思想和观点的作业本,亦在走南闯北的奔波中散佚。然而,自那场长久的辩论结束之后,父亲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我有了错误不再狂风暴雨式地批评,而是宽严相济,循循善诱。可以据此推测,父亲败给了林老师。但是父亲一直不承认他的“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我上了大学后才知道一个“密约”:父亲和林老师是大学同学,他们之间有一个“约定”,不能让孩子过早知道大人之间的“关系”,否则的话,孩子会因为这层“关系”而产生一种虚妄的优越感,于成长极为不利。
这些年来,我时常想起父亲和林老师的“密约”,以及他们在我的作业本上的“神回复”。我知道,他们在不动声色中向我灌输着为人处事的道理,犹如春风化雨,为我注入了努力学习的力量,点缀着我的童年、我的人生。
(选自《读者·校园版》2019年9月19日)
17.“镌刻在作业本上的约定”的“约定”指什么?(4分)
父亲和林老师是大学同学,他们之间有一个“约定”,不让孩子过早知道大人之间的“关系”,不让孩子产生一种虚妄的优越感,以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18.第 段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
补叙,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解开了悬念,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使行文有波澜,突出了老师和父亲的教育艺术和对孩子的爱,点明了题目,突出了主旨。
19.文中的林老师的批语和父亲的回复有什么特点?请结合选文做简要分析。(4分)
林老师的批语和父亲的回复蕴含道理,用词典雅,具有古典意味。例如:林老师批语中的“有一种‘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令郎”“假以时日”“拭目以待”;父亲回复中的“小问题暴露出大毛病”“后果堪忧!”“愚以为,为人师者,应严字当头,直陈缺陷,该批则批,决不姑息迁就平日之小错,方能获取学业之大成。如若不然,将误人子弟也。”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20.文中的林老师和父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相同点:他们都重视孩子的教育,都爱孩子,在教育孩子方面极为认真负责。__不同点:林老师:注重教育艺术,善于鼓励学生,多与家长沟通。父亲:对孩子要求严格,不放过孩子的小过错,但后来在林老师的影响下,有所改变,做到了对孩子宽严相济,循循善诱。
三、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记忆值得珍藏,总有一些情感值得珍惜,总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总有一些梦想值得追求……
请以《值得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600字左右;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