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 第一单元 第3课 随堂基础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 第一单元 第3课 随堂基础巩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18 15:10:53

文档简介

[随堂基础巩固]
1.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根本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统治政策的差异
C.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
解析:由于在汉代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所以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答案:C
2.史学界普遍认为:到南宋时期,南方正式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主要是因为(  )
A.南宋的都城在南方
B.南方是农业区,北方是畜牧区
C.南方成为最主要的粮食产区
D.工商业城市、都会主要集中在南方
解析:中国古代文明是农耕文明,农业是最主要的产业。经济重心南移主要是指南方的农业生产超过北方。
答案:C
3.右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东汉 B.南朝
C.隋朝 D.南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由图①经济重心在南方这一现象,可以判断应是在南宋时期。
答案:D
4.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件,华南占111件。这说明(  )
A.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
B.南方农业地位上升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解析:注意时间到唐代为止,可排除C、D两项。材料无法反映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只能说明农业地位上升才需要更多的水利工程。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