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
七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2010、12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注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分)
tián huá zhì qiè
安 稽 卷 浩繁 而不舍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这就是整个宇宙吗?不,这还只是构成宇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
B.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唯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啊,长城!
C.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D.“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近一段时间美国和韩国、日本不断进行军事演习,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B.老师反复教导我们要勤奋学习,可是不少同学对此默默无闻,依然我行我素。
C.看到有人落水,李军忘乎所以,跳入水中。他的举动深受人们赞许。
D.自习课上,大家都在认真做作业,可是小华和小军在位上谈笑风生。
4、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⑴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
⑶尺有所短,________________。 ⑷ 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⑸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
⑹“ 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⑺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之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6分)
他,──“淘气的机灵鬼”“镇上孩子的头儿”“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看看他从山洞里回来后的表现:因为他身体虚弱,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所以“躺在沙发上”。尽管如此,他讲得还是那样眉飞色舞,“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一番”,镇上的人们都觉得他是真正的英雄!聪明、勇敢、机智!
⑴选段中的“他”是你熟悉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里的主人公,作者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⑵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这一情节,并简要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4分)
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为扎实推进“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为主要内容的“三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人人讲普通话”的综合实践活动,你也乐在其中:
⑴请你围绕主题,为本次活动拟写一个富有文采的宣传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使这次活动精彩纷呈,请你设计两个活动形式。(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活动中,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我又不到其他地方去,讲不讲普通话无所谓。假如你在场,听到了这样的话,你该怎么说呢?(4分,简明、连贯、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古诗词阅读(6分)
7、阅读雷震的《村晚》,完成后面三道题目。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ī):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
⑴“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字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牧童归去横牛背”中的“横”字写出了牧童的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四道题目。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①,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②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③怒,令诘④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故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注】①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②佯:假装,佯装。③ 同列:同事。 ④诘:询问。
⑤穷问:彻底追究。
8、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是小子亦参政耶( ) ②不闻而过之( )
③蒙正遽止之( ) ④人皆服其量( )
⑵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于土墙凹凸处
B、其同列怒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C、蒙正遽止之 何不试之以足
D、则终身不能复忘 则素湍绿潭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吕 蒙 正 相 公 不 喜 记 人 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不问之,何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吕蒙正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梁晓声《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完成后面三道题目。(10分)
①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古今中外,解答可谓千般万种,形形色色。我也回答过这一问题,可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每次的回答自己都不满意。
②一般而言,儿童和少年不太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他们倒是很相信人生总归是有些意义的,专等他们长大了去体会。老年人也不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问谁呢?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相互问一问,或自说自话一句,一切都似乎不言而明,于是相互获得某种心理的支持和安慰。因为他们是有压力的,压力常常使他们对人生的意义保持格外的清醒。人生的意义在他们那儿的解释是——责任。
③是的,责任即意义。责任几乎成了大多数寻常百姓的中年人之人生的最大意义。对上一辈的责任,对儿女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单位对职业的责任。人只有到了中年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小盼着快快长大好好地追求和体会一番的人生的意义,除了种种的责任和义务,留给自己的即纯粹属于自己的另外的人生的意义,实在是并不太多了。他们老了以后,甚至会继续以所尽之责任和义务尽得究竟怎样,来掂量自己的人生意义。
④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人生的意义就是享受,他们还没有受什么苦,也没有经历大的波折磨难,在他们看来,世界是美好的,人生要享受眼前的美好。如果他们经历了点什么困难,他们更有理由了——人活在这个世界这么苦,不好好享受对不起自己。
⑤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我有一种结论,所谓“人生的意义”,它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⑥当一个青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我愿意”时,当一个姑娘听到一个她渴望嫁其为夫的青年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时,他或她由此顿觉人生饱满、有意义了,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爱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享受电灯、电话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当时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而我们国家的人民,一定会将温家宝总理之人生的意义,书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⑦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而勇于担当的人,即使卑微,对于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其人生意义可谓大矣!因为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义务。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 (文章有改动)
12、在作者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起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段中说只有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他们这样问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⑥段列举三位名人事例所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父亲的斧头》,完成后面四道题目。(12分)
一把斧头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①。
父亲的习惯是把一把刚刚淬过火的崭新斧头钳起来,将斧头对准砧(zhēn)子后的那尖角,在那上面用力啃一啃,看这把斧头的钢口如何,它能否吃得动这铁。
正因为这样,那只砧子的尖角斧痕累累,刚刚削过的新痕泛着银白。而那把父亲才试过后用力抛在地上的斧头还很烫手,新斧头发着蓝光。
这时候,父亲瞅一眼躺在前面的斧头,一只脚踩在砧墩上,端起那只水烟锅,咕嘟咕嘟抽起烟来。而此时,我就能歇歇手,赶快离开打铁铺,跑到大门外边去。我始终想远离这丁当作响的日子,跑到外面的世界闯荡。那时候我像一把刚刚打造好的斧头,准备磨快刃子,等待机会,狠狠砍生活两斧头。
一次,放了暑假,父亲要我给他搭下手,打造一批镰刀。满山遍野的庄稼都黄了,都在等待镰刀来收割。人们需要镰刀,庄稼更需要镰刀,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父亲心里很着急。我不在乎这些,我想我的事。
我对父亲说,我不想打镰刀,我想去采药。我想像着采到了一大麻袋药。那时候我们那里的秦艽②正在卖着好价钱,我想自己挣回自己的学费。我觉着打镰刀挺费事的。
父亲并没有反对我去采药。他说,去吧,去干你爱干的事。
其实,我不知道什么是我爱干的事。比如说父亲,打一把斧头,打一张镰刀,然后抽一锅水烟,睡时喝二两烧酒。这些他都肯定爱干,而且每样都干得从容不迫。我呢 截止那一个秋天,还没有干成一件事。我总是喜欢想入非非。
我打定了主意去采药。我在离家二十里的山上转悠了三天就没有耐心了。别人总在低头工作,而我却怎么也找不到药,那些长在灌木中的药材总是与我擦身而过。
二十里外我似乎听到父亲锻打镰刀的声音。我想,那些刚刚打好的镰刀正被它的主人磨得锋利无比,一张张镰刀正伸向成熟的麦子。
父亲打完了镰刀,紧接着又开始打造斧头。父亲的斧头总是供不应求。
我垂头丧气地站在父亲面前,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这时候,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不能眼看着自己这把刚出炉的斧头就这样白白地锈掉,然后当废铁处理掉。我总得好好用上两下子,砍出两道新印子。父亲打造了大半辈子钢口很硬的斧头,不能败在我这把斧头上。
【注】①淬(cuì)火:把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急速冷却,以增加硬度。 ②秦艽(jiāo):草本植物,可入药。
15、标题“父亲的斧头”在文中不仅仅指父亲打造的斧头,还另有所指,那又是指什么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父亲并没有反对我去采药。他说,去吧,去干你爱干的事”,这句话是不是表明父亲是个对儿子放任自流,不理不睬的人呢?如果不是,那么请写出表明父亲教育“我”这个儿子的句子。(在原文中找)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的语言不仅富有表现力,而且意味深长,试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品析,写出其含义。(3分)
①那时候我像一把刚刚打造好的斧头,准备磨快刃子,等待机会,狠狠砍生活两斧头。
②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我选第_____句。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结尾说“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为什么羞愧 “我”今后会怎么做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冯剑华的《雨》,完成后面四道题目。(18分)
①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②春天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③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④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⑤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⑥“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⑦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⑧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⑨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样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女的母亲。
⑩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9、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4分)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________________,写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____________,写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20、第③段中加点的“沾衣不湿,拂面不寒”是化用古人的诗句,请写出这两句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⑴为什么说夏日的雨是“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仔细揣摩画线句子的特点,以“冬雪”为对象,依照写一段话。(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的爱会陪伴我们一路同行,令我们铭记,令我们感怀,
令我们奋进……请你以“亲情伴我同行”为题,写一篇以记叙、描写为主的记叙文。
要求:⑴文体:记叙文。
⑵字数:不少于600。
⑶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⑷书写:规范、工整、美观。(4分)
文 题 : 亲 情 伴 我 同 行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恬 滑 帙 锲 2、D 3、A
4、⑴江春入旧年 ⑵人有悲欢离合 ⑶寸有所长 ⑷温故而知新 ⑸虽乘奔御风
⑹一年之计在于春 ⑺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5、⑴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 ⑵情节:汤姆离开学校后产生了当海盗的念头,在林间小径上与好友乔·哈泼照着书上的打斗场景扮演了一回海盗。思考:“海盗情结”反映了汤姆对平庸守旧的社会生活的厌恶,对自由理想世界的向往。
6、⑴示例: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普通话——您出行的第一张名片 方言土语难通话,心心相融普通话。
⑵演讲比赛 普通话讲座 (与“普通话”有关,符合要求即可)
⑶要点:称呼,理由(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是我们使用的第一语言,学好普通话,能与更多的人交流),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7、⑴“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⑵“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⑶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言之成理,意对即可。
8、⑴①这 ②听到 ③立即 ④佩服 ⑵D
9、吕 蒙 正 相 公 / 不 喜 / 记 人 过
10、⑴不去查问他,又有什么损失?⑵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是不能看到日月的。
11、宽容、大度。
【译文】吕蒙正相公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初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 ”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损失?”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12、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责任”和“义务”分别给1分)
13、深感各种压力,经常问问,可以相互获得心理的支持和安慰。
(答出压力2分,答出支持和安慰2分)。
14、“人生的意义”中应包含有“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15、 我
16、不是,从“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17、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了“我”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的毛躁心理。
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意在写出麦子等待收割的情形。(手法1分,含义2分)
18、第一问:没干成一件事;做事没有耐心;总喜欢想入非非。
第二问:踏踏实实做事;耐心地采草药;帮父亲打造斧头;专心学习等。(任选其一)
19、大嫂、母亲 急性子、利索干净、泼辣、能干、慷慨 老妇人 阅尽沧桑、宽容、豁达。
2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1、⑴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⑵说她“阅尽沧桑”是因为她曾经年轻过,经历过,辉煌过;说她“并不落寞”是指她正在描绘秋之图,并在不久之后,会有三月春雨随风而来。
22、说明:内容必须写“冬雪”;形式上,前一分句引用古诗,后一分句说出特征,然后组成排比。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座位号
………………………………………… 密 ………………………………封 …………………………… 线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