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说课流程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法学法
重点难点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分立”
三个子目
上承“开元盛世”,下启“陈桥兵变”,保证了第一单元隋唐知识的完整性。
单元关系
由盛转衰
藩镇割据
统一趋势
深远影响
一、教材分析
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思维活跃,需要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图表,视频,分析史料,培养他们获得历史信息的能力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
对唐玄宗前期的统治了解较多;通过影视剧等途径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容易受到影视剧的误导,缺乏对唐朝衰亡原因的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
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课程标准
点击此处输入你的具体文本说明点击此处输入你的具体文本说明点击此处输入你的具体文本说明点击此处输入你的具体文本说明
三、教学目标
2、通过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的形式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结合相关史料研读,分析安史之乱原因和影响。培养提炼有效信息、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以及地图的运用和历史解释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研读史料,识读图表,学生认识五代十国时期分裂格局孕育着统一的因素。理解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02
01
三、教学目标
03
1、通过研读诗歌、相关史料,观看视频,了解唐朝衰亡的基本过程,理解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理解安史之乱的原因及其影响
难点:认识到唐朝灭亡后的分裂格局
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四、重点难点
教法:
1、图示图表法、
2、史料教学法
3、问题探究法
学法:
1、观察法、
2、史料分析法
3、合作探究法
五、教法学法
二、致命一击——黄巢起义
三、谋权篡位——唐朝灭亡
六、教学过程
一、危机四伏——安史之乱
四、武将称雄——五代十国
板书
设计
5
自主
学习
2
4
达标
检测
讲授
新知
3
六、教学过程
新课
导入
1
01
PART
新课导入
玄宗在位44年
任用姚崇、宋璟等贤臣,
开创“开元盛世”
以开元为年号29年
以天宝为年号14年
?
741
742
713
755
756
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展示玄宗在位的44年,
前期统治使唐朝进入开元盛世的鼎盛时期,后期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自主学习
02
PART
学习任务:
阅读教材p23-p25,勾画出以下知识点,并在小组内进行反馈。
预习提纲:
1、安史之乱的原因、爆发的时间、
人物、经过、结果、影响。
2、黄巢起义的原因、时间、经过、
结果、影响。
3、唐朝灭亡的时间、标志。
4、五代十国指什么?形成的原因、
特点及影响。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本课的内容,了解重大
历史事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
学生通过阅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以
及自学能力和共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授新知
03
PART
长恨歌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
材料一:
材料二:
设计意图:通过诗歌、图片以及史料的运用,让学生认识到唐玄宗统治后期在用人方面,以及统治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认识到朝政腐败是问题的根源。
原因:1.政治腐败: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妒贤嫉能,举无比者”
口蜜腹剑 善于逢迎
身兼41职,他不仅任意处理政务,
更对正直有才能之人,百般打击
排挤……还广收贿赂。
一、危机四伏——安史之乱
活动设计:阅读并分析以下材料,归纳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669年唐朝疆域图
741年唐朝疆域图
材料三:
从713—755年,唐对吐蕃用兵26次,对突厥用兵12次,对契丹用兵9次,对南诏用兵6次,……在这些战役中,唐朝军队是经常吃败仗的……再有其他方面的部族的反抗斗争,唐朝的边境局势是烽火不断,战火连绵。
——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疆域图对比,从空间感受
唐朝疆域变化,结合文字材料,了解唐朝边疆
关系的紧张。同时切入节度使制度的确立,为
后面的知识点讲解做好铺垫。
原因:2.社会危机:边疆形势紧张,社会矛盾尖锐。
解决边境与地方问题:设立节度使
材料四:
节度使“据要险,专方面,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
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兵志》
平卢 范阳 河东 朔方 河西
3.75 9.14 5.5 6.47 7.3
陇右 剑南 北庭 安西 岭南
7.5 3.09 2 2.4 1.54
边镇驻军49万,中央守军9万
河东
范阳
平卢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表格及示意图的分析,清晰的认识到节度使势力的膨胀,同时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提升历史解释能力。
原因:3.军事失当: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
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兵力外重内轻。
4.重兵在握:安禄山兼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安史之乱的经过。包括安禄山起兵攻陷洛阳、潼关,进逼长安,玄宗出逃四川和马嵬驿兵变,太子李亨称帝,收复失地等史实。培养学生提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活动设计:观看视频,了解安史之乱的经过。
材料三 :安史之乱期间及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样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分析材料,总结安史之乱的影响。
材料一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研读分析诗歌、图表和史料,使学生真正理解安史之乱导致唐朝国势衰败的史实,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渗透学科素养。
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南走。
——《太平广记》卷
安史之乱,天下户口十亡八九。 ——《资治通鉴》
材料二 :
不第后赋菊
作者:黄巢 (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曹州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
曾几次应试进士科,但皆名落孙山,于是他满怀愤恨地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后便离开了长安,后继承祖业成为盐帮首领。875年六月,响应王仙芝起义。878年,王仙芝战死后,成为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
人物扫描
二、致命一击——黄巢起义
设计意图:学生朗诵诗歌《不第后赋菊》,同时简单了解黄巢的人物介绍。然后思考诗歌反映了黄巢什么样的愿望?过渡到黄巢起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小链接:唐朝末年8个皇帝,有7个是宦官根据自己的需要拥立的。“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一般,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了宦官手中的驯服工具。所以,宦官专权,加深了政治的黑暗,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二、致命一击——黄巢起义
活动设计:观察漫画,结合知识小链接分析黄巢起义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漫画,阅读知识链接,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史料分析归纳出黄巢起义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及史料实证的能力。
材料一 :“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愚者若混沌,毒者如雄虺。”
——《贪官怨》
材料三“桑柘(zhè)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山中寡妇》
材料二:“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昨朝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三羞诗》
原因:
1、统治腐败,宦官专权
2、藩镇割据,战争频繁
3、赋役繁重,生活困难
活动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材料,归纳黄巢起义的原因
2.经过:
(1)875年,黄巢在山东率众起义,
(2)转战大半个中国,并进入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
(3)884年,黄巢的起义军在唐军各路人马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3、影响: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活动设计:阅读教材,讲述黄巢起义的经过和影响。
设计意图:回归教材,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复述表达能力,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时空观念。
三、谋权篡位——唐朝灭亡
设计意图:教师层层设问,师生互动,在了解史实的
基础上,拓展延伸前后知识衔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归纳唐朝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知识的整合能力。
1、黄巢起义后局势如何发展的?
2、政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3、唐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活动设计:教师设问
(1)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2)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3)要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4)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
(5)以史为鉴,要居安思危、防止腐败、注重民生、
……
总结拓展
从唐朝的兴盛到衰亡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设计意图:利用时间轴,回顾唐朝历史发展线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讨论,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以史为鉴,要居安思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知识拓展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五代之乱,可谓极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
——欧阳修《本论》
四、武将称雄——五代十国
活动设计:阅读教材p25页课文,结合五代十国形势图及图表,找出五代十国
分别包括哪些政权?概括总结这段历史时期有何特点?
五代 历时 都城
后梁 907-923 开封
后唐 923-937 洛阳
后晋 936-947 开封
后汉 947-951 开封
后周 951-960 开封
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
后梁 朱 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克用 行营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吴 杨行密 淮南节度使
闽 王审知 武威节度使
南汉 刘 隐 静海军节度使
南平 高季兴 荆南节度使
材料:五代之乱,可谓极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教材,加深对五代十国政治状况的了解,再通过年代表形式让学生能直观的了解五代十国阶段政权更迭、并立的特点。通过五代十国君主即位前职官表,让学生领悟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政权其实就是唐朝灭亡后藩镇割据的一种新形态。培养时空观念。
特点:
1、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2、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
3、南方政权并立,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促使经济重心南移。
五代十国
春秋战国
隋朝
秦朝
活动设计:为什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设计意图:论从史出,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纵观历史发展,得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增强唯物史观。
理由:人民渴望实现统一;南北地区间经济上依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既有直接的商业往来,又有以“朝贡”和“赐予”为主要形式的官方贸易,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为全国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后周皇帝周世宗
知识拓展:后周的第二个皇帝周世宗,具有宏大志向,即位后大力扭转混乱局面,实行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牽,修订法律;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他率军南征北战,决心统一全国,但因身患急病,39岁就去世了。周世宗的改革使后周强大起来,为此后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04
PART
达标检测
1. “安史之乱”爆发于哪个皇帝在位期间(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白居易《长恨歌》中写道“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与诗中描述相关的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黄巢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
3.下列事件技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打败叛军 ③黄巢建立政权 ④安史之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4.如图《吴越钱王》是一部以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为背景的历史剧,该剧塑造了“以人为本、保境安民、打造天堂杭州、开发长江三角洲”的草根国王钱镠的艺术形象。下列关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方地区的十个政权,史称“十国”
B.五代十国是唐朝末年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C.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D.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设计意图:本课在中考试题中以选择题题型居多,所以选取了选择题进行达标检测,通过分级训练,学生对本课的基础知识能灵活运用,提升综合分析运用能力最后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正确史观。
课后活动:能力提升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玄宗。
05
PART
板书设计
由盛
转衰
唐朝
灭亡
致命
打击
安史
之乱
朱温
夺权
黄巢
起义
五
代
十
国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框架图的形式,
总结并强调重点知识,直观清晰展示了
本课的发展脉络,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
一个系统化的认识。